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28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与产程进展、产程中胎心率变化、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的关系。 方法 比较我院产科2003年11月~2004年4月实施无痛分娩的28例孕产妇(试验组)及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30例孕产妇(对照组)产程进展、产程中胎心率变化、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 结果 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好,孕产妇的活跃期时间较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产妇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产程中胎心率变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促进第一产程活跃期进展,可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 无痛分娩 活跃期 剖宫产率
本文比较我院2003年11月~2004年4月实施无痛分娩的28例孕产妇及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30例孕产妇产程进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1月~2004年4月在我院要求无痛分娩的28例孕产妇作为试验组,年龄21~38岁,平均27.39岁,均为单胎头位足月分娩的初产妇,产后新生儿体重在2500~4000g之间。选择同一时期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条件相仿的3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均在产程进展至活跃期时,即宫口开大3cm后常规选择L 3~4 间隙,采用0.125%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给药方式为分次给药或用微量泵连续给药。21例(75.0%)经阴道顺娩;7例(25.0%)改行剖宫产,其中3例因持续性枕后位,患者及家属要求剖宫产,2例因头盆不称、1例因羊水Ⅲ度污染、1例因活跃期停滞、宫缩乏力而行剖宫产。产后1min Apgar评分,28例中1例评7分,其余27例均在9分以上(9例9分,18例10分)。而对照组中16例行剖宫产,其中10例无手术指征因自觉疼痛难忍而要求剖宫产。
1.2 方法 按产妇主诉进行疼痛分级 [1] :Ⅰ级,无痛或稍感不适,活动自如,无汗或微汗;Ⅱ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出微汗;Ⅲ级,中度疼痛,难以忍受,辗转不安,合作欠佳,出汗伴肢冷;Ⅳ级,中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嚷不安,出冷汗,肢冷。两组比较:(1)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2)第二、三产程时间;(3)产程中胎心率的变化;(4)产后出血;(5)产后1min Apgar评分情况;(6)分娩方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及χ 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见表1。
2.2 两组产程时间、胎儿情况、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略)注:P<0.01
表2 两组产程时间、胎儿情况、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比较 (略)无痛分娩(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好,能够促进第一产程进展。无痛分娩孕产妇的活跃期时间较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产妇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1min后Ap-gar评分,产程中胎心率变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决定分娩的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许多孕妇在临产后因为惧怕宫缩痛而要求行剖宫产,使剖宫产率愈来愈高,相对于顺娩而言,剖宫产对母体伤害明显大于顺产,术后恢复较慢。为了减少对母体的损伤,同时消除孕妇临产时生理上的痛苦及心理上的恐惧,鼓励孕妇阴道分娩,我们推出了无痛分娩(即用0.125%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其能使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因而对心血管与神经系统毒副作用小)这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分析,发现无痛分娩(由于疼痛减轻,软产道放松,故宫口扩张加强)明显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同时减低剖宫产发生率,而对第二、三产程时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无明显影响。一些研究发现 [2] ,用0.125%~0.25%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应,且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对胎儿及第二、三产程时间、产程中胎心率的变化、产后出血等无影响。本资料支持这一观点。另有研究表明0.1%罗哌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副作用小,产妇满意度高,是目前分娩镇痛较理想的方法,本资料亦与此观点吻合。无痛分娩既起到了镇痛、缩短第一产程的作用,又对母婴相对安全,且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分娩对母体的伤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孔源.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89,9:102.
2 Stienstra R,Jonker T,Bourdrez P,et al.Ropivacaine0.25%versus bupivacaine0.25%for continuous epidural analgesia in labor:a double-blind comparison.Anesth Analg,1995,80∶285.
(编辑含 秋)
作者单位: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妇产科, 百拇医药(李 莉 张春莲 李咏梅)
关键词 无痛分娩 活跃期 剖宫产率
本文比较我院2003年11月~2004年4月实施无痛分娩的28例孕产妇及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30例孕产妇产程进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1月~2004年4月在我院要求无痛分娩的28例孕产妇作为试验组,年龄21~38岁,平均27.39岁,均为单胎头位足月分娩的初产妇,产后新生儿体重在2500~4000g之间。选择同一时期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条件相仿的3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均在产程进展至活跃期时,即宫口开大3cm后常规选择L 3~4 间隙,采用0.125%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给药方式为分次给药或用微量泵连续给药。21例(75.0%)经阴道顺娩;7例(25.0%)改行剖宫产,其中3例因持续性枕后位,患者及家属要求剖宫产,2例因头盆不称、1例因羊水Ⅲ度污染、1例因活跃期停滞、宫缩乏力而行剖宫产。产后1min Apgar评分,28例中1例评7分,其余27例均在9分以上(9例9分,18例10分)。而对照组中16例行剖宫产,其中10例无手术指征因自觉疼痛难忍而要求剖宫产。
1.2 方法 按产妇主诉进行疼痛分级 [1] :Ⅰ级,无痛或稍感不适,活动自如,无汗或微汗;Ⅱ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出微汗;Ⅲ级,中度疼痛,难以忍受,辗转不安,合作欠佳,出汗伴肢冷;Ⅳ级,中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嚷不安,出冷汗,肢冷。两组比较:(1)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2)第二、三产程时间;(3)产程中胎心率的变化;(4)产后出血;(5)产后1min Apgar评分情况;(6)分娩方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及χ 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见表1。
2.2 两组产程时间、胎儿情况、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略)注:P<0.01
表2 两组产程时间、胎儿情况、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比较 (略)无痛分娩(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好,能够促进第一产程进展。无痛分娩孕产妇的活跃期时间较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产妇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1min后Ap-gar评分,产程中胎心率变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决定分娩的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许多孕妇在临产后因为惧怕宫缩痛而要求行剖宫产,使剖宫产率愈来愈高,相对于顺娩而言,剖宫产对母体伤害明显大于顺产,术后恢复较慢。为了减少对母体的损伤,同时消除孕妇临产时生理上的痛苦及心理上的恐惧,鼓励孕妇阴道分娩,我们推出了无痛分娩(即用0.125%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其能使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因而对心血管与神经系统毒副作用小)这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分析,发现无痛分娩(由于疼痛减轻,软产道放松,故宫口扩张加强)明显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同时减低剖宫产发生率,而对第二、三产程时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无明显影响。一些研究发现 [2] ,用0.125%~0.25%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应,且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对胎儿及第二、三产程时间、产程中胎心率的变化、产后出血等无影响。本资料支持这一观点。另有研究表明0.1%罗哌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副作用小,产妇满意度高,是目前分娩镇痛较理想的方法,本资料亦与此观点吻合。无痛分娩既起到了镇痛、缩短第一产程的作用,又对母婴相对安全,且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分娩对母体的伤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孔源.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89,9:102.
2 Stienstra R,Jonker T,Bourdrez P,et al.Ropivacaine0.25%versus bupivacaine0.25%for continuous epidural analgesia in labor:a double-blind comparison.Anesth Analg,1995,80∶285.
(编辑含 秋)
作者单位: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妇产科, 百拇医药(李 莉 张春莲 李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