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Y > 瘀证
编号:10578224
万远铁教授论中风病从瘀论治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年第2期
1“中风病”的历史沿革,“中风”的病因病机:“风”、“痰”、“瘀”,3“瘀”与“血瘀证”的认识,4中风病从瘀论治的临床运用。
     万远铁教授是武汉中医医院中风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医疗近四十年,对中风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他认为:“风”、“痰”、“瘀”是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而“瘀”既是中风病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并贯穿于中风病各发展阶段的始终。

     1 “中风病”的历史沿革

    关于“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比较明确的描述应数《灵枢刺节真邪篇》:“虚邪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热病篇》::“痱之为病也,身无病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记述了中风病的症状,抽象的病理推测及预后的判断。万远铁教授认为:关于《内经》中其有关“薄厥”、“大厥”的记载半数并不属于“中风”的范围,使“中风”病与其他疾病参合不清。值得注意的是《内经》中所称的病名是“偏枯”、“痱”也不是“中风”。《内经》中有关后世所称“中风”病的病名记载散在于“偏枯”、“偏风”、“风痱”、“痿历”、“瘿痱”、“风痹”及“痿”、“厥”等记述当中,说明内经时代,对“中风”作为一种系统的独立疾病,尚无明确的认识。对疾病的名称也并未确立,只是以其疾病的主要症状特点而称,病与病之间常混淆不清,明显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的特征。早于内经成书年代的记录,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所记载的病名较内经更少、更简。如“伤”、“痉”、“痫”、“癫疾”等,尝未见有“偏枯”、“痱”、“痿”、“厥”等记载。《汉书·艺文志》载,当时有“医经七种,方书十一种”,《内经》只是其中一种,说明内经时代在对疾病的认识上还处于一个略具雏形的时期。南北医家的认识也都处于较低阶段,而内经在理论上的发挥应属当时的顶峰,对于《内经》中的理论认识,我们必须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去认识和对待它。《内经》强调“虚邪客于身半”为“中风”病因病机,奠定了后世为“中风”定名的基础。古代医家最先认识的应是自然气候的变化为致病的首要原因。所以《周礼》就明确记载了“天之寒暑、阴阳、风雨、晦明,淫则为灾”。为《内经》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说之先导。比较而言,《内经》中尤其特别强调“风邪为致病之首恶地位”,“风为百病之长”“至其变化乃为他病,”“风中五脏六腑,中三阴三阳,中上下左右”,以此来解释各种疾病现象。当时虽已认识到“内因”,但“风”的地位在全书中随处可见。《内经》强调”虚邪客于身半”的理论加上“中风”多急卒发病的特点,奠定了后世“中风”病名的根基。至于“难经”中有“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湿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