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56例观察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简称ALSS)血浆置换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治疗重症肝炎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它利用血液净化技术对重症肝炎患者血浆进行交换或处理,清除内毒素、胆红素等有毒物质,补充血浆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暂时代替已丧失的肝脏功能,为进行临床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有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 [1,2] 。我们于2001年5月~2003年12月应用ALSS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5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1年5月~2003年12月应用ALSS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56例122例次,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标准,均符合重症肝炎诊断,其中男52例,女4例;乙型肝炎54例,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6例;慢性重症肝炎50例。年龄23~60岁,平均41岁。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218.2~864.3μmol/L,平均436.7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9~47s(正常对照12~14s),平均27.2s。
1.2 治疗方法
1.2.1 均采用WLXGX-888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方法,每次置换血浆2000~3000ml,每周治疗1~3次。均配合常规保肝、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等给予治疗,每日或隔日应用白蛋白、新鲜血浆等支持治疗。
1.2.2 首次治疗前常规检测肝炎病毒分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及心电图。每次治疗前后抽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酶原时间。
1.2.3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ALSS血浆置换对56例重症肝炎进行治疗,严格消毒人工肝治疗室,调节室内温度,治疗时选用单针两腔导管建立颈内静脉通道或周围桡动脉肘静脉通道。
1.2.4 治疗中进行心电、血压监护,注意体温及呼吸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及血浆分离器跨膜压(TMP)、静脉压等。
1.2.5 治疗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10mg或非那根25mg静注或肌注,肝素首剂用量0.5mg/kg,治疗过程中不再追加肝素。血流速度为100ml/min,血浆分离速度为30ml/min。置换液补充速度为30ml/min,与血浆分离速度平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56例病人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尤其是腹胀、乏力症状迅速改善,食欲逐渐增加,恶心、呕吐明显减轻或消失。其中3例慢性重症肝炎伴有Ⅱ~Ⅲ级肝性脑病者神志转清。
2.2 各项化验指标ALSS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部分化验指标改善情况 (略)
其余生化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C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白蛋白比例、血脂、血糖、尿素氮、肌酐均无明显变化(P>0.05)。
2.3 疗效分析 56例重症肝炎经ALSS血浆置换治疗,其中6例亚急性重症肝炎均治愈好转;50例慢性重症肝炎好转40例,死亡10例。
2.4 并发症 应用ALSS血浆置换治疗56例122例次重症肝炎的过程中,共发生并发症15例次。其中过敏反应6例次,插管处伤口渗血2例次,皮肤感染1例次,血压下降6例次,均经对症治疗缓解。
3 讨论
重症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发生广泛变性、坏死及肝功能衰竭,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应用ALSS血浆置换治疗,能够部分清除患者体内中分子量以上有毒物质如胆红素、内毒素、胆酸、过氧化脂质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减轻肝脏内的炎症,同时置换进入大量新鲜血浆,补充了蛋白质和凝血因子、调理素等必需物质,可以控制内毒素的产生,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3] 。
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经ALSS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症状可以明显好转,肝功能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回升,疗效显著,结果提示ALSS是治疗重症肝炎的一种有效手段 [4] 。在56例122例次ALSS治疗中,共发生并发症16例次,经及时处理,均正常进行,说明ALSS治疗重症肝炎是安全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ALSS对于亚急性重症肝炎疗效要明显优于慢性重症肝炎。死亡的10例患者均为肝硬化晚期发生慢性重症肝炎,多伴有明显的肝脏萎缩及深度昏迷,故治疗效果差,虽经ALSS治疗后黄疸有所下降,症状有改善,但终因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肝性脑病等而死亡。说明ALSS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率与病程关系密切,在重症肝炎早期使用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 2001年国际人工肝学术会议纪要.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6: 384.
3 段仲平,胡荣,张旭良.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简介.医疗设备信息,2000,6:35-37.
4 江元森,陈幼明,姚集鲁,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评价.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11-115.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罗 彬), 百拇医药(杨国红 杨守峰 秦元梅 赵文霞 冀爱英 马素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1年5月~2003年12月应用ALSS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56例122例次,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标准,均符合重症肝炎诊断,其中男52例,女4例;乙型肝炎54例,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6例;慢性重症肝炎50例。年龄23~60岁,平均41岁。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218.2~864.3μmol/L,平均436.7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9~47s(正常对照12~14s),平均27.2s。
1.2 治疗方法
1.2.1 均采用WLXGX-888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方法,每次置换血浆2000~3000ml,每周治疗1~3次。均配合常规保肝、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等给予治疗,每日或隔日应用白蛋白、新鲜血浆等支持治疗。
1.2.2 首次治疗前常规检测肝炎病毒分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及心电图。每次治疗前后抽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酶原时间。
1.2.3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ALSS血浆置换对56例重症肝炎进行治疗,严格消毒人工肝治疗室,调节室内温度,治疗时选用单针两腔导管建立颈内静脉通道或周围桡动脉肘静脉通道。
1.2.4 治疗中进行心电、血压监护,注意体温及呼吸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及血浆分离器跨膜压(TMP)、静脉压等。
1.2.5 治疗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10mg或非那根25mg静注或肌注,肝素首剂用量0.5mg/kg,治疗过程中不再追加肝素。血流速度为100ml/min,血浆分离速度为30ml/min。置换液补充速度为30ml/min,与血浆分离速度平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56例病人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尤其是腹胀、乏力症状迅速改善,食欲逐渐增加,恶心、呕吐明显减轻或消失。其中3例慢性重症肝炎伴有Ⅱ~Ⅲ级肝性脑病者神志转清。
2.2 各项化验指标ALSS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部分化验指标改善情况 (略)
其余生化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C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白蛋白比例、血脂、血糖、尿素氮、肌酐均无明显变化(P>0.05)。
2.3 疗效分析 56例重症肝炎经ALSS血浆置换治疗,其中6例亚急性重症肝炎均治愈好转;50例慢性重症肝炎好转40例,死亡10例。
2.4 并发症 应用ALSS血浆置换治疗56例122例次重症肝炎的过程中,共发生并发症15例次。其中过敏反应6例次,插管处伤口渗血2例次,皮肤感染1例次,血压下降6例次,均经对症治疗缓解。
3 讨论
重症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发生广泛变性、坏死及肝功能衰竭,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应用ALSS血浆置换治疗,能够部分清除患者体内中分子量以上有毒物质如胆红素、内毒素、胆酸、过氧化脂质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减轻肝脏内的炎症,同时置换进入大量新鲜血浆,补充了蛋白质和凝血因子、调理素等必需物质,可以控制内毒素的产生,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3] 。
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经ALSS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症状可以明显好转,肝功能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回升,疗效显著,结果提示ALSS是治疗重症肝炎的一种有效手段 [4] 。在56例122例次ALSS治疗中,共发生并发症16例次,经及时处理,均正常进行,说明ALSS治疗重症肝炎是安全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ALSS对于亚急性重症肝炎疗效要明显优于慢性重症肝炎。死亡的10例患者均为肝硬化晚期发生慢性重症肝炎,多伴有明显的肝脏萎缩及深度昏迷,故治疗效果差,虽经ALSS治疗后黄疸有所下降,症状有改善,但终因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肝性脑病等而死亡。说明ALSS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率与病程关系密切,在重症肝炎早期使用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 2001年国际人工肝学术会议纪要.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6: 384.
3 段仲平,胡荣,张旭良.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简介.医疗设备信息,2000,6:35-37.
4 江元森,陈幼明,姚集鲁,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评价.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11-115.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罗 彬), 百拇医药(杨国红 杨守峰 秦元梅 赵文霞 冀爱英 马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