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70960
我孀居多年又逢“第二春”(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20日 人民网
     ●她曾丧偶,多年后在女儿的大力支持下和他恋爱,情投意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意外受伤卧病。

    ●亲人无暇照顾他,她这个"外人"却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精心照料他,并放弃了海外移民的念头。

    ●两年半的光阴她无悔地熬过,然而他却表示自己连累她太多。一天,她悲痛地发现他选择了解脱……

    《恋着红尘恋着你》(见2005年5月10日B12版)见报后,我很快接到读者依水的电话,她的情绪很激动:“我非常羡慕这两个主角有幸福的结局。过去两年半我始终鼓励身患重病的寄松,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希望他战胜病魔,希望我们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前一阵子,寄松竟然忍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继丈夫10年前英年早逝之后,我经历的第二次沉重打击……”

    天阴欲雨,我和依水面对面坐在偌大的会议室里。尽管寄松已经“走”了快两个月了,一提到他,依水的眼泪还是夺眶而出。在近四个小时的谈话里,她手里始终紧捏着一只厚厚的信封。
, 百拇医药
    孀居多年又逢“第二春”

    30多年前我在工厂上班,同事凯(化名)长得一表人才。因家庭成分他没能考大学,但他自修完机械专业的全部课程,还研发出许多专业机床。我很欣赏他,与他恋爱成家,育有一女。改革开放后,凯评上了工程师,担子很重,整天加班。女儿读大三那年夏天,凯患上了白血病,我在病床边守了他7个月。他很乐观,听病友说只要熬过5年就有治愈的希望,就跟我讲,他要一步一个脚印,就像过马路一样,希望能闯过这5年……可惜他还是没能闯过去!我是个传统而恋家的女人,丈夫的去世对我打击特别大,有很多次我都想随他而去。幸好我有一个懂事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拿到头一个月的工资,她就带我去旅游。我稍有安慰。然而不久,女儿提出要到国外读书。她说分开是暂时的,她要给她父亲争口气,不让别人瞧不起。不久,女儿在工作中认识了由香港派驻上海的一个男子,擦出爱的火花,2001年结婚后移民加拿大。女儿在那里工作很出色,她老板每次来上海开会都约我喝咖啡,还表示可替我免费办理赴加拿大的移民手续,让我和女儿在一起。
, 百拇医药
    这时距丈夫去世已有7年。女儿关心我,托人在上海帮我物色男友。2002年4月,经人介绍,我认识了离异多年的寄松。他长着1.83米的大个子,毕业于名校,是高级知识分子,儿子已移民加拿大,因此想找一个共同移居加拿大的伴侣。我感觉寄松很和气,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像是个可以依靠的人。女儿那次恰好来上海出差,和寄松吃了一顿饭,对他也挺满意。于是我就和寄松确定了恋爱关系。那时我俩都未退休,就利用双休日到上海近郊游玩,每天都通电话,有时也逛街兜菜场,共同烧饭。那段时间,我以为自己又能重新找到幸福了。

    依水轻拭眼泪,从信封中拿出一张彩照,照片上的寄松风度翩翩,俨然一位谦谦君子。望着他和气的笑容,我的心也感到微微的刺痛。

    他跌伤颈椎,我病榻相守

    2002年11月底,我和寄松外出游玩回来,走在人行道上,一向大步流星的他没留神被地面的一个突起物绊了一下,头部猛地撞到建筑物上,随即瘫倒在地。我想扶他起来。寄松有过做医生的经历,他说自己的颈椎可能出问题了,让我马上打“120”。十几分钟后,寄松被送进某医院的急诊室,我急匆匆回自己家取钱交住院费,又陪他度过那个异常漫长的黑夜,清早又按寄松的吩咐,到他家取来他的社保卡、身份证和通讯录,8:00之前又折回医院等待医生查房,医生检查后让寄松准备5万元手术费。
, http://www.100md.com
    借助通讯录,我帮寄松联系到他在上海的亲友。9天后,他儿子从加拿大赶回,在手术单上签了字。手术几天后,他儿子返回加拿大,寄

    松也转院接受高压氧舱的治疗。在此期间,我白天上班,托家人买好菜和营养品,晚上我精心烹调,第二天早上提着鲜汤和水果赶到医院,看着他大口喝汤,我稍许觉得安慰。病友们很羡慕寄松,一见我进门,就说:“又有好吃的来喽!”他们都以为我是他爱人。

    一个多月后,寄松抽筋抽得厉害,又转院去扎头针。这个医院离我家很远,我只好双休日去探视,偶尔星期三也请上半天假,早晨四五点钟起床,买来新鲜的蔬菜肉蛋鱼虾,烧好做好装到食盒里,再准备好一周的水果,双手满满的去挤公共汽车。寄松看到我就满脸欣喜,说自己本来很怕很怕,见到我心里就踏实多了。SARS期间,寄松嘱咐我别去探望他,我度日如年。我这才清楚,原来不仅仅是寄松需要我,我也已离不开他了。

    介绍人听说了寄松的病情,表示他的家人最有责任照顾他,而我仅仅是他的女友,没责任要守着他的。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女儿始终支持我,还上网查资料,咨询专家,告诉我像寄松这种情况是不会瘫痪的。我听后很开心,劝寄松增强自信心,把汤匙扔在一边,尽快学会用筷子吃饭,学会大小便自理,希望他有朝一日彻底康复。

    过了一段时间,医生表示寄松可出院静养,但他的亲友们始终没有明确的态度,没人接他回家,寄松只好开始了不停被转院的生涯。2003年春节,我7天都到医院陪他;2004年春节,我不想让他再孤零零地躺在医院里,就接他到我家过节。初一早晨,鞭炮声几乎要把耳朵震破,我发现寄松的表情又开心又惆怅。他在医院住了一年多,很想回家过个团圆年。我只好使出浑身解数哄他开心。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