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孙建国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在工作中极常见,如何根据前房深度、滤泡形态及眼压情况判断出前房延缓形成这一常见并发症有一定困难。诊断错误或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一系列眼部损害。本文对青光眼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94年元月~1999年元月,在我科住院行青光眼滤过手术334例(476眼)。其中男性133例(194眼),女性201例(282眼)原发性青光眼432眼,继发性青光眼44眼。行小梁切除术446眼,深层巩膜咬切术30眼。所有患者术前均在药物基本控制眼压下手术。对眼压较高者在巩膜瓣形成后先行前房穿刺再行滤过手术。术后每天观察前房深度、滤泡形态,必要时测眼压。对有前房延缓形成者均检查眼底及结膜渗漏试验。前房深度按Spaeth´s(2)分度;Ⅰ度:周边虹膜与角膜接触。Ⅱ度:整个虹膜与角膜接触仅瞳孔区存在前房。Ⅲ度:整个虹膜及晶体与角膜接触。滤泡按Krenfeld´s分为:Ⅰ型明显隆起弥漫,贫血。Ⅱ型轻度隆起,轻度贫血。Ⅲ型毫不隆起,不透明、不充血。Ⅳ型局限性隆起,壁厚呈硬结状充血。术后发生前房延缓形成45眼,其原因有:滤过过盛24眼(53.33%)、脉络膜脱离13眼(28.9%)、虹膜睫性体炎4眼(8.88%)、恶性青光眼2眼(4.44%)、结膜渗漏2眼(4.44%)。
1.2 治疗及效果:经充分散瞳、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降眼压药物、绷带滤枕加压包扎等处理后治愈39眼(86.66%)。2眼因筋膜组织嵌顿致结膜瓣不愈合给予切除筋膜组织,重新缝合结膜瓣获得治愈;2眼经药物治疗形成前房无效后给予巩膜瓣重新缝合或加缝后治愈;2眼恶性青光眼经药物治疗无效后行前房成形术治愈,手术治愈总计6眼(13.33%)。见表1。
表1 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
类型 手术方式 眼数 前房延缓形成原因 治疗
滤过
过盛 脉络膜
脱离 结膜
渗漏 虹睫炎 恶性
青光眼 药物+包眼 手术
原发 小梁切除术
巩膜咬切术 428
18 22
2 10
1 2
4
2
35
2 5
1
继发 小梁切除术
巩膜咬切术 18
12 1
1 1
1
合计 476 24 13 2 4 2 39 6
2 讨论
前房延缓形成是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早期常见并发症,与术后浅前房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术后3天即开始形成前房,少数病例术后6~7天,甚至2周才开始形成前房(1)。本组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病率是10.68%,以滤过过盛最为常见,作者认为:青光眼术后前房深度、滤泡形态、眼压情况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帮助前房延缓形成的病因分析。现分别进行以下讨论:
2.1 Ⅰ型滤泡低压性前房延缓形成:多因造瘘口过大、术后形成大滤泡所致(3),这与作者缝合巩膜瓣结扎较轻有关。临床表现为Ⅰ型滤泡,浅前房常为Ⅱ度,少见Ⅰ度或Ⅲ度,眼压极低,术后1周后仍如此且眼压测不到,方诊断为前房延缓形成并给予治疗。(1)药物治疗:充分散瞳、口服醋氮酰胺、静点20%甘露醇及静推速尿。(2)经上述治疗2~3天后仍无改善者,可行绷带滤枕加压包扎治疗。(3)仍无效者再给予手术治疗(重新缝合或加缝巩膜瓣)。早期绷带滤枕加压包扎治疗前房延缓形成效果虽好,但易致无功能滤泡形成。本组22眼仅通过药物治疗及绷带滤枕加压包扎后就可治愈;有2眼经手术治疗后获得治愈。药物治疗,关键在于必须集中在1个半小时内完成,以发挥药物最大协同作用,如需绷带滤枕加压,其关键应压住滤过口,并需持续2~3天(4)。否则会适得其反。
2.2 无滤泡形成低压性前房延缓形成:这类前房延缓形成,可以在术后第一天出现,也可以在术后几天后出现,浅前房常为Ⅱ度,散瞳后检查常见脉络膜脱离(含睫状体脱离),必要时可结合B超检查。原因是脉络膜脱离导致房水分泌明显减少,滤泡不易形成,伴有低眼压。如无脉络膜脱离现象,则应进行结膜渗漏现象。本文13眼有脉络膜脱离现象。有2眼患者因筋膜组织嵌顿于结膜瓣切口致结膜渗漏。在查明原因后前者给予药物治疗(同2.1),全部获得治愈;后者经再次手术切除筋膜组织后重新缝合结膜瓣而治愈。
2.3 前房渗出性低压性前房延缓形成:这类前房延缓形成系虹膜睫状体炎所致,房水分泌减少,临床上可见滤泡不形成,前房内可见膜状渗出,瞳孔小。本文4眼治疗上给予充分持续散瞳,局部及全身强化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获得治愈。4眼中有3眼曾患虹膜睫状体炎。
2.4 高眼压性前房延缓形成:这类型前房延缓形成多在术后2~3天出现,可因恶性青光眼或后发性驱逐性眼内出血等原因所致。本文2眼恶性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又突然消失、眼压升高、眼部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瞳孔不易散大。一经确诊后立即给予充分药物治疗(同2.1),经上述治疗2天后无改善,予行前房形成术而形成前房。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参考文献
1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92
2 吴振中,蒋幼芹主编.眼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8
3 王 新,张海龙,薛 华.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75例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16:357
4 陈福彬,徐杏棣.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前房延缓形成的药物治疗.实用眼科杂志 1994;12(6):334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5期 Vol.21 No.5 1999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在工作中极常见,如何根据前房深度、滤泡形态及眼压情况判断出前房延缓形成这一常见并发症有一定困难。诊断错误或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一系列眼部损害。本文对青光眼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94年元月~1999年元月,在我科住院行青光眼滤过手术334例(476眼)。其中男性133例(194眼),女性201例(282眼)原发性青光眼432眼,继发性青光眼44眼。行小梁切除术446眼,深层巩膜咬切术30眼。所有患者术前均在药物基本控制眼压下手术。对眼压较高者在巩膜瓣形成后先行前房穿刺再行滤过手术。术后每天观察前房深度、滤泡形态,必要时测眼压。对有前房延缓形成者均检查眼底及结膜渗漏试验。前房深度按Spaeth´s(2)分度;Ⅰ度:周边虹膜与角膜接触。Ⅱ度:整个虹膜与角膜接触仅瞳孔区存在前房。Ⅲ度:整个虹膜及晶体与角膜接触。滤泡按Krenfeld´s分为:Ⅰ型明显隆起弥漫,贫血。Ⅱ型轻度隆起,轻度贫血。Ⅲ型毫不隆起,不透明、不充血。Ⅳ型局限性隆起,壁厚呈硬结状充血。术后发生前房延缓形成45眼,其原因有:滤过过盛24眼(53.33%)、脉络膜脱离13眼(28.9%)、虹膜睫性体炎4眼(8.88%)、恶性青光眼2眼(4.44%)、结膜渗漏2眼(4.44%)。
1.2 治疗及效果:经充分散瞳、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降眼压药物、绷带滤枕加压包扎等处理后治愈39眼(86.66%)。2眼因筋膜组织嵌顿致结膜瓣不愈合给予切除筋膜组织,重新缝合结膜瓣获得治愈;2眼经药物治疗形成前房无效后给予巩膜瓣重新缝合或加缝后治愈;2眼恶性青光眼经药物治疗无效后行前房成形术治愈,手术治愈总计6眼(13.33%)。见表1。
表1 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
类型 手术方式 眼数 前房延缓形成原因 治疗
滤过
过盛 脉络膜
脱离 结膜
渗漏 虹睫炎 恶性
青光眼 药物+包眼 手术
原发 小梁切除术
巩膜咬切术 428
18 22
2 10
1 2
4
2
35
2 5
1
继发 小梁切除术
巩膜咬切术 18
12 1
1 1
1
合计 476 24 13 2 4 2 39 6
2 讨论
前房延缓形成是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早期常见并发症,与术后浅前房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术后3天即开始形成前房,少数病例术后6~7天,甚至2周才开始形成前房(1)。本组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病率是10.68%,以滤过过盛最为常见,作者认为:青光眼术后前房深度、滤泡形态、眼压情况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帮助前房延缓形成的病因分析。现分别进行以下讨论:
2.1 Ⅰ型滤泡低压性前房延缓形成:多因造瘘口过大、术后形成大滤泡所致(3),这与作者缝合巩膜瓣结扎较轻有关。临床表现为Ⅰ型滤泡,浅前房常为Ⅱ度,少见Ⅰ度或Ⅲ度,眼压极低,术后1周后仍如此且眼压测不到,方诊断为前房延缓形成并给予治疗。(1)药物治疗:充分散瞳、口服醋氮酰胺、静点20%甘露醇及静推速尿。(2)经上述治疗2~3天后仍无改善者,可行绷带滤枕加压包扎治疗。(3)仍无效者再给予手术治疗(重新缝合或加缝巩膜瓣)。早期绷带滤枕加压包扎治疗前房延缓形成效果虽好,但易致无功能滤泡形成。本组22眼仅通过药物治疗及绷带滤枕加压包扎后就可治愈;有2眼经手术治疗后获得治愈。药物治疗,关键在于必须集中在1个半小时内完成,以发挥药物最大协同作用,如需绷带滤枕加压,其关键应压住滤过口,并需持续2~3天(4)。否则会适得其反。
2.2 无滤泡形成低压性前房延缓形成:这类前房延缓形成,可以在术后第一天出现,也可以在术后几天后出现,浅前房常为Ⅱ度,散瞳后检查常见脉络膜脱离(含睫状体脱离),必要时可结合B超检查。原因是脉络膜脱离导致房水分泌明显减少,滤泡不易形成,伴有低眼压。如无脉络膜脱离现象,则应进行结膜渗漏现象。本文13眼有脉络膜脱离现象。有2眼患者因筋膜组织嵌顿于结膜瓣切口致结膜渗漏。在查明原因后前者给予药物治疗(同2.1),全部获得治愈;后者经再次手术切除筋膜组织后重新缝合结膜瓣而治愈。
2.3 前房渗出性低压性前房延缓形成:这类前房延缓形成系虹膜睫状体炎所致,房水分泌减少,临床上可见滤泡不形成,前房内可见膜状渗出,瞳孔小。本文4眼治疗上给予充分持续散瞳,局部及全身强化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获得治愈。4眼中有3眼曾患虹膜睫状体炎。
2.4 高眼压性前房延缓形成:这类型前房延缓形成多在术后2~3天出现,可因恶性青光眼或后发性驱逐性眼内出血等原因所致。本文2眼恶性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又突然消失、眼压升高、眼部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瞳孔不易散大。一经确诊后立即给予充分药物治疗(同2.1),经上述治疗2天后无改善,予行前房形成术而形成前房。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参考文献
1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92
2 吴振中,蒋幼芹主编.眼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8
3 王 新,张海龙,薛 华.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75例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16:357
4 陈福彬,徐杏棣.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前房延缓形成的药物治疗.实用眼科杂志 1994;12(6):334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5期 Vol.21 No.5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