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张国芬
复合性溃疡(Combine Ulcer, CU)系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消化性溃疡(Puptic Ulcer, PU)。近几年来由于内镜的普及,CU在临床上并非少见。1989年~1998年我院内镜检出PU1303例,其中CU105例。现将此105例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95例,女10例,男女之比9.5∶1,年龄17~66岁,平均35±38岁,以31~50岁居多。病程1~37年,平均6.9年,半数病例病程5年以上。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典型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疼痛者51例(49.5%),有典型十二指肠溃疡(Doudenal Ulcer, DU)疼痛者29例(27.3%),疼痛难以忍受者39例(38%),呕血或黑便首发者37例(35.7%),其他症状反酸64例,嗳气61例,食欲减退51例,消瘦47例,均有上腹不同程度的压痛。
1.3 内镜检查:105例均经内镜检查确诊,共检出溃疡219个,其中GU118个,DU101个。部位:胃溃疡幽门管18个,窦部23个,胃角60个,体部15个。胃底部2个。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前壁51个,后壁30个,球小弯10个,球大弯8个,降部2个。溃疡大小:GU直径0.5~1.9cm103个,2.0~2.5cm12个,大于2.5cm3个。DU多数(88个)直径小于1.0cm,大于1.0cm13个。溃疡形态:GU以圆形或椭圆形为多,计102个,不规则8个,棱形2个,线形6个。DU形态也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54个,不规则形25个,霜斑样13个,线形9个。伴随病变有浅表性胃炎105例(100%),摩烂性胃炎21例(20.7%),胃潴留24例(23%)。幽门形态:105例中幽门明显变形或狭窄者59例(56.1%),伴胆汁返流70例(67%)。
1.4 幽门螺杆菌(HP)检测:本组采用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提供的HP检测剂,取胃窦大弯距幽门4cm范围内粘膜组织进行快速HP尿素酶试验,105例阳性88例(84.5%)。
1.5 病理结果:对105例GU病灶粘膜进行活检,符合溃疡86例(81%),3例见不典型增生。
1.6 治疗与转归:本组32例内科住院治疗,2例行外科手术,43例门诊治疗,28例资料不全。有随访资料的75例中,14例中断治疗,26例单用法莫替丁20mg,日2次,共4周;35例给予法莫替丁20mg,日2次,得乐冲剂1包,日4次,瑞贝克片80mg,日2次,共4周。疗程结束后复查内镜及HP尿素酶试验。溃疡愈合是指内镜下DU和GU同时消失或瘢痕形成。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X=3.50,P>0.05);两组HP清除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33.4,P<0.01)。详见表1。
表1两组溃疡愈合、HP清除情况
项目 例数 治愈 % HP清除 %
单用法膜替丁组 26 17 65.4 2 7.7
联合用药组 35 31 88.5 30 86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文献报道CU多见男性(1),本组男女之比为9.5∶1,临床症状较单纯PU重,出血发生率高是其特点,文献报道为30%~50%,本组为35.7%,提示出血发生率高于一般PU。
2.2 发病机理:CU中GU大多数继发DU,因其幽门狭窄的发生率较单纯GU或DU均显著增高,90%以上患者先有DU后继发GU,仅5%~8%的患者GU先发生于DU(2,3)。本组幽门变形狭窄者48.5%,提示幽门狭窄和幽门功能紊乱在CU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资料表明,HP感染与PU的形成关系密切(5),本组HP检测阳性率84.5%,较单纯PU阳性率高,证明了HP的存在是CU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2.3 内镜特征:本组CU的溃疡较大,胃伴随的病变多且重,可能是由于球部溃疡引起幽水肿或瘢痕狭窄所致。
2.4 CU的恶变率:文献报道指出CU中GU多数是良性,比单纯GU恶变率低得多(3,4),本组105例均无恶变,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但笔者认为应毫无例外的对GU进行活组织检查,尤其对胃粘膜病检有不典型增生者需长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恶变,早期治疗。
2.5 治疗与转归:文献指出CU由于病情顽固,并发症发生率高,仅30%病人对内科治疗反应好,因此强调外科治疗(4)。本组35例采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其中瑞贝克为广谱抗菌能直接杀灭HP(6),法莫替丁有较强的抑酸作用,得乐冲剂能杀灭HP,增加胃粘液分泌,促进胃粘膜增生,治愈率达88.5%,HP清除率86%,因此尽管CU并发症较多,但只要重视HP的治疗和根除,其内科疗效比一般PU并不逊色(7),而且CU的恶变率低,预后良好,临床治疗仍以内科治疗为首选。
作者单位: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参考文献
[1]郑芝田.胃肠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2~217
[2]王子强,于云鹤,卢黎芳,等.消化性溃疡临床流行病学浅析(附1584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实用内科杂志 1993;13:409
[3]郑芝田.胃肠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12~313
[4]赵双罗,张志清,任朝英,等.复合性溃疡演变特点的初步探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4;(1):4
[5]潘志军.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4;33:415
[6]何江柏,唐庆年,蒋萍萍,等.瑞贝克治疗幽门螺杆菌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5;15:11
[7]肖树东.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治疗:展望2000年.胃肠病学 1996(1):5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期 No.2 1999
复合性溃疡(Combine Ulcer, CU)系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消化性溃疡(Puptic Ulcer, PU)。近几年来由于内镜的普及,CU在临床上并非少见。1989年~1998年我院内镜检出PU1303例,其中CU105例。现将此105例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95例,女10例,男女之比9.5∶1,年龄17~66岁,平均35±38岁,以31~50岁居多。病程1~37年,平均6.9年,半数病例病程5年以上。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典型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疼痛者51例(49.5%),有典型十二指肠溃疡(Doudenal Ulcer, DU)疼痛者29例(27.3%),疼痛难以忍受者39例(38%),呕血或黑便首发者37例(35.7%),其他症状反酸64例,嗳气61例,食欲减退51例,消瘦47例,均有上腹不同程度的压痛。
1.3 内镜检查:105例均经内镜检查确诊,共检出溃疡219个,其中GU118个,DU101个。部位:胃溃疡幽门管18个,窦部23个,胃角60个,体部15个。胃底部2个。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前壁51个,后壁30个,球小弯10个,球大弯8个,降部2个。溃疡大小:GU直径0.5~1.9cm103个,2.0~2.5cm12个,大于2.5cm3个。DU多数(88个)直径小于1.0cm,大于1.0cm13个。溃疡形态:GU以圆形或椭圆形为多,计102个,不规则8个,棱形2个,线形6个。DU形态也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54个,不规则形25个,霜斑样13个,线形9个。伴随病变有浅表性胃炎105例(100%),摩烂性胃炎21例(20.7%),胃潴留24例(23%)。幽门形态:105例中幽门明显变形或狭窄者59例(56.1%),伴胆汁返流70例(67%)。
1.4 幽门螺杆菌(HP)检测:本组采用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提供的HP检测剂,取胃窦大弯距幽门4cm范围内粘膜组织进行快速HP尿素酶试验,105例阳性88例(84.5%)。
1.5 病理结果:对105例GU病灶粘膜进行活检,符合溃疡86例(81%),3例见不典型增生。
1.6 治疗与转归:本组32例内科住院治疗,2例行外科手术,43例门诊治疗,28例资料不全。有随访资料的75例中,14例中断治疗,26例单用法莫替丁20mg,日2次,共4周;35例给予法莫替丁20mg,日2次,得乐冲剂1包,日4次,瑞贝克片80mg,日2次,共4周。疗程结束后复查内镜及HP尿素酶试验。溃疡愈合是指内镜下DU和GU同时消失或瘢痕形成。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X=3.50,P>0.05);两组HP清除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33.4,P<0.01)。详见表1。
表1两组溃疡愈合、HP清除情况
项目 例数 治愈 % HP清除 %
单用法膜替丁组 26 17 65.4 2 7.7
联合用药组 35 31 88.5 30 86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文献报道CU多见男性(1),本组男女之比为9.5∶1,临床症状较单纯PU重,出血发生率高是其特点,文献报道为30%~50%,本组为35.7%,提示出血发生率高于一般PU。
2.2 发病机理:CU中GU大多数继发DU,因其幽门狭窄的发生率较单纯GU或DU均显著增高,90%以上患者先有DU后继发GU,仅5%~8%的患者GU先发生于DU(2,3)。本组幽门变形狭窄者48.5%,提示幽门狭窄和幽门功能紊乱在CU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资料表明,HP感染与PU的形成关系密切(5),本组HP检测阳性率84.5%,较单纯PU阳性率高,证明了HP的存在是CU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2.3 内镜特征:本组CU的溃疡较大,胃伴随的病变多且重,可能是由于球部溃疡引起幽水肿或瘢痕狭窄所致。
2.4 CU的恶变率:文献报道指出CU中GU多数是良性,比单纯GU恶变率低得多(3,4),本组105例均无恶变,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但笔者认为应毫无例外的对GU进行活组织检查,尤其对胃粘膜病检有不典型增生者需长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恶变,早期治疗。
2.5 治疗与转归:文献指出CU由于病情顽固,并发症发生率高,仅30%病人对内科治疗反应好,因此强调外科治疗(4)。本组35例采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其中瑞贝克为广谱抗菌能直接杀灭HP(6),法莫替丁有较强的抑酸作用,得乐冲剂能杀灭HP,增加胃粘液分泌,促进胃粘膜增生,治愈率达88.5%,HP清除率86%,因此尽管CU并发症较多,但只要重视HP的治疗和根除,其内科疗效比一般PU并不逊色(7),而且CU的恶变率低,预后良好,临床治疗仍以内科治疗为首选。
作者单位: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参考文献
[1]郑芝田.胃肠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2~217
[2]王子强,于云鹤,卢黎芳,等.消化性溃疡临床流行病学浅析(附1584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实用内科杂志 1993;13:409
[3]郑芝田.胃肠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12~313
[4]赵双罗,张志清,任朝英,等.复合性溃疡演变特点的初步探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4;(1):4
[5]潘志军.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4;33:415
[6]何江柏,唐庆年,蒋萍萍,等.瑞贝克治疗幽门螺杆菌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5;15:11
[7]肖树东.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治疗:展望2000年.胃肠病学 1996(1):5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期 No.2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