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578904
臭叶子颗粒药效学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0年第2期
     【摘要】 目的 臭叶子口服液存在携带不便贮藏时稳定性差等缺陷,临床急需进行剂型改进。

    方法 采用二甲苯法或角叉菜胶法及小鼠腹腔染料法来评价臭叶子颗粒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甲醛法来评价其抑制痒痛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来评价其镇痛作用,运用啤酒酵母法来评价其解热作用。

    结果 本品1~2g/kg灌胃,明显拮抗大鼠关节炎模型的足肿胀,抑制痒痛反应及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的增加,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对人工发热大鼠无解热作用,亦无镇痛作用。

    结论 与臭叶子口服液比较,臭叶子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携带方便等优点。

    【关键词】 臭叶子 颗粒剂 抗炎镇痛 解热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5)02-0136-04

    臭叶子(Loggers Periodontal)系菊科植物 [1] ,药用其叶,产于云南大部分地区,为云南民间常用草药,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等症,沿用历史悠久 [2] 。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于20世纪80年代将其研制成臭叶子口服液,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症。因疗效显著,长期以来,为云南各级医疗机构将其作为院内制剂广泛作用。因原有剂型存在化学稳定性差、携带不便等缺陷,急需进行剂型改进。本实验初步评价臭叶子颗粒的抗炎作用,为臭叶子口服液改为颗粒剂,用于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1 材料

    1.1 动物 Wister大鼠,体重(180~230g),雌雄各半,由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提供(合格证号:云卫动管字第B06号)。ICR小鼠,体重(18~23g),雌雄均有,由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提供(合格证号:云卫动管字第A12号)。

    1.2 药物与试剂 臭叶子颗粒,由昆明医学院实验中心植化室提供,浸膏提取率为20%,每克相当于生药5g。

    臭叶子口服液由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生产,100ml/瓶。

    阿司匹林(aspirin,asp)结晶,Sigma公司产品,临用前溶于5%的Na 2 CO 3 中,以HCl调pH值约7.0。1.3 仪器 临床生化分析仪(CL-770,日本岛津公司)。

    2 方法和结果

    2.1 抗炎作用

    2.1.1 臭叶子颗粒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3] Wister大鼠50只,雄性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给予等体积(20ml/kg),阿司匹林组(200mg/kg),臭叶子口服液组(20ml/kg),臭叶子颗粒小剂量组(1g/kg)和大剂量组(2g/kg)。各组动物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5天,最后一次给药后45min,于大鼠右侧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混悬液0.1ml,左侧注射生理盐水0.1ml,采用毛细管放大法(容器内盛水银)测量足体积变化,于致炎后1、2、3、4、5、6h测量两足差值。

    表1 臭叶子颗粒对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表略)

    注: * P<0.05, * P<0.01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结果表明:生理盐水组大鼠右足明显肿胀,厚度增加,两足差异较大,而给药组两足差异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表明臭叶子各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均有较好的抑制炎症作用、抗炎作用明确,并随剂量增加而加强,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2.1.2 臭叶子颗粒对H + 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4] 小鼠50只组别,剂量及给药方法同上,最后一次给药后45min,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0.2ml/只后及时腹腔注射0.7%醋酸0.2ml/只,15min后处死动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轻揉后抽取腹腔液离心,上清液于620mm处测定光密度值。

    表2 臭叶子颗粒对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表略)

    注:各给药组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结果表明:臭叶子各剂量组均能对抗H + 刺激所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

    2.1.3 臭叶子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5]

    小鼠50只,雄性,随机分成5组,组别剂量及给药方法同上,最后一次给药45min后用微量吸样器吸取二甲苯(0.05ml/只),滴于小鼠右耳,15min后处死动物。用直径8mm的打孔器沿左右耳廓相同部位打孔取材,分别称重,以两耳片重差值作为肿胀程度指标,比较药物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并求出抑制率。

    表3 臭叶子颗粒对二甲苯引起耳廓肿胀的影响 (表略)

    注:各给药组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结果表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右耳明显肿胀,厚度增 加,两耳片差异较大,而给药组右耳变化不明显,动物两耳片差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表明臭叶子各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均有较好的抑制炎症作用、抗炎作用明确,并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加强,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2.1.4 臭叶子颗粒对甲醛致小鼠痒痛的影响 [6] 小鼠50 只,雄性,组别、剂量及给药方法同上,最后一次给药后45min,于小鼠右后足注射0.5%25μl甲醛,单只放于透明观察筒内记录前10min舔咬后足时间和后20min舔咬后足或抓咬阴器的时间,计算并比较组间差异的显著性。

    表4 臭叶子颗粒对小鼠甲醛伤害反应的影响 (舔咬抓ˉx±s,sec,n=10) (表略)

    注: * P<0.01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结果表明:对照组注射甲醛后舔咬后足反应强烈,全身躁动,焦急不安,臭叶子组能减少小鼠舔咬后足时间,小鼠较为安静,且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加强,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臭叶子仅对第I有抑制,而阿司匹林对I、II均有抑制。

    2.2 镇痛作用 臭叶子颗粒对热刺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7] 测痛装置系紫铜园筒,放在56℃热温水浴内,每次测试不超过60s,以小鼠舔后足作为痛反应指标,挑选反应敏感小鼠。

    小鼠50只,雌性,随机分成5组,组别、剂量及给药方法同上,最后一次给药后45min,放入上述测痛装置内,记录给予药前及给药后45、60、90、120min小鼠舔后足时间,计算并比较组间差异的显著性。

    表5 臭叶子颗粒对小鼠热板致痛痛反应时间的影响 (表略)

    注: * P<0.05, ** P<0.01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结果表明:臭叶子各剂量组均未使动物痛反应时间延长,显示未有镇痛作用。

    2.3 解热作用 臭叶子颗粒对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8] 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30~270g,连续测正常肛温2天(1次/d),选取体温变化不超过0.3℃的动物供实验用。随机分成5组,组别、剂量及给药方法同上,连续给药4天后,每只大鼠从背部皮下注射20%,啤酒酵母混悬液10ml/kg,4h后再分别给药1次,给药后每小时测体温1次,共测4次,观察各组体温变化,计算温差值(℃),进行组间比较。

    温差(℃)=致热后体温-正常体温

    表6 臭叶子颗粒对啤酒酵母所致发热的影响 (表略)

    注: * P<0.05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结果表明:注射酵母后4h各组动物体温均有升高,注 射后7~8h达高峰,臭叶子颗粒大剂量组温差变化小于N.S组,但其间无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有显著的抑制大鼠体温升高作用。

    3 讨论

    臭叶子颗粒药效学试验显示本品1~2g/kg(相当于5-10g/kg生药量)灌胃,明显拮抗大鼠关节炎模型的足肿胀,抑制痒痛反应及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的增加,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对人工发热大鼠无解热作用,亦无镇痛作用。

    臭叶子口服液在云南地区使用极为广泛,在患者服用过程中,曾观察有较好的镇痛、消炎及解热作用,本实验室亦证实臭叶子口服液和颗粒剂确有抑制炎症作用,但未观察到其解热及镇痛作用。动物实验与人群应用的差异,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臭叶子颗粒与口服液比较,臭叶子颗粒具有明显的抑制炎症作用,且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携带方便等优点,该产品投放市场后,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882-3884.

    2 兰茂著.滇南本草(I),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5,389-391.3 雷伟亚.草乌甲素软胶囊的药效学研究.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1962-1964.

    4 Whittle BA.The use of changes in capillary permeability in mice distin-guish between narcotic and nonnareotic analgesics.Brit J Pharmacol,1964,22(2):24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理局.中新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病理学).固环止血冲剂抗炎药理研究,173.

    6 Res Commun Chem Pathol Pharmacol,1993,80:153-62.7 周雪仙.雪里开的镇痛作用.中草药,1983,146(10):23.

    8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98-300.

    * 基金项目:云南省新药基金资助项目(No.Ynkmn10)

    作者单位:650031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昆明医学院, 百拇医药(雷伟亚 陈 鹏 李 玲 沈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