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信息
编号:10558851
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须知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6日 药学之窗
     赵民生(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滨州 251700)

    高血压诊断的最新标准是血压≥140/90mmHg。十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平均每年新增加350万。目前总数已达1亿1千万。占全球总数的l/6还多。在对全国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只有26%,服药率仅为12%,而拄制率则低至3%。高血压是我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或曰“高血压大国”是毫不为过的。当然,处于高血压防治领先地位的欧美国家发布的权威报告证明:通过全民参与的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包括药物的与非药物性的)确能使高血压发病率及并发症下降50%以上。这有力地说明:经过努力,让防治高血压的新观念、新知识转化为民众自我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摘掉“高血压大国”帽子的必要途径。有鉴于此,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的最新指导意见,高血压患者在合理用药问题上应知以下几点。

    1、走出“三大误区”是合理用药的前题

    1、l 误区之一是“有病不愿意服药”

    当确诊为高血压病,即使是无合并内脏损害的一期高血压,在单独使用非药物疗法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心理调适等未能使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就要进行药物疗法。回避患病的现实,认为“一旦吃药即终身离不了,不能接受”。这是非科学理性的态度。诚然,高血压治疗往往是终身性的,但这与某些精神药品的成瘾性完全两码事。要充分认识到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而且会损害全身多个脏器。如即便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46%。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坚持认真服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140/90mmHg乃至理想水平<120/80mmHg,同样可以有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质量,同样可以延年益寿。相反,讳疾忌医、视药如虎,那么,高血压导致的严重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1、2 误区之二是“不难受不服药”

    有不少患者虽认可用药,但却以自觉症状之有无及忍受成都来取舍用药。这同样是十分有害的。临床上,一些患者正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检测血压有明显异常或进行有关检查时才知道心、肾、脑及血管已有程度不等的损害。有的甚至可以在“毫无察觉”时突发中风、心肌梗死等致残致死悲剧。这就警示我们,血压升高及器官受损的程度、预后与患者的自觉症状可以不一致,待到难受不了再去服药,岂不亡羊补牢,侮之晚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客观指标--血压值及作为靶器官的心、肾、脑、血管损伤的客观检查资料去遵医瞩用药。

    1、3 误区之三是迷信贵药、新药与洋药

    目前降压药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总以有效、安全、经济为原则,迷信贵药、新药与洋药是片面的。WHO/ISH有关高血压治疗的最新指导意见是长效制剂要推荐,各种短效制剂也不排斥。据此,只要能够控制血压,就不应拘泥药之新老、贵贱和进口与否。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低、且经济实惠的国产降压药有依那普利、非络地平、美托洛尔、吲达帕胺、珍菊降压片及复方降压片等。而属长效制剂的降压药多为价格不菲,尽管它有降压平稳、服用简便等优点,但对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其费用尚难以长期承受。至于弃药不用,却去笃信那些早已被医学证明无效的所谓“降压仪”、“降压鞋”之类,只能贻误病情!

    2、把握“五要五不要”是合理用药的关键

    2、l 用药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换药

    当确诊高血压病后,就要在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病情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生活、工作特点,因人而异选择用药。治疗初始,一般取单种降压药,从最低剂量用起。如果对低剂量单药反应良好,但血压控制不够理想,可适当增加剂量,使血压稳定在130/85mmHg以下。当然,高龄患者由于体内大动脉管壁僵硬等特殊病理团素,要降至理想的血压值,不太容易,故可适当放宽,但仍以不高于140/90mmHg为宜。因为降一点有一点好处。那种担心降压药同抗生素一样,长期服用要产生抗药性因而经常换药吃的做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也有的频频换药是不听医嘱听他人(亲朋好友或病友),视药品如食品,今天服这药,明天换那药,随心所欲,更是不可取。

    2、2 用药要到位,不要轻易自判无效

    所谓“到位”是指规范用药,有的高血压患者虽在服药,但血压拄制不好,究其原因,虽选药无误,服用却很不规范。一是服药次数问题。不了解长效制剂与短效制剂的用药间隔时间不同,若把每日须服3次的短效药如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等当作长效制剂,每天只服1-2次,又如何取效呢?二是剂量问题。根据血压控制情况,有的小剂量就可以,有的加大剂量才奏效。这既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也与个体对药物的敏感差异有关。用药到位还要考虑到对高血压合并有高脂血症和(或)糖尿病的,应同时降脂和(或)降糖,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诸如此类,当在医生指导下,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才是,不要匆忙下无效的结论。

    2、3 要联合用药,不要重复用药

    高血压的现代治疗药物可分成六大类:(1)利尿剂,如双克、吲达帕胺等(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噻吗洛尔等;(3)钙拮抗剂,如非络地平、尼莫地平、贝尼地平、尼莫地平等;(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5)肾上腺能阻断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等。联合用药就是指上述二类以上药的协同使用而不是同一类药的重复服用。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它往往是在规范使用单味药疗效欠佳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剂之联用;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等。而应避免同一类药的重复用药,一是疗效不佳,二是副反应增加。如有的同服心痛定和尼莫地平,有的同服均含有可乐定降压成份的常药降压片和珍菊降压片,应于纠正。

    2、4 要定期测血压、坚持服药,不要吃吃停停、“一曝十寒”

    有些患者在取得理想的用药效果后,就大意起来,既不定期量血压,还常常漏服,缺乏恒心。须知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饮食起居、工作环境、人际交往各方面因素都可以影响生理、心理而发生相应变化,使得血压产生波动。如工作忙碌、情绪激都会引起血压升高;有的食用较多动物脂肪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看似与高血压病毫不相干的气象因素,实质与血压波动很密切。凡此种种,都要求患者必须勤测血压,必要时调整药量。要注意有这种情况,患者在持续规范用药后,偶然停药几次,发现血压仍正常,就认为“病根已除可停药”,殊不知,这只是药物的“后遗效应”所起的暂时作用,故不可擅自停药。

    2、5 临睡前要重“稀释”,不要过度降压

    所谓“稀释”是指用药物来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抗血小板聚集。权威资料显示,多数人24小时血压变化呈双峰一谷型。即上午8-9时为第一高峰,下午5-6时为第二小高峰,午夜则处于低谷,夜间血压较白天血压下降10%左右。符合人体“昼动夜静”的生物钟特性。临床上,大量的心血管事件常发生在上述血压的第一高峰时段,应选用能覆盖该时段的降压药物,故用长效降压药物有其独特的优势,倘若服用短效降压药物,应注意服药的时间间隔不要过长。至于晚间用药应注重“稀释”,即注重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抗血小板聚集,如加强肠溶阿斯匹林和中药活血化淤药的使用。晚餐应清淡,还可饮用适量的白开水,旨在“稀释”血液,这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或高粘滞血症患者尤为重耍,因为粘稠度高的血液流动缓慢,如果过度降压势必使血循环动力下降,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总而言之,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要注重合理用药。当然,与之相辅相成的非药物疗法也不可轻视,其核心就是WHO/ISH所强调的夯实四大健康基石即合理营养、戒烟忌酒、适当运动和心理平衡。应引起患者足够重视,正如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主编的《高血压》一书中精辟指出:高血压流行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人类生活违背了自然规律所得到的一种惩罚,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并正视它,人类是完全可以采取主动来防治高血压。

    作者简介:赵民生(1963-),男,山东沾化县人,药学大专学历,主管药师,执业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zhaominsheng@21cn.com 电话:0543-53268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