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病案讨论 > 正文
编号:10560921
http://www.100md.com
     吴利民 张燕青 曾思平 黄东永

    患者,男性,15岁。5岁时胸腰椎结核,10岁起胸腰部逐渐后凸,并进行性加重。近3 a在外院抗结核治疗而获愈,但因外形丑陋而辍学,要求矫治收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身高143.2 cm,胸腰脊柱显著角状后凸,双侧胸11,12后肋后翘,鸡胸。不能平卧。X线示:胸11,12及腰1椎体破坏,塌陷,其中胸12椎体几乎消失,仅残存椎管前少许骨质。三个残椎互成Cobb´s 98°角后凸,胸12为后凸顶椎。治疗经过:术前2周行上胸椎与下腰椎之间对抗牵引松解软组织挛缩,以减少截骨术中伸直脊柱的阻力。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俯卧位,胸前,髂腹垫枕。以后凸顶椎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显露胸8~腰3棘突,椎板,胸11,12后肋及横突,切除5 cm长胸11,第12后肋及对应横突。根据畸形及残存椎体情况,设计包括两端椎间盘在内的整个椎体切除[1]。即底边为棘突,顶角在胸11与腰1椎体融合处之前缘,两条边分别经过胸11椎弓根下缘与腰1椎弓根上缘的楔形截骨。切除截骨区棘突,椎板关节突,显露椎管,分离硬膜及神经根并妥善保护,骨膜下剥离胸11、12及腰1椎弓根,椎体并使充分显露,安放胸11,腰1两侧椎弓根螺钉,切除椎管侧壁,椎体。截骨毕,修整椎管断端,使内缘略成斜面,以扩大椎管吻接处容积,并作神经根孔成形,防止硬膜脊髓,神经根在闭合椎管断端时受卡压。将两侧胸11与腰1椎弓根螺丝钉用不锈钢丝缠绕,间歇性拧紧钢丝闭合截骨间隙。闭合椎管后,椎体截骨面间前半呈张开状态,于上下椎体前半开侧槽植入自体髂骨块,起支撑、融合断端作用。唤醒试验证实无脊髓神经损伤,行断端间椎板,关节突游离植骨。置两条Luque棒于两侧胸8、9腰2、3椎板下穿钢丝固定,冲洗伤口,依层缝合伤口。术后处理及结果:术后双下肢肌力正常,但出现短暂痛觉过敏及散在麻木现象,5 d后逐渐消失。身高149 cm,比术前增高5.8 cm。X线照片畸形残留32°,纠正66°,纠正率67%,外观基本恢复正常。卧床40 d后加石膏背心外固定出院。术后4个月照片复查植骨已融合拆除石膏。术后短期使用抗结核药,预防病灶复发。随访1年半,畸形纠正无丢失,恢复正常生活,已重新入学。 讨论 脊柱结核病灶获骨性愈合后,其并发角状后凸因手术十分危险,一般不再矫正畸形,只有在脊髓受骨嵴压迫瘫痪才作减压治疗。本例患者虽无神经压迫症状,但畸形产生了严重心理障碍而辍学,不愿参加群体活动,患者和家属都强烈要求矫正治疗。对于这种重度后凸僵硬畸形,较多作者认为分前后二期手术较安全,本例采取一期后路行包括后凸顶椎在内的全脊柱楔形截骨矫正,取得满意效果。作者有如下体会:①一期后路全脊柱楔形截骨是矫正后凸畸形的好术式,较前后路二期手术省时,经济,又避免了前路对内脏的干扰。因其切除了基底在凸侧的楔形骨块,故其纠正角度较大,只要严格骨膜下剥离,操作轻柔,手术是安全的;②椎体前瘢痕纤维组织不必过多剥离切除,在楔形截骨后有稳定脊柱的作用;③采取间歇性闭合截骨间隙可避免硬膜囊增粗形成皱褶而压迫脊髓。

    作者单位:惠州市人民医院骨科(516002)

    广东医学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0卷 第7期 Vol.20 No.7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