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575234
影响骨折不连接和缓连接因素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5期
1病因,2诊断
     不同骨的骨折其愈合时间有较大的差异,故对骨折愈合时间不能以恒定的期限作出判断。骨科医师应对骨折慢连接、迟缓连接和不连接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何谓慢连接?即骨折几周后,仍处于骨折愈合的早期状态,骨折线仍清晰可见,断端无过分地分离,骨折面上无空腔形成、无脱钙和硬化等。慢连接是无痛性连接,如果有足够时间的固定,最终仍可获得骨折的连接。何谓迟缓连接?即骨折修复不完善,骨折断端有肉芽组织填塞,而不是疤痕组织。X线片上可见骨折线增宽和断端处骨吸收。何谓不连接?只有当骨折部位的细胞活动已停歇,才可认为已发生骨折不连接。不连接的骨断端平滑并且硬化,髓腔阻塞,断端间被稠密的疤痕组织相连接,有时可形成假关节。这类骨折不论固定多久,它将不会获得骨性连接,而必须采取手术治疗。骨折的部位及治疗方法不同,骨折的迟缓连接和不连接的发生率也不同。近年来由于骨折的治疗方法和骨折不连接诊断标准有所改变,迟缓连接和不连接的发生率也有所变化。Boyd和Lipinski提出易发生迟缓连接和不连接的骨折部位依次顺序为:股骨、胫骨、肱骨、桡骨、尺骨和锁骨,他们的不连接诊断标准为骨折断端周围出现异常活动,骨质缺损、骨髓腔封闭,其中有1项或1项以上即可作出诊断,从发生骨折到确定骨折不连接的平均时间为8个半月。Con-nolley对骨折不连接诊断标准是依据病人的主观症状和X线表现。一般在X线电视透视下可明确骨折端的异常活动。如果这种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可在骨折远端注射造影或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骨髓内血管再生状况,同样可反映骨折的愈合情况。

     1 病因

    骨折不连接的病因分为2大类,即全身性因素和局部性因素。在18~19世纪的骨科教科书中,特别强调全身性因素对骨折不连接的影响,如年龄、佝偻病、坏血病、梅毒、癌肿、全身衰竭和妊娠。虽然全身性因素对骨折不连接的影响较小,但现今对全身性因素和骨折愈合的关系又重新引起关注。性别、年龄、多发性骨折以及激素等因素均可影响骨折的愈合。诱发骨折不连接的局部因素为开放性骨折伴有广泛软组织损伤、骨折端感染、骨断端血供受阻、骨断端分离、骨缺损和骨折固定不适当。

    1.1 全身性因素

    1.1.1 性别 Boyd对他所报道的842例骨折病例进行骨折不连接和性别的关系的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