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3期
编号:10581128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慢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3期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经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移植剂预处理,清除受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体,使受体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功能 [1] ,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手段。与骨髓移植相比,PBSCT有如下优点 [2~4] :(1)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收集比较方便,无需麻醉,也无需多部位骨髓穿刺之痛苦和不便,易被患者接受;(2)PBSCT后造血功能重建快,免疫功能恢复早,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低且轻,减少了抗生素和成分血的应用,降低了移植相关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了费用;(3)可从外周血管采集造血细胞,对骨髓有浸润、纤维化或接受照射不能采集骨髓的供体也可施行;(4)受肿瘤细胞浸润或污染的机会较少,移植后复发率或许可低于骨髓移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疾病。其特点是髓性细胞及其祖细胞过度增殖,外周血可见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尤其中、晚幼粒细胞为甚,嗜酸及嗜碱粒细胞也增多。90%以上的病例具有CML特异的细胞遗传学标志,即PH染色体。其分子生物学基础则是第9号和22号染色体长臂易位t(9;22)(q34;q11),形成bor/ab1融合基因。自1845年Craige等提出此病,20世纪50年代应用马利兰后,CML病程明显延长。但化疗很难达到治愈CML的目的。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根治CML的最佳方法,但由于缺乏HLA相合的供者(约70%~80%的CML)和移植相关死亡率高,尤其是50岁以上移植相关死亡率更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