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 2005年第2期
编号:10579570
中药益肾安胎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05年第2期
中药,先兆流产,益肾安胎饮,β-HCG,治疗,中药,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寻找一种比单纯西医治疗先兆流产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应用配对设计,将60例患者按一定条件如年龄、妊娠天数及其他条件配成30对。随机给予中药益肾安胎饮治疗及西药黄体酮治疗,然后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后阴道流血、下腹疼痛、妊娠囊直径及β-HCG的变化。 结果 (1)治疗2周后,在消除阴道流血及下腹疼痛症状方面,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81.82%,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的63.33%和52.17%,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中药治疗组的流产率(13.33%)明显低于西药治疗组(3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3)在治疗2周后,两组妊娠囊直径生长变化及β-HCG值的增加变化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及P<0.01)。 结论 益肾安胎饮治疗先兆流产比单纯西药治疗更有效。

    关键词 先兆流产 益肾安胎饮 β-HCG 治疗 中药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中最常见的病理妊娠疾病之一,发生率约为15%~40% [1] 。在中医妇科妊娠病中属“胎漏”、“胎动不安”的范畴。由于西医对治疗该疾病的疗效欠佳,而中医药宝库中积聚了治疗该疾病的丰富经验,因此在中医药的范畴中,寻找一种比西医更高疗效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成为对中药益肾安胎饮研究的主要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来源于1999年7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先兆流产患者60例,年龄20~35岁,平均(27.25±2.9)岁,妊娠天数37~90天,平均(53.28±10.7)天。

    1.2 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以早孕(<90天),年龄在20~35岁之间,临床诊断为先兆流产同时符合中医辨证为胎漏及胎动不安(肾虚型)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如果临床诊断符合上述疾病及中医辨证,但合并有其他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