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黄启博
我院于1996~1998年收治散发性病毒性脑炎10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55例(55%),女45例(45%);年龄1~20岁30例(30%),21~65岁70例(70%);城镇33例(33%),农村67例(67%);临床表现有前驱症状68例(68%),无前驱症状32例(32%);精神异常20例(20%),意识障碍15例(15%),神经症状83例(83%),脑膜刺激征或病理征阳性96例(96%)。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
1.2 诊断依据 ①起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热,常伴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表现;②精神异常,表现有运动、语言、思维、情感的障碍;③意识障碍,表现有嗜睡、谵妄、昏迷甚至去皮质状态;④神经症状,表现有不自主运动、肌张力改变、肢体麻痹、抽搐等;⑤脑膜刺激征或病理征阳性;⑥脑脊液异常,脑电图异常;⑦排除脑部其他病变(如乙脑、化脓脑、钩体脑、精神分裂症等)。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正常53例(53%),>10.0×109/L 47例(47%)。脑电图检查61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变,53例表现为弥散性高幅慢波,8例出现局限性异常。
1.4 治疗及转归 ①激素治疗:早期大剂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20 mg/d或氢化可的松200~300 mg/d,3 d后减量为地塞米松10 mg/d,用1~2周后改强的松口服30 mg/d,疗程1个月,症状重者可增加剂量。②抗病毒治疗:应用病毒唑、阿糖胞苷、抗病毒中药制剂治疗。③免疫制剂治疗:肌注干扰素或转移因子等。④加强对症支持疗法:如降低颅内压,控制精神症状,预防继发感染,改善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本组治愈85例(85%),好转7例(7%),死亡8例(8%)。
2 讨论
2.1 关于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问题 病毒性脑炎的分类及命名尚未统一,目前仍按引起脑炎的病毒加以命名。故在缺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条件(如基层医院)下,对病毒不明,无季节性流行,以散发形式发病的病毒性脑炎,以散发性病毒性脑炎作出诊断仍具有鉴别和指导治疗的意义。
2.2 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①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②病程中有发热、精神萎靡、嗜睡、口角疱疹等前驱症状;③发热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指征,虽然缺乏热型,热程长短不一,但对其他中枢性疾病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④脑炎症状轻重悬殊,实验检查缺乏特异性;⑤无季节性流行,无传染性,全年散发。
2.3 关于治疗问题 ①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仍然有效。激素对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调整机体的应激机能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未见不良反应。②治疗联用抗病毒药和免疫调节剂,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③疗程长,过早减药或停药都会影响病情转归和疗效。
本组8例死亡,考虑为脑干严重损害所至,个别病例与激素停药过早有关。本组由于缺乏病原和血清学的诊断,诊疗特点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化州市河西区医院(525100)
广东医学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0卷 第9期 Vol.20 No.9 1999
我院于1996~1998年收治散发性病毒性脑炎10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55例(55%),女45例(45%);年龄1~20岁30例(30%),21~65岁70例(70%);城镇33例(33%),农村67例(67%);临床表现有前驱症状68例(68%),无前驱症状32例(32%);精神异常20例(20%),意识障碍15例(15%),神经症状83例(83%),脑膜刺激征或病理征阳性96例(96%)。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
1.2 诊断依据 ①起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热,常伴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表现;②精神异常,表现有运动、语言、思维、情感的障碍;③意识障碍,表现有嗜睡、谵妄、昏迷甚至去皮质状态;④神经症状,表现有不自主运动、肌张力改变、肢体麻痹、抽搐等;⑤脑膜刺激征或病理征阳性;⑥脑脊液异常,脑电图异常;⑦排除脑部其他病变(如乙脑、化脓脑、钩体脑、精神分裂症等)。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正常53例(53%),>10.0×109/L 47例(47%)。脑电图检查61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变,53例表现为弥散性高幅慢波,8例出现局限性异常。
1.4 治疗及转归 ①激素治疗:早期大剂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20 mg/d或氢化可的松200~300 mg/d,3 d后减量为地塞米松10 mg/d,用1~2周后改强的松口服30 mg/d,疗程1个月,症状重者可增加剂量。②抗病毒治疗:应用病毒唑、阿糖胞苷、抗病毒中药制剂治疗。③免疫制剂治疗:肌注干扰素或转移因子等。④加强对症支持疗法:如降低颅内压,控制精神症状,预防继发感染,改善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本组治愈85例(85%),好转7例(7%),死亡8例(8%)。
2 讨论
2.1 关于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问题 病毒性脑炎的分类及命名尚未统一,目前仍按引起脑炎的病毒加以命名。故在缺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条件(如基层医院)下,对病毒不明,无季节性流行,以散发形式发病的病毒性脑炎,以散发性病毒性脑炎作出诊断仍具有鉴别和指导治疗的意义。
2.2 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①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②病程中有发热、精神萎靡、嗜睡、口角疱疹等前驱症状;③发热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指征,虽然缺乏热型,热程长短不一,但对其他中枢性疾病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④脑炎症状轻重悬殊,实验检查缺乏特异性;⑤无季节性流行,无传染性,全年散发。
2.3 关于治疗问题 ①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仍然有效。激素对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调整机体的应激机能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未见不良反应。②治疗联用抗病毒药和免疫调节剂,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③疗程长,过早减药或停药都会影响病情转归和疗效。
本组8例死亡,考虑为脑干严重损害所至,个别病例与激素停药过早有关。本组由于缺乏病原和血清学的诊断,诊疗特点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化州市河西区医院(525100)
广东医学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0卷 第9期 Vol.20 No.9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