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丁美琳 沈清瑞
我院1976年1月~1998年10月共施行异体肾移植1 000例,其中术后发生恶性肿瘤者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同种异体肾移值1 000例中,术后发生肿瘤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4~57岁,平均50岁。出现肿瘤分别是胆管癌、非霍奇金淋巴瘤、肾癌、膀胱癌、肝癌、肺癌和骨盆肿瘤。肿瘤出现时间于术后7~72个月,平均33个月。其中6例发现时已发生远处转移,1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于化疗第2疗程后出现肺部感染并发ARDS死亡。移植肾功能4例良好,血肌酐<115 μmol/L 3例轻度受损,血肌酐分别为132,224,288 μmol/L。
1.2 治疗情况 本组肾移植患者均使用环孢霉素A(CSA)、硫唑嘌呤和强的松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后血CSA浓度在300~600 ng/mL。7例患者于移植术后均曾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均应用过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CD3细胞单克隆抗体(OKT3)、CD4细胞单克隆抗体(OKT4)。发现肿瘤后7例均立即减少CSA用量,减少幅度为原用量1/4至完全停药,5例尚停用硫唑嘌呤,3例适当增加强的松用量。
1.3 结果 7例中1例死亡,死于肺部感染、ARDS,余6例因自动出院失访。
2 讨论
随着器官移植工作的发展,强有力免疫抑制剂不断出现,肾脏移植成活率不断提高,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报道不断增加。国外报道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发生率为5%~6%,比普通人群高100倍以上[1]。本组1 000例肾移植受者7例发生恶性肿瘤,发生率0.7%,比国外报道低,一方面可能与国外皮肤癌是肾移植后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而我国皮肤癌较少见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一部分外地患者行肾移植后未在我院长期随诊有关;另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面,本组用药剂量相对比国外常用剂量低,也可考虑为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肾移植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恶性度高,并迅速恶化。本组7例恶性肿瘤有6例发生远处转移。肾移植患者可同时并存多脏器、组织或同一器官不同类型肿瘤。如卡波肉瘤同时发生于口腔及皮肤,膀胱移行细胞癌与膀胱肉瘤同时出现,膀胱移行细胞癌与膀胱鳞状细胞癌同时出现[2]。本组发生膀胱癌患者病理为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同时出现。
在肾移植术后肿瘤发生因素方面,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药物应用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患者受到免疫抑制或过度的免疫抑制,免疫应答微弱,不能形成反馈机制,在抗原的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失调,肿瘤基因病毒在淋巴细胞转运过程中增殖,同时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转变细胞进行监视的“免疫监视系统”受到破坏,导致肿瘤发生[1,3]。从另一角度也可看到,在肾移植术后发生肿瘤的患者,他们移植肾功能通常较好,本组7例肾功能良好至轻度受损,这可能因为免疫系统得到充分抑制的结果。
本组7例均于肾移植术后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应用过ALG、ATG或OKT3、OKT4强力免疫抑制剂,可能对促进肿瘤发生有一定关系。有学者[4]提出对严重的移植肾排斥反应,宁可丧失移植肾,转入规律血透,也不使用ALG或抗CD3抗体,其合理性有待探讨。
肾移植术后肿瘤的治疗较为困难,一方面要防止肿瘤继续恶化,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良好的肾功能,延长肾存活时间。我们提倡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宁可丧失移植肾。因而所有患者均于发现肿瘤后减少至停用CSA,有5例尚停用硫唑嘌呤,3例适当增加强的松用量,以试图控制肿瘤的发展。但7例中6例因远处转移而自动出院疗效未得到观察,1例则因化疗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并发肺部感染、ARDS死亡。
由于肾移植后发生的恶性肿瘤具有恶性度高、容易远处转移的特点,严重影响肾移植受者长期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肾移植受者进行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并加强免疫功能状态监视,防止免疫抑制过度。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诊内科(510080)
3 参考文献
1 Penn I. Development of cancer as a complication of clinical transplantaion. Transplant Proc, 1977, 9:1121
2 王尔林,张玉海.肾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发生肿瘤的临床研究.中国新药杂志,1996,5(3):202
3 Sheil AGR. Cancer in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 Morris PJ, ed. Kidney transplantation. 3rd, Phila Delphia, 1989. 603
4 Penn I.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posttransplant malignancies. Transplant Proc, 1991, 23: 1104
广东医学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0卷 第10期 Vol.20 No.10 1999
我院1976年1月~1998年10月共施行异体肾移植1 000例,其中术后发生恶性肿瘤者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同种异体肾移值1 000例中,术后发生肿瘤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4~57岁,平均50岁。出现肿瘤分别是胆管癌、非霍奇金淋巴瘤、肾癌、膀胱癌、肝癌、肺癌和骨盆肿瘤。肿瘤出现时间于术后7~72个月,平均33个月。其中6例发现时已发生远处转移,1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于化疗第2疗程后出现肺部感染并发ARDS死亡。移植肾功能4例良好,血肌酐<115 μmol/L 3例轻度受损,血肌酐分别为132,224,288 μmol/L。
1.2 治疗情况 本组肾移植患者均使用环孢霉素A(CSA)、硫唑嘌呤和强的松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后血CSA浓度在300~600 ng/mL。7例患者于移植术后均曾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均应用过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CD3细胞单克隆抗体(OKT3)、CD4细胞单克隆抗体(OKT4)。发现肿瘤后7例均立即减少CSA用量,减少幅度为原用量1/4至完全停药,5例尚停用硫唑嘌呤,3例适当增加强的松用量。
1.3 结果 7例中1例死亡,死于肺部感染、ARDS,余6例因自动出院失访。
2 讨论
随着器官移植工作的发展,强有力免疫抑制剂不断出现,肾脏移植成活率不断提高,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报道不断增加。国外报道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发生率为5%~6%,比普通人群高100倍以上[1]。本组1 000例肾移植受者7例发生恶性肿瘤,发生率0.7%,比国外报道低,一方面可能与国外皮肤癌是肾移植后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而我国皮肤癌较少见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一部分外地患者行肾移植后未在我院长期随诊有关;另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面,本组用药剂量相对比国外常用剂量低,也可考虑为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肾移植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恶性度高,并迅速恶化。本组7例恶性肿瘤有6例发生远处转移。肾移植患者可同时并存多脏器、组织或同一器官不同类型肿瘤。如卡波肉瘤同时发生于口腔及皮肤,膀胱移行细胞癌与膀胱肉瘤同时出现,膀胱移行细胞癌与膀胱鳞状细胞癌同时出现[2]。本组发生膀胱癌患者病理为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同时出现。
在肾移植术后肿瘤发生因素方面,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药物应用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患者受到免疫抑制或过度的免疫抑制,免疫应答微弱,不能形成反馈机制,在抗原的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失调,肿瘤基因病毒在淋巴细胞转运过程中增殖,同时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转变细胞进行监视的“免疫监视系统”受到破坏,导致肿瘤发生[1,3]。从另一角度也可看到,在肾移植术后发生肿瘤的患者,他们移植肾功能通常较好,本组7例肾功能良好至轻度受损,这可能因为免疫系统得到充分抑制的结果。
本组7例均于肾移植术后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应用过ALG、ATG或OKT3、OKT4强力免疫抑制剂,可能对促进肿瘤发生有一定关系。有学者[4]提出对严重的移植肾排斥反应,宁可丧失移植肾,转入规律血透,也不使用ALG或抗CD3抗体,其合理性有待探讨。
肾移植术后肿瘤的治疗较为困难,一方面要防止肿瘤继续恶化,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良好的肾功能,延长肾存活时间。我们提倡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宁可丧失移植肾。因而所有患者均于发现肿瘤后减少至停用CSA,有5例尚停用硫唑嘌呤,3例适当增加强的松用量,以试图控制肿瘤的发展。但7例中6例因远处转移而自动出院疗效未得到观察,1例则因化疗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并发肺部感染、ARDS死亡。
由于肾移植后发生的恶性肿瘤具有恶性度高、容易远处转移的特点,严重影响肾移植受者长期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肾移植受者进行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并加强免疫功能状态监视,防止免疫抑制过度。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诊内科(510080)
3 参考文献
1 Penn I. Development of cancer as a complication of clinical transplantaion. Transplant Proc, 1977, 9:1121
2 王尔林,张玉海.肾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发生肿瘤的临床研究.中国新药杂志,1996,5(3):202
3 Sheil AGR. Cancer in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 Morris PJ, ed. Kidney transplantation. 3rd, Phila Delphia, 1989. 603
4 Penn I.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posttransplant malignancies. Transplant Proc, 1991, 23: 1104
广东医学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0卷 第10期 Vol.20 No.10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