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5年第2期
编号:10577594
肠上皮干细胞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2期
1肠上皮干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2肠上皮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进展,参考文献
     肠黏膜上皮是哺乳动物机体代谢最为活跃的场所,肠上皮细胞终生进行着不间断的自我更新,这是因为位于肠道隐窝内的干细胞保持着旺盛的增殖分化能力。成体细胞的凋亡脱落及受损坏死与干细胞增殖、分化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由此可见肠上皮干细胞在维持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以及损伤后的修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了解肠上皮干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对临床工作将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肠道是机体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了解肠上皮干细胞群的构建方法,对某些因代谢原因引起的疾病治疗方法的探索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肠上皮干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小肠与结肠的内壁是一单层柱状上皮,这层上皮由于细胞从有增殖能力的隐窝前移过来而不断被更新。小肠细胞离开隐窝转移到突出于肠腔的绒毛表面。只有位于隐窝出口的绒毛上皮才能成为完全成熟的,具有与分化相关的生化标志的细胞。这些细胞主要为上皮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肠内分泌细胞。下面就肠上皮干细胞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做一个综述。

    1.1 微环境 干细胞在获得分化特征之前,先要离开隐窝底部 [1,2] 。这说明肠上皮干细胞群的维持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微环境。研究表明,微环境对干细胞的调节包括干细胞本身、细胞外基质以及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细胞等对干细胞的调节。

    虽然目前对肠上皮干细胞在小肠隐窝中的具体位置还存在不少争议,但是仍然有不少观念认为隐窝中的潘氏细胞就是事实上的干细胞。潘氏细胞是一种能长期生存的细胞,因而在隐窝底部保持了一种稳定的环境。它们能产生大量的因子用以调节邻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这些因子包括表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其他调节细菌数量的因子。

    大量证据表明,细胞外基质(ECM)的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肠上皮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这些成分通过调节干细胞对ECM的黏附,从而使隐窝底部干细胞数目的保持或削减达到最佳状态。其次,ECM对肠上皮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也很重要,在发育过程中对小肠上皮干细胞起到正、负两方面生长调节作用。例如,HLx是一种可在多处出现的小鼠同源异性盒基因,在中、后肠的间充质中表达。这种基因对于肠道延伸是必需的,是生长的正向调节因子 [3] 。相反,Fkh6缺乏的小鼠表现出肠过度生长,并且在发育和成体阶段均有增殖的严重失调,这说明它是肠上皮生长的负向调节因子 [4] 。同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肠道中的ECM的成分分布,发现紧贴着上皮的基底膜成分如层粘连蛋白(LN)等起着相当重要的调节作用。层粘连蛋白有两种类型,即LN1和LN2。在人体内,这两种蛋白分别独立作用的同时还表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