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报告≠疾病诊断结果
http://www.100md.com
健康报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许多新的医疗检测手段不断问世。20世纪70年代以来,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MRI)等先后进入临床,这些检查手段已成为当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技术。然而,临床上常常发现,有些患者错误地将影像诊断报告视为疾病诊断结果,仅因一张检查单就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有的患者还擅自服用某些药物,甚至误入社会上不法游医、巫医的陷阱。为此,著名神经内科专家、武汉协和医院童萼塘教授提出,应该加强影像学检查相关知识的宣传,让现代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
一位50多岁的患者,因泌尿道炎症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他觉得人生已进入“多事之秋”,应该对自己的身体多加关照了,遂到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检查后,他看到头部MRI报告中这样写着:“脑沟脑池增宽,但脑室无扩大。多发性腔隙性梗塞和脑萎缩”。凭着其中“脑萎缩”三个字,他就断定自己重病缠身,联想到一位朋友的母亲因脑萎缩变得行动呆滞、生活不能自理的境况,他就认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前景暗淡,顿感心灰意冷。第2天,他就卧床不起,食欲大减,难以入眠,噩梦不断。日夜沉浸在惊恐悲观情绪之中的他,身体日渐衰弱。家人为他弄来一些“偏方”和许多“补脑药”,他吃后也不见好转,而且每况愈下。后来,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找到童教授。童教授给他开出了抗焦虑药,并辅以心理治疗。如此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以逐渐改善。童教授说,这是一个陷入检查单误区的典型病例,这样的患者如不能及时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时间长了就会因严重心理压力产生身体器质性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 百拇医药
童教授说,影像检查中显示有“脑沟脑池增宽”、“腔隙性梗塞”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正常人随着年龄变化而出现的颅内生理性改变,而非疾病。如果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筛查,可以看到约80%的影像中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脑沟脑池增宽”、“腔隙性梗塞”或“脑萎缩”。这是因为CT和MRI等高新技术的分辨力很强,不仅能反映出疾病变化,还能精确地反映出因年龄或个体差异而呈现出的生理变化。
对颈椎病的诊断也存在着类似问题。童教授说,对40岁以上的人进行检查,几乎80%的颈椎X线片上都会显示有骨赘(骨质增生性改变);在颈椎CT和MRI扫描上,与退行性变有关的异常发生率更高。但是,根据颈椎病的诊断原则,其中只有10%的人能诊断为颈椎病。如果只要有颈椎影像异常,就轻易地判断为颈椎病,就有可能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一位58岁的男性患者,因左上肢放射性痛、颈部酸痛而到医院检查。颈椎片显示他的颈椎增生性改变。拿到检查单后,他没有咨询医生,而是到院外请人推拿、按摩。几天后,他的颈部酸痛有些减轻,但1个月后,他的疼痛加重。到正规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原来他是有心肌梗死病变。经住院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消失。
除了上述情况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脑血栓等疾病都可能出现类似颈椎病的某些症状。这样的病人如果作X线检查发现有颈椎异常,就有可能将颈椎片上反映出来的病变与颈椎病划上等号,那后果就严重了。
现代影像学技术为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必须承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是两种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诊断。作为医生,在疾病的诊断上要将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资料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作为患者,同样要正确对待影像学检查,一定要把资料交给医生,不要自己下结论。, 百拇医药
一位50多岁的患者,因泌尿道炎症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他觉得人生已进入“多事之秋”,应该对自己的身体多加关照了,遂到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检查后,他看到头部MRI报告中这样写着:“脑沟脑池增宽,但脑室无扩大。多发性腔隙性梗塞和脑萎缩”。凭着其中“脑萎缩”三个字,他就断定自己重病缠身,联想到一位朋友的母亲因脑萎缩变得行动呆滞、生活不能自理的境况,他就认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前景暗淡,顿感心灰意冷。第2天,他就卧床不起,食欲大减,难以入眠,噩梦不断。日夜沉浸在惊恐悲观情绪之中的他,身体日渐衰弱。家人为他弄来一些“偏方”和许多“补脑药”,他吃后也不见好转,而且每况愈下。后来,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找到童教授。童教授给他开出了抗焦虑药,并辅以心理治疗。如此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以逐渐改善。童教授说,这是一个陷入检查单误区的典型病例,这样的患者如不能及时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时间长了就会因严重心理压力产生身体器质性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 百拇医药
童教授说,影像检查中显示有“脑沟脑池增宽”、“腔隙性梗塞”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正常人随着年龄变化而出现的颅内生理性改变,而非疾病。如果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筛查,可以看到约80%的影像中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脑沟脑池增宽”、“腔隙性梗塞”或“脑萎缩”。这是因为CT和MRI等高新技术的分辨力很强,不仅能反映出疾病变化,还能精确地反映出因年龄或个体差异而呈现出的生理变化。
对颈椎病的诊断也存在着类似问题。童教授说,对40岁以上的人进行检查,几乎80%的颈椎X线片上都会显示有骨赘(骨质增生性改变);在颈椎CT和MRI扫描上,与退行性变有关的异常发生率更高。但是,根据颈椎病的诊断原则,其中只有10%的人能诊断为颈椎病。如果只要有颈椎影像异常,就轻易地判断为颈椎病,就有可能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一位58岁的男性患者,因左上肢放射性痛、颈部酸痛而到医院检查。颈椎片显示他的颈椎增生性改变。拿到检查单后,他没有咨询医生,而是到院外请人推拿、按摩。几天后,他的颈部酸痛有些减轻,但1个月后,他的疼痛加重。到正规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原来他是有心肌梗死病变。经住院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消失。
除了上述情况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脑血栓等疾病都可能出现类似颈椎病的某些症状。这样的病人如果作X线检查发现有颈椎异常,就有可能将颈椎片上反映出来的病变与颈椎病划上等号,那后果就严重了。
现代影像学技术为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必须承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是两种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诊断。作为医生,在疾病的诊断上要将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资料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作为患者,同样要正确对待影像学检查,一定要把资料交给医生,不要自己下结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