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G > 过敏
编号:10738402
从“疫苗过敏”看群体性癔症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0日
     王金山

    据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报道 ,今年 6月 ,黑龙江省密山市防保站和教委给在校学生注射乙脑疫苗后 ,有几百名孩子相继出现了皮疹反应和一系列躯体异常症状 ,家长们怀疑是疫苗存在问题。可据有关专业机构鉴定 ,此现象并不全是疫苗不良反应 ,而是群体性癔症爆发。那么 ,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呢 ?

    癔症也称为歇斯底里 ,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症。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特点 ,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发病情 ,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 ,如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等 ,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 ,可因暗示而产生 ,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由此可见 ,这些发病的学生存在着不良暗示的情绪和抑郁、焦虑的心理 ,再加上有“过敏”的“榜样” ,就诱发了癔症样疑病症状的群体发作。医学心理学认为 ,人们在病态的文化价值与生活方式的作用下 ,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容易出现偏离 ,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会形成小群体现象 ,学生间的交往、沟通、暗示和盲从等 ,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病态心理的扩展与巩固 ,这就为发生群体癔症样疑病症状奠定了基础。
, 百拇医药
    流行性癔病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 ,在某个群聚人群中发生的具有暗示性的躯体症状的症候群。此病在学生中多见 ,女性多于男性 ,其发病因素相似或基本相同 ,如通过视听、嗅觉、心理压力甚至迷信活动等因素 ,可首先影响某群体中最敏感者。“疫苗过敏”事件的首例病人可能确有某些躯体疾病 ,如注射疫苗后第一位发病的学生可能有原发性的过敏反应 ,再加上药物的刺激以及别人的不自觉暗示和询问 ,其他同学很快就无意识地模仿首例同学的症状 ,于是 ,类似症状便很快蔓延 ,导致多名学生被急送医院 ,弄得老师及家长紧张不安。

    流行性癔病的症状多种多样 ,可表现为多系统和多器官 ,一个群体中表现的症状相同 ,可互相感染 ,症状和检查的客观体征少或无 ,化验检查也无阳性发现。我国某城市发生的“驱虫药中毒” ,某乡村小学发生的“麻疹疫苗中毒”、“方便面中毒” ,某大学发生的“集体哮喘发作”等事件 ,经调查证实 ,均是流行性癔症样疑病症状群体发作。

    孩子们年纪小 ,易受心理暗示 ,学校及家长在发生此类事件时高度重视是对的 ,但切莫恐慌 ,以免造成不良心理暗示。因为具有特殊意义的谈话、表情和传说 ,以及看见其他患者发病均可成为病因。前苏联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例 :有一个人无意中被关进了冷藏车 ,第二天早上人们打开冷藏车时 ,发现他已被冻死在里面 ,身体呈现出冻死的各种状态。但是奇怪的是 ,这辆冷藏车并没有制冷 ,车中的温度同外面的温度差不多 ,这种温度是绝对不可能冻死人的。这个人之所以被冻死 ,是因为他被关进冷藏车之后 ,就不断地担心自己要被冻死 ,这种意念使他极度恐惧 ,继而引起肾上腺素增加 ,并且减少了身体某些部位的血液供应 ,使血压降低 ,这种恶性循环足以致命。

    所以 ,癔症样疑病症状流行后 ,正确的做法是在场的人不要紧张、恐慌 ,应迅速分散隔离病人 ,避免互相影响和传播 ,然后向病人和有关人员讲清疾病的真相 ,消除顾虑。本来 ,癔症样疑病是没有病的“病” ,只要解释清楚 ,疾病的流行就会中止。对于个别不易消除疑虑的人 ,不妨用暗示疗法 ,比如说“你已经应用过抗过敏药 ,没有事了”等 ,常可奏效 ,必要时配合适当的镇静剂。,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