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詹林
在乳腺疾病中,乳腺癌的发病有上升的趋势。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均有重大意义,现将我们1995年9月至1998年8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64例乳腺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全部为女性,年龄33岁至85岁,均因乳房发现无痛性肿块而就诊,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1.2 方法:所用仪器为HP10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先用手仔细检查乳腺肿块部位,然后再对患侧乳房进行纵、横、斜多个切面的扫查,并认真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回声、内部回声、后方组织回声、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并摄片记录。
1.3 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单纯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9例、炎症样癌2例,粘液腺癌3例,髓样癌1例。
低回声型:病变区呈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与周围组织间境界清晰,无明显包膜,形态不规则,锯齿状,呈伪足样向周围组织内伸展浸润,部分呈分叶状,无侧壁声影,后方回声稍有增强或无变化。肿块周围及内部见内径较宽血流,分布无规律,可成簇出现,频谱分析多为动脉血流。单纯癌多为此型,粘液腺癌亦可见。
不均质回声型:病变区呈微弱回声,分布不均匀,中心部位出现粗大点状中等回声,与周围组织间分界较清楚,无包膜回声,形态不规则,常呈伪足样向周围组织内伸展,后方回声稍增强。肿块内有较丰富的搏动性血流。髓样癌、浸润性导管癌多为此型。
高回声型:病变区呈弥漫性高回声,分布不均匀,边界不清楚,后方回声轻度衰减,肿块内有较丰富动、静脉血流。炎症样癌呈此型。
2 讨论
自1977年Wells等发现乳房良性肿瘤和癌肿多普勒(Doppler)特征血流信号以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改进和新仪器的不断问世,大大提高了超声对乳腺病的诊断率,大量的早期乳腺癌得以及时的诊断及治疗。
乳腺癌声像图可呈多种类型,但其中以低回声型最为常见,但最重要的是边界回声特征,它是鉴别良性、恶性的关键(1)。本组病例表明,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粗糙,形态不规则,呈伪足样向周围乳腺组织伸展。良性肿瘤则边界光滑,包膜完整。以上征象作为鉴别要点,符合率达95%以上(2)。
病变区周围及内部检测到血流信号也是乳腺癌有意义的征象。乳腺癌时病变周围及内部彩色血流明显增多,其内径较宽,可成簇出现,大多数可见搏动,频谱分析为动脉性血流。
应用高频探头检查乳房,能显示微小病灶,对0.2~0.3cm微小肿瘤能清楚显示,迅速作出囊性、实质性肿块的诊断,并能鉴别乳腺小叶增生与肿瘤,为亚临床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依据。
亚临床乳腺癌由于病变内部及周围未测到彩色血流,超声诊断往往偏向保守,但如果注意辨别,仍可见病变区轮廓不规则且呈伪足样向周围乳腺组织内伸展,病变内部呈低回声,仔细的超声探查及注意鉴别,发现早期乳腺癌是有可能的。
乳腺癌的后方回声可为衰减、增强,无变化。其发生主要与癌细胞与纤维组织含量有关(3)。纤维组织含量高(如硬癌)后方回声衰减;纤维组织含量少的(如髓样癌)后方回声增强;癌细胞与纤维组织构成大致相等(如单纯癌)则后方回声无变化。所以不能依据后方回声轻易否定乳腺癌诊断。
近年由于彩色多普勒的应用,超声探头的不断改进,使乳房结构更清晰显示,从而使漏诊、误诊病例大大减少,但对不典型病变的鉴别仍需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
桂林医学院附院B超室
参考文献
[1]张缙熙,李建初.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进展.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3;4(4):114
[2]朱世亮.乳房恶性肿瘤高频超声显象及鉴别诊断.临床超声杂志 1995;2(2):22
[3]王 燕,刘明瑜,吴祥德等.乳腺肿块超声显像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3):16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YIXUE
1999年 第21卷 第3期 Vol.21 No.3 1999
在乳腺疾病中,乳腺癌的发病有上升的趋势。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均有重大意义,现将我们1995年9月至1998年8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64例乳腺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全部为女性,年龄33岁至85岁,均因乳房发现无痛性肿块而就诊,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1.2 方法:所用仪器为HP10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先用手仔细检查乳腺肿块部位,然后再对患侧乳房进行纵、横、斜多个切面的扫查,并认真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回声、内部回声、后方组织回声、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并摄片记录。
1.3 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单纯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9例、炎症样癌2例,粘液腺癌3例,髓样癌1例。
低回声型:病变区呈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与周围组织间境界清晰,无明显包膜,形态不规则,锯齿状,呈伪足样向周围组织内伸展浸润,部分呈分叶状,无侧壁声影,后方回声稍有增强或无变化。肿块周围及内部见内径较宽血流,分布无规律,可成簇出现,频谱分析多为动脉血流。单纯癌多为此型,粘液腺癌亦可见。
不均质回声型:病变区呈微弱回声,分布不均匀,中心部位出现粗大点状中等回声,与周围组织间分界较清楚,无包膜回声,形态不规则,常呈伪足样向周围组织内伸展,后方回声稍增强。肿块内有较丰富的搏动性血流。髓样癌、浸润性导管癌多为此型。
高回声型:病变区呈弥漫性高回声,分布不均匀,边界不清楚,后方回声轻度衰减,肿块内有较丰富动、静脉血流。炎症样癌呈此型。
2 讨论
自1977年Wells等发现乳房良性肿瘤和癌肿多普勒(Doppler)特征血流信号以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改进和新仪器的不断问世,大大提高了超声对乳腺病的诊断率,大量的早期乳腺癌得以及时的诊断及治疗。
乳腺癌声像图可呈多种类型,但其中以低回声型最为常见,但最重要的是边界回声特征,它是鉴别良性、恶性的关键(1)。本组病例表明,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粗糙,形态不规则,呈伪足样向周围乳腺组织伸展。良性肿瘤则边界光滑,包膜完整。以上征象作为鉴别要点,符合率达95%以上(2)。
病变区周围及内部检测到血流信号也是乳腺癌有意义的征象。乳腺癌时病变周围及内部彩色血流明显增多,其内径较宽,可成簇出现,大多数可见搏动,频谱分析为动脉性血流。
应用高频探头检查乳房,能显示微小病灶,对0.2~0.3cm微小肿瘤能清楚显示,迅速作出囊性、实质性肿块的诊断,并能鉴别乳腺小叶增生与肿瘤,为亚临床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依据。
亚临床乳腺癌由于病变内部及周围未测到彩色血流,超声诊断往往偏向保守,但如果注意辨别,仍可见病变区轮廓不规则且呈伪足样向周围乳腺组织内伸展,病变内部呈低回声,仔细的超声探查及注意鉴别,发现早期乳腺癌是有可能的。
乳腺癌的后方回声可为衰减、增强,无变化。其发生主要与癌细胞与纤维组织含量有关(3)。纤维组织含量高(如硬癌)后方回声衰减;纤维组织含量少的(如髓样癌)后方回声增强;癌细胞与纤维组织构成大致相等(如单纯癌)则后方回声无变化。所以不能依据后方回声轻易否定乳腺癌诊断。
近年由于彩色多普勒的应用,超声探头的不断改进,使乳房结构更清晰显示,从而使漏诊、误诊病例大大减少,但对不典型病变的鉴别仍需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
桂林医学院附院B超室
参考文献
[1]张缙熙,李建初.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进展.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3;4(4):114
[2]朱世亮.乳房恶性肿瘤高频超声显象及鉴别诊断.临床超声杂志 1995;2(2):22
[3]王 燕,刘明瑜,吴祥德等.乳腺肿块超声显像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3):16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YIXUE
1999年 第21卷 第3期 Vol.21 No.3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