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黄疸60例的B超图像分析
http://www.100md.com
谭彩云 邹亚红
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内、外胆管的机械阻塞所致的黄疸,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就我院1993年3月~1998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阻塞性黄疸60例的B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B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住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30~65岁,平均51岁。
1.2 方法:使用仪器为美国RT-fino实时超声显像仪,凸阵式探式,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是晨间空腹,取仰卧位及右侧卧位,在上腹沿肋间及肋下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观察肝脏、胆管、胆囊、胰腺及其周围器官。对胃肠气体干扰而难于显示病灶者,嘱患者深吸气和探头加压,以驱赶十二指肠气体,或嘱患者饮水400~800ml,以充盈的胃部液体作透声窗,以便获得病灶的最佳图像。
, 百拇医药
2 结果
B超显示胆囊管开口以上胆管扩张38例,胆囊管开口以下胆管扩张22例,胆总管内径1.0~3.2cm,平均1.6cm。阻塞定位符合55例(91.7%),定性符合50例(83.3%)。将术前超声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一致为定性符合,如超声判断失误或未提示病变性质为定性不符合,其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阻塞性黄疸60例术前B超与病理诊断比较
病理诊断 n 术前B超诊断(n) 符合率(%)
符合 判断错误 未提示性质
胆系结石 36 34 0 2 94.4
胰头癌 10 8 2 0 80.0
胆管癌 6 4 2 0 66.7
, 百拇医药
胆囊腺瘤 3 2 0 1 66.7
壶腹癌 2 1 1 0 50.0
慢性胆囊炎 2 1 1 0 50.0
硬化性胆管炎 1 0 0 1 0
合计 60 50 83.3
3 讨论
3.1阻塞性黄疸的指征:胆管有舌扩张是B超诊断最有价值的指征。正常肝外胆管内径4~6mm,>8.0mm则提示扩张;正常肝内胆管内径一般小于2mm,或小于伴行门脉支的1/3,>3.0mm则提示扩张。当肝内胆管管腔明显与伴行的门脉支管径相似时,形成小“平行管征”,是肝内胆管轻度至中度扩张的特征(1)。B超能较清楚地显示不同部位的胆管扩张,并以肝内、外胆管扩张的情况判断阻塞部位,其准确率达98.0%(2),本组为91.7%。了解阻塞部位对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B超还可根据阻塞部位的声像图及胆管壁形态等区别其病因。
, http://www.100md.com
3.2 阻塞性黄疸的病因:本组以胆系结石和肿瘤为主,占其病因的95.0%(57/60),与陈氏报道一致(3)。本组胆系结石36例(60.0%),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34例(94.4%)。结石所致的阻塞性黄疸,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变部位多发生在肝门部胆管和胆总管下端,本组80.6%(29/36)的结石出现在这二个部位;②阻塞平面以上胆管呈轻、中度扩张,胆管内径1.0~2.0cm,平均1.5cm;③沿扩张胆管可探及一枚至数枚球形或柱状形的结石强回声团,后方有声影,强回声团与胆管壁之间分界清楚;④有脂肪餐后或胸膝位等条件下结石强回声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位置。
本组肿瘤中以胰头癌居多,其次依次为胆管癌、胆囊腺瘤、壶腹癌。10例胰头癌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8例(80.0%),其B超特征是:①胰头部肿块,癌肿边缘呈浸润现象,局限性向外突起,边界不清;②6例癌肿内部呈低回声,其后方呈实性衰减,2例出现散在不规则点、条块状的强回声;③胰周器官受挤压征象:4例癌肿压迫胆总管,使胆总管和胆囊扩张,并见胆总管与主胰管同步扩张的“双管扩张征”。2例压迫胃和十二指肠,使十二指肠曲扩大、变形。2例压迫下腔静脉,使其变窄,远端出现扩张;④转移征象,本组有5例,肝转移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其中1例合并腹水。
, http://www.100md.com
本组胆管癌6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4例(66.7%),其B超表现为:①4例病灶以上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内径2.0~3.2cm,平均2.6cm,肝脏弥漫性肿大;②2例呈乳头状强回声团,癌肿自胆管壁突入扩张的胆管腔内,与管壁无分界,边缘不规则,无声影,脂肪餐后或近日复查病变位置和形态不变;③2例截断型癌肿见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被截断,阻塞部及其周围区域呈较密强回声,边界不清,无声影。
3.3 误诊原因:本组超声与病理诊断不符10例(16.7%),6例判断错误,4例未能显示病变性质。误诊因素主要是:①2例胆管胰腺段结石为泥砂样小结石团,结石回声不强,无声影而类似软组织肿块,初诊为胆总管下端肿瘤;②2例胰头癌因已侵犯胆管、2例胆管下端癌已侵犯胰腺头部,相互混淆难以分辨哪一个是原发病灶而判断错误;③1例单纯性胆囊腺瘤,因其瘤体达2×3cm,且与粘膜相连无明显分界而误为胆囊癌;④1例壶腹癌因其病史、临床表现、B超图像均与胆管癌极为相似,故误诊为胆管癌;⑤1例慢性胆囊炎因其胆囊壁增厚达2.0cm,实为少见,误诊为局限型胆囊癌;⑥1例硬化性胆管炎由于胆管呈腊梅枝状不规则狭窄,同时纤维化硬化之胆管壁回声增强、后方衰减,而误诊为胆管浸润癌。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地判断阻塞性黄疸的部位和病因,并能提示周围脏器的有关情况。随着仪器技术的进展,分辨力的提高,图像清晰度的改变,日益成为诊断阻塞性黄疸行之有效的首选方法。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664
[2]安 杨.105例阻塞性黄疸的B超诊断.解放军医学情报 1995;9(1):20
[3]陈 霞,卢 平,崔忠邦,等.总胆管阻塞性病变的影像综合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3):33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YIXUE
1999年 第21卷 第3期 Vol.21 No.3 1999, http://www.100md.com
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内、外胆管的机械阻塞所致的黄疸,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就我院1993年3月~1998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阻塞性黄疸60例的B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B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住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30~65岁,平均51岁。
1.2 方法:使用仪器为美国RT-fino实时超声显像仪,凸阵式探式,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是晨间空腹,取仰卧位及右侧卧位,在上腹沿肋间及肋下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观察肝脏、胆管、胆囊、胰腺及其周围器官。对胃肠气体干扰而难于显示病灶者,嘱患者深吸气和探头加压,以驱赶十二指肠气体,或嘱患者饮水400~800ml,以充盈的胃部液体作透声窗,以便获得病灶的最佳图像。
, 百拇医药
2 结果
B超显示胆囊管开口以上胆管扩张38例,胆囊管开口以下胆管扩张22例,胆总管内径1.0~3.2cm,平均1.6cm。阻塞定位符合55例(91.7%),定性符合50例(83.3%)。将术前超声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一致为定性符合,如超声判断失误或未提示病变性质为定性不符合,其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阻塞性黄疸60例术前B超与病理诊断比较
病理诊断 n 术前B超诊断(n) 符合率(%)
符合 判断错误 未提示性质
胆系结石 36 34 0 2 94.4
胰头癌 10 8 2 0 80.0
胆管癌 6 4 2 0 66.7
, 百拇医药
胆囊腺瘤 3 2 0 1 66.7
壶腹癌 2 1 1 0 50.0
慢性胆囊炎 2 1 1 0 50.0
硬化性胆管炎 1 0 0 1 0
合计 60 50 83.3
3 讨论
3.1阻塞性黄疸的指征:胆管有舌扩张是B超诊断最有价值的指征。正常肝外胆管内径4~6mm,>8.0mm则提示扩张;正常肝内胆管内径一般小于2mm,或小于伴行门脉支的1/3,>3.0mm则提示扩张。当肝内胆管管腔明显与伴行的门脉支管径相似时,形成小“平行管征”,是肝内胆管轻度至中度扩张的特征(1)。B超能较清楚地显示不同部位的胆管扩张,并以肝内、外胆管扩张的情况判断阻塞部位,其准确率达98.0%(2),本组为91.7%。了解阻塞部位对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B超还可根据阻塞部位的声像图及胆管壁形态等区别其病因。
, http://www.100md.com
3.2 阻塞性黄疸的病因:本组以胆系结石和肿瘤为主,占其病因的95.0%(57/60),与陈氏报道一致(3)。本组胆系结石36例(60.0%),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34例(94.4%)。结石所致的阻塞性黄疸,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变部位多发生在肝门部胆管和胆总管下端,本组80.6%(29/36)的结石出现在这二个部位;②阻塞平面以上胆管呈轻、中度扩张,胆管内径1.0~2.0cm,平均1.5cm;③沿扩张胆管可探及一枚至数枚球形或柱状形的结石强回声团,后方有声影,强回声团与胆管壁之间分界清楚;④有脂肪餐后或胸膝位等条件下结石强回声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位置。
本组肿瘤中以胰头癌居多,其次依次为胆管癌、胆囊腺瘤、壶腹癌。10例胰头癌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8例(80.0%),其B超特征是:①胰头部肿块,癌肿边缘呈浸润现象,局限性向外突起,边界不清;②6例癌肿内部呈低回声,其后方呈实性衰减,2例出现散在不规则点、条块状的强回声;③胰周器官受挤压征象:4例癌肿压迫胆总管,使胆总管和胆囊扩张,并见胆总管与主胰管同步扩张的“双管扩张征”。2例压迫胃和十二指肠,使十二指肠曲扩大、变形。2例压迫下腔静脉,使其变窄,远端出现扩张;④转移征象,本组有5例,肝转移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其中1例合并腹水。
, http://www.100md.com
本组胆管癌6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4例(66.7%),其B超表现为:①4例病灶以上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内径2.0~3.2cm,平均2.6cm,肝脏弥漫性肿大;②2例呈乳头状强回声团,癌肿自胆管壁突入扩张的胆管腔内,与管壁无分界,边缘不规则,无声影,脂肪餐后或近日复查病变位置和形态不变;③2例截断型癌肿见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被截断,阻塞部及其周围区域呈较密强回声,边界不清,无声影。
3.3 误诊原因:本组超声与病理诊断不符10例(16.7%),6例判断错误,4例未能显示病变性质。误诊因素主要是:①2例胆管胰腺段结石为泥砂样小结石团,结石回声不强,无声影而类似软组织肿块,初诊为胆总管下端肿瘤;②2例胰头癌因已侵犯胆管、2例胆管下端癌已侵犯胰腺头部,相互混淆难以分辨哪一个是原发病灶而判断错误;③1例单纯性胆囊腺瘤,因其瘤体达2×3cm,且与粘膜相连无明显分界而误为胆囊癌;④1例壶腹癌因其病史、临床表现、B超图像均与胆管癌极为相似,故误诊为胆管癌;⑤1例慢性胆囊炎因其胆囊壁增厚达2.0cm,实为少见,误诊为局限型胆囊癌;⑥1例硬化性胆管炎由于胆管呈腊梅枝状不规则狭窄,同时纤维化硬化之胆管壁回声增强、后方衰减,而误诊为胆管浸润癌。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地判断阻塞性黄疸的部位和病因,并能提示周围脏器的有关情况。随着仪器技术的进展,分辨力的提高,图像清晰度的改变,日益成为诊断阻塞性黄疸行之有效的首选方法。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664
[2]安 杨.105例阻塞性黄疸的B超诊断.解放军医学情报 1995;9(1):20
[3]陈 霞,卢 平,崔忠邦,等.总胆管阻塞性病变的影像综合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3):33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YIXUE
1999年 第21卷 第3期 Vol.21 No.3 199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