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12期
编号:10576384
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黄褐斑4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拟补肾疏肝化瘀方治疗黄褐斑40例,并与用维生素治疗的39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评定其消除色斑、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 结果 治疗组痊愈6例(15.0%),显效14例(35.0%),好转14例(35.0%),总有效率85.0%;对照组痊愈4例(10.4%),显效6例(15.4%),好转15例(38.5%),总有效率64.1%。两组之间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补肾疏肝化瘀方对治疗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黄褐斑 补肾疏肝活血法 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近3年来自拟补肾疏肝化瘀方治疗女性面部黄褐斑40例,并与用维生素治疗的39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0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5岁,平均(34.7±5.5)岁;对照组39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46岁,平均(33.6±5.94)岁。经t检验,P>0.05。病程:病组79例的病程大多数在1~5年之间,占67.5%。治疗组病程平均(3.3±3.8)年,对照组平均(2.9±2.4)年。经t检验,P>0.05。

    1.2 发病原因及诱因 见表1,两组病程分布经Ridit检验,P>0.05。

    表1 两组黄褐斑发病因素分析 (略)

    1.3 证型分类 所有病例经中医辨证分型,以肾虚肝郁型和肝郁气滞型为主,其中治疗组两型总计30例,占75.0%;对照组27例,占69.2%,两组合计57例,占72.2%。其余22例除面部色斑外,无其它任何临床表现,缺乏辨证依据,故归属于“无证可辨”类。两组证候分布经Ridi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1.4 病例收集标准

    1.4.1 西医诊断标准 面部皮损为黑斑,平于皮肤,色如尖垢,淡褐或淡黑,无痒痛;常发生在额部、颧颊、鼻背、唇周等颜面部;多见于女性,起病有慢性过程。

    1.4.2 辨证分型标准 肝郁气滞证:浅褐色或深褐色斑片,框廓易辨,边缘不整,呈地图或蝴蝶状,平素心情急躁、心胸狭窄,皮损程度与情志变化、月经周期有关。伴胸闷乳胀,烦躁易怒,脘闷嗳气,纳谷欠佳,口苦咽干,或月经不调,经前皮损颜色加深,经色紫暗有血块或痛经。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肾虚肝郁证:除见肝郁气滞证表现外,伴有气晕耳鸣,两目干涩,健忘失眠,五心烦热,腰酸腿软,形体羸瘦,女子不孕。或见舌红,苔少,脉细或细数。

    1.4.3 排除 收集病例排除年龄<18岁或>55岁者,以及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自拟补肾疏肝化瘀方。药物组成:枸杞子10g,菟丝子10g,川楝子10g,白蒺藜10g,当归10g,红花6g。上药加水适量,煎煮2次,合并药液,每日分2次温服。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每次各200mg,每日2次。疗程:两组均以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2个疗程。

    2.2 观测指标

    2.2.1 皮损局部表现 根据褐斑长径与宽径计算褐斑面积(cm 2 ),皮损颜色分灰黑、深褐、浅褐色、隐约可见4个层次来定量记录。

    2.2.2 全身症状 根据中医辨证要求,观察用药前、后相关全身症状的变化,包括乳房胀痛、心烦急躁、头晕目花、耳鸣、腰酸等。用药前及用药后每周记录1次,直至2个疗程结束。

    2.3 疗效评定标准 [1,2] 痊愈:皮损消除,或隐约可见;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皮损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3 结果

    3.1 两组总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6例(15.0%),显效14例(35.0%),好转14例(35.0%),总有效率85.0%;对照组痊愈4例(10.4%),显效6例(15.4%),好转15例(38.5%),总有效率64.1%。两组之间的显效率比较,经Ridit检验,U=2.3,P<0.05。

    3.2 疗效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补肾疏肝化瘀方对肝郁气滞、肾虚肝郁型临床疗效的愈显率达62.5%和71.4%,肝郁气滞型的显效率达50.0%。而“无证可辨”的病例无一例获得痊愈和两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表2 治疗组40例不同证型的疗效分析 (略)

    3.3 补肾疏肝化瘀方治疗前后相关全身症状及月经不调的改善情况 用补肾疏肝化瘀方治疗后,多数与肝郁气滞、肝肾亏虚相关的临床症状获得减轻或消除,尤其以乳房胀 痛和心烦急躁改善最为明显。治疗后痛经、经色紫黑、经量偏少、经块偏多等月经不调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4 讨论

    黄褐斑的致病主因为内伤七情不调、孕产受损,外受“风火”之邪。笔者根据黄褐斑好发于女性,于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发生或加重,且与口服避孕药物有关的发病学特点,推断其发病原因与内分泌功能,尤其是女性激素水平紊乱有关。此外,色素斑多局限于面部曝光部位,常于春、夏季日晒后诱发或加重,说明与日光照射有一定关系。

    对两组病例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发现有37例(46.8%)与情志失调有关,这类患者于黄褐斑产生前或病程中,多有确切的情志障碍因素,如突发性精神刺激,或长期的情志抑郁不遂,色斑的严重程度与情绪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情志失调往往引起月经失调,79例中有17例(21.5%)见经期延长、痛经、经色紫黑、经量偏少、经块偏多等表现。其次是日晒,有20例(25.3%)发病与日光照射有确切的关系。再次为妊娠、服用避孕药或节育之后,占20.0%,这类病因具有使女性激素水平紊乱的共同特点。据此,笔者认为黄褐斑的病因不外内伤七情抑郁、外受“风火之邪”。前者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肝肾功能失调,是黄褐斑发病的内在原因;日光曝晒是常见的促发或加重因素,乃外受之“风火”邪气。

    肝肾亏虚、不能华面,肝郁气滞、瘀热阻络为黄褐斑的基本病理。“苍黑属肝与肾”,肾亏则其色形于外而为黧黑斑。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别是妊娠期,孕后脏腑气血注于冲任以养胎,肝藏血体阴之性相对不足,影响其疏泄气机的用阳功能,形成肝气郁结、血为气滞的病理变化。总之,本病是由于内伤七情气郁、孕育胎产耗气伤血,外因面部日晒、火郁肌肤等多种原因,导致肝郁气滞,血行涩滞,瘀热阻于面络;或肝肾亏虚,不能华面形成。两者往往相兼为患,而成肾虚肝郁证。

    笔者采用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方取枸杞子、菟丝子平补肝肾阴精,令其上荣头面。菟丝子又能清虚热,尤适用于肝肾亏损、虚热内生者,本组病例治疗后腰酸、头晕等肝肾亏虚症状明显减轻或消除。黄褐斑之肝郁气滞与肾虚阴亏互为因果,且存在肝郁化热、水亏火热、燥热内结的病理特点,故本方疏肝理气而不燥烈,取川楝子、白蒺藜疏肝泄热,尤适合于肝郁化热之证。临床观察发现,对乳房胀痛、心烦急躁等肝郁气滞、肝经郁热症状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活血调经、凉血清热是本方组成的又一特点,方用当归、红花。研究表明,当归有抗促性腺激素作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防止酪氨酸氧化形成色素。红花可调整内分泌功能,促进皮肤代谢。本组资料证实本方具有良好的活血调经作用,随着月经的畅通,升降出入有序,气血调和,颜面荣润,色斑自消。

    研究结果表明,补肾疏肝化瘀方对肾虚肝郁、肝郁气滞证疗效为著,而对无证可辨者愈显率明显为低,说明药物主要是通过调整肝肾功能、活血化瘀而发挥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6.

    2 李秀敏.70例黄褐斑辨证施治.中医杂志,1986,199(3):38-39.

    作者单位:210029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

    (收稿日期:2004-11-04) (编辑田 雨), http://www.100md.com(张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