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4期
编号:10581248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4期
缬沙,高血压,缬沙坦,左心室肥厚,AT,1,受体拮抗剂
     【摘要】 目的 左室肥厚(LVH)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左室肥厚的逆转可能与预后的改善有关,所以,应确定新的抗高血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Ⅱ(AT1 )受体拮抗剂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和结果 58例以前未治疗过且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肥厚(即左室重量指数[LVMI]男性>134g/m 2 ,女性>110g/m 2 和/或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12mm)的高血压患者接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或倍他乐克治疗8个月后,共获得52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在缬沙坦治疗(n=26)8个月后,LVMI从127±23g/m 2 降低到106±25g/m 2 (比值[R]:0.83;95%可信区间[C 1 ]:0.79~0.87;与基础值相比P<0.0001)。倍他乐克治疗(n=26)后,LVMI降低的幅度较小,从127±25g/m 2 降到117±27g/m2 (R=0.92,95%C 1 0.86~0.98;与基础值相比P=0.0082)。治疗后LVMI的平均下降在缬沙坦组为21g/m 2 ,而倍他乐克组仅为10g/m 2 (与基础值相比R=0.91;90%C 1 :0.85~0.97)。治疗前的基础平均血压在缬沙坦组为163±12/106±6mmHg,倍他乐克组为160±14/103±6mmHg。在8个月的治疗后,缬沙坦组平均下降至146±13/90±7mmHg,而倍他乐克组降至147±18/90±7mmHg。缬沙坦组有7例患者,而倍他乐克组有8例患者需要加用双氢克尿噻治疗。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缬沙坦在以前未治疗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治疗8个月后产生了左室肥厚的逆转。这种药物在这组高血压患者服用是安全的,但就危险性下降而言的长期益处还需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 高血压 缬沙坦 左心室肥厚 AT 1 受体拮抗剂

    在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有力的预测指标,它是独立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即使是血压本身)的 [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