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防治
老年糖尿病(DM)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DM患者,老年DM患者绝大多数为2型DM,我国1996年报道全国DM患病率基线资料,我国DM总患病率为3.2%,其中≥60岁者为10.1%,糖耐量损害(IGT)为12.1%,我国人群的DM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发展趋势,50岁以上患病率7%以上,≥65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达18.8%,可见DM是一种具增龄性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大多数DM为老年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和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加之老年人胰岛细胞本身的老化,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在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胰岛细胞长期过度负荷,分泌功能失代偿,致使血糖升高和糖代谢异常不断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时明显迟钝或缺如,所以胰岛素分泌显著低于非老年人,老年人血糖水平比其他年龄段患者高,血糖升高的幅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导致老年DM增多的一个主要环境因素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结构和热量的改变,肥胖、缺乏运动,体力活动的减少。长期以来,饮食因素一直被认为与糖尿病发生有关,特别是嗜甜食或摄取精制淀粉、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不但容易引起肥胖,而且被公认为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动物实验证实高脂肪饮食与胰岛素抵抗进展有关,相反高膳食纤维的摄取可降低糖尿病的危险性。现就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阐述如下。
1 老年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1.1 合理的营养,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以规律饮食替代DM饮食并不导致血糖控制的恶化。总热量分配应每日三餐各占1/3。当有较强的体力劳动、社会活动或用药量大时,应适当调整饮食,防止发生低血糖及营养不良,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每日应占总热量的50%左右,不可太少。但要禁食果糖、蜜糖、冰淇淋及甜饮料等。
1.2 每日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20%,有肾脏疾病时适当减少,不要过多食用肉类蛋白质及脂肪类食物。
1.3 每日食入脂肪应占总热量的30%,脂肪过多可加重动脉硬化及胰岛素抵抗并发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应以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
1.4 多食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利于防止周围神经炎及骨质疏松症。应适量补充活性维生素D及钙、镁、锌、铁等物质,并要防止骨折。
1.5 多食绿叶蔬菜、豆类食物,忌烟忌酒,少咸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要少于5~6g。
2 适当运动及参加社会活动
老年糖尿病合理运动有益无害,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降低血糖,增强机体抵抗力,最宜的活动为散步、慢跑、太极拳、跳慢节奏舞等或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很多研究显示运动能提高老年糖尿病的糖耐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其胰岛素的敏感性。
3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选择
控制高血糖,我们要求老年DM患者血糖控制在空腹7.0mmol/L,餐后2h<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mmol/L,尿糖定性(-)或(+),尿糖定量应在10g/24h。治疗高血糖期间应有自我监测血糖及尿糖的变化措施,及时调整用药与剂量达到比较满意的血糖水平,血糖控制一定要注意个体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反应不如非老年患者敏感,低血糖可引起老年心脑血管收缩,使脑组织、心肌缺血,甚至发生脑卒中或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3.1 磺脲类降糖药 本类药物可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改善胰岛素受体,增加靶细胞的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胰外降糖作用及轻度降脂作用,故适用老年2型DM患者。伊瑞(格列美脲)具有独特的双重降糖机制,为新一代磺脲类口服药,可以同时针对胰内和胰外发挥降糖作用,胰内降糖,改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β细胞功能。胰外降糖,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缓解胰岛素抵抗,节省胰岛素释放的同时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的发生较低,高效而持久的降糖作用每天1次,有效控制24h血糖。
3.2 双胍类降糖药 本类药物可促进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葡萄糖异生延缓葡萄糖吸取,适用于肥胖型DM患者与磺脲类任何一种药物合用可增加疗效。
3.3 胰岛素增敏剂 属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文迪雅(马来酸罗格列酮)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长期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微血管及大血管的并发症。并在降糖同时,还具有降脂、降压及抗氧化作用,本类药适用于老年糖尿病及IGT患者,包括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副作用为使白细胞有下降的趋势。
4 胰岛素治疗的选择
部分老年2型DM患者胰岛素释放异常,血糖控制不良而持续高血糖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适应证为:(1)2型DM并发症增多;(2)口服降血糖药物继发性失效;(3)酮症酸中毒;(4)手术前准备;(5)继发性糖尿病重症患者;(6)肾功能减退;(7)合并肺结核与其他感染;(8)老年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迅速。目前,经常应用合成人胰岛素系列诺和 灵30 R (预混)、诺和灵50 R (预混)疗效显著,可根据血糖的水平及经济能力适当选择应用。
为了人们的健康长寿,减少老年人的糖尿病及并发症,必须对人们开展广泛的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尽早诊断,尽早干预、预防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振平,陆菊明.老年人糖尿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8):249-251.
2 潘长玉.重视老年人糖尿病的筛查工作.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8):195-196.
3 王维力.老年人糖尿病的综合临床治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4):71-72.
4 刘志红,李玉英.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特点与预防.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4):199-200.
5 钱荣立.老年人糖尿病防治.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6):327-328.
(收稿日期:2004-11-09)
(编辑日 强)
作者单位:130000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经开药业有限公司, http://www.100md.com(朱铁英 朱铁珍 李秀芳)
大多数DM为老年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和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加之老年人胰岛细胞本身的老化,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在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胰岛细胞长期过度负荷,分泌功能失代偿,致使血糖升高和糖代谢异常不断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时明显迟钝或缺如,所以胰岛素分泌显著低于非老年人,老年人血糖水平比其他年龄段患者高,血糖升高的幅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导致老年DM增多的一个主要环境因素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结构和热量的改变,肥胖、缺乏运动,体力活动的减少。长期以来,饮食因素一直被认为与糖尿病发生有关,特别是嗜甜食或摄取精制淀粉、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不但容易引起肥胖,而且被公认为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动物实验证实高脂肪饮食与胰岛素抵抗进展有关,相反高膳食纤维的摄取可降低糖尿病的危险性。现就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阐述如下。
1 老年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1.1 合理的营养,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以规律饮食替代DM饮食并不导致血糖控制的恶化。总热量分配应每日三餐各占1/3。当有较强的体力劳动、社会活动或用药量大时,应适当调整饮食,防止发生低血糖及营养不良,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每日应占总热量的50%左右,不可太少。但要禁食果糖、蜜糖、冰淇淋及甜饮料等。
1.2 每日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20%,有肾脏疾病时适当减少,不要过多食用肉类蛋白质及脂肪类食物。
1.3 每日食入脂肪应占总热量的30%,脂肪过多可加重动脉硬化及胰岛素抵抗并发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应以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
1.4 多食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利于防止周围神经炎及骨质疏松症。应适量补充活性维生素D及钙、镁、锌、铁等物质,并要防止骨折。
1.5 多食绿叶蔬菜、豆类食物,忌烟忌酒,少咸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要少于5~6g。
2 适当运动及参加社会活动
老年糖尿病合理运动有益无害,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降低血糖,增强机体抵抗力,最宜的活动为散步、慢跑、太极拳、跳慢节奏舞等或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很多研究显示运动能提高老年糖尿病的糖耐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其胰岛素的敏感性。
3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选择
控制高血糖,我们要求老年DM患者血糖控制在空腹7.0mmol/L,餐后2h<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mmol/L,尿糖定性(-)或(+),尿糖定量应在10g/24h。治疗高血糖期间应有自我监测血糖及尿糖的变化措施,及时调整用药与剂量达到比较满意的血糖水平,血糖控制一定要注意个体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反应不如非老年患者敏感,低血糖可引起老年心脑血管收缩,使脑组织、心肌缺血,甚至发生脑卒中或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3.1 磺脲类降糖药 本类药物可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改善胰岛素受体,增加靶细胞的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胰外降糖作用及轻度降脂作用,故适用老年2型DM患者。伊瑞(格列美脲)具有独特的双重降糖机制,为新一代磺脲类口服药,可以同时针对胰内和胰外发挥降糖作用,胰内降糖,改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β细胞功能。胰外降糖,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缓解胰岛素抵抗,节省胰岛素释放的同时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的发生较低,高效而持久的降糖作用每天1次,有效控制24h血糖。
3.2 双胍类降糖药 本类药物可促进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葡萄糖异生延缓葡萄糖吸取,适用于肥胖型DM患者与磺脲类任何一种药物合用可增加疗效。
3.3 胰岛素增敏剂 属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文迪雅(马来酸罗格列酮)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长期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微血管及大血管的并发症。并在降糖同时,还具有降脂、降压及抗氧化作用,本类药适用于老年糖尿病及IGT患者,包括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副作用为使白细胞有下降的趋势。
4 胰岛素治疗的选择
部分老年2型DM患者胰岛素释放异常,血糖控制不良而持续高血糖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适应证为:(1)2型DM并发症增多;(2)口服降血糖药物继发性失效;(3)酮症酸中毒;(4)手术前准备;(5)继发性糖尿病重症患者;(6)肾功能减退;(7)合并肺结核与其他感染;(8)老年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迅速。目前,经常应用合成人胰岛素系列诺和 灵30 R (预混)、诺和灵50 R (预混)疗效显著,可根据血糖的水平及经济能力适当选择应用。
为了人们的健康长寿,减少老年人的糖尿病及并发症,必须对人们开展广泛的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尽早诊断,尽早干预、预防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振平,陆菊明.老年人糖尿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8):249-251.
2 潘长玉.重视老年人糖尿病的筛查工作.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8):195-196.
3 王维力.老年人糖尿病的综合临床治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4):71-72.
4 刘志红,李玉英.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特点与预防.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4):199-200.
5 钱荣立.老年人糖尿病防治.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6):327-328.
(收稿日期:2004-11-09)
(编辑日 强)
作者单位:130000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经开药业有限公司, http://www.100md.com(朱铁英 朱铁珍 李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