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田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运用及疗效分析
1基本理论,2手法体系,3总体临床疗效,4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参考文献
上田法是日本田正博士1988年创立,用于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上田法对痉挛性瘫痪可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抑制异常姿势,防止关节挛缩变形,对恢复运动功能有良好作用。目前广泛运用于小儿脑瘫等中枢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为痉挛型脑性瘫痪小儿在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方面有显著效果。1 基本理论
(1)上田疗法属于理学疗法范畴,是根据My klebus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的网络理论;(2)正常人姿势反射运动的完成,是依赖于正常完整的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网络作用,即神经兴奋主动肌收缩同时,由于相反抑制拮抗肌抑制而迟缓,以此调节正常功能 [1] ;(3)四肢相反神经支配在脊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6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