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例No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远处转移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谢杰雄 雷章华
颈淋巴结阴性(即No期)鼻咽癌患者,首程放疗后,出现远处淋巴结及其它组织器官的转移,有关报道不多。本文对我院1983年6月至1993年6月收入住院的638例No期鼻咽癌患者首程放疗后出现远处转移的56例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25~75岁,中位年龄48岁。首程放疗前作鼻咽病理检查的类型:低分化鳞癌45例,泡状核细胞癌7例,未分化癌4例。按1979年长沙分期法:Ⅰ期1例,Ⅱ期18例,Ⅲ期26例,Ⅳ期11例。
全部患者首程治疗鼻咽灶均采用60Co外照射,设两耳前野为主野,辅设鼻前野、耳后野、颅底野,鼻咽部剂量DT 63~84Gy/6~8周,一般给予65~75Gy/6.5~7.5周。颈部采用60Co前切线或前后切线,加深部X线两侧对穿照射DA:50~70Gy/5~7周。
, http://www.100md.com
1.2 远处转移出现部位:仅发生肺转移17例,骨转移8例,肝转移7例,远处淋巴结转移5例(腋窝淋巴结1例,纵隔淋巴结2例,腹股沟和腹腔淋巴结2例),脑转移2例。肺伴肝转移7例,纵隔淋巴结伴肺转移3例,肺伴骨转移3例,肝伴骨转移1例,骨伴腹部皮下转移1例,颈局部淋巴结伴肺、肝转移各1例。其中2例同时出现鼻咽复发。
1.3 远处转移检出时间:从放疗结束算起,最短出现时间为7个月,最长120个月,平均48个月,其中少于12个月出现的9例,13~36个月23例,37~60个月13例,60~120个月11例。
1.4 远处转移的诊断方法:4例位于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和腹部皮下转移灶均通过活检取得病理诊断,18例肺转移经皮肺细针吸取组织细胞学诊断,其余34例位于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肺、肝、脑等处转移灶依据B超、X线、CT检查作诊断。
1.5 远处转移相关因素分析:本组随访5年以上,其5年内失访人数62人,失访率为9.7%。
, 百拇医药
本组治疗前各期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Ⅰ期3.1%(1/32),Ⅱ期5.1%(18/354),Ⅲ期13.1%(26/198)和Ⅳ期20.4%(11/54)。晚期(Ⅲ-Ⅳ期)的远处转移发生率较早期(Ⅰ-Ⅱ期)的明显升高,且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
1.6 远处转移灶的治疗:本组56例,未治组31例,经治组25例,两组转移情况相似。治疗方法以全身化疗为主,进行1~6个疗程,主要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部分患者的局部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疗,DT30~60Gy,其中单纯放疗5例,单纯化疗8例,放疗+化疗12例。结果未治组平均生存期为6.5个月,经治组平均生存期为24.4个月(中途失访者按失访时止计算生存期),其中1例首程放疗后37个月出现纵隔淋巴结和肺转移,经化疗4个疗程,累计生存48个月,到笔者统计时仍生存。
2 讨论
本组患者首程放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率为8.8%,其中5年内出现的例数占总数的80.4%(45/56),其发生率为9.2%,与报道相符[1]。可见No期鼻咽癌首程放疗后出现远处转移,多见于前5年,所以应注意此期患者首程放疗后5年内远处转移情况的追踪观察,以便早诊早治。
, 百拇医药
本组早期与晚期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比较,呈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鼻咽癌原发灶癌瘤侵犯周围组织的范围越大,出现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越大,这与鼻咽部血管丰富,癌瘤侵犯血管机会越多有关,特别是侵犯颈动脉鞘区,极易造成血行转移[2]。从出现远处转移的部位排列顺序肺、肝、骨、远处淋巴结、脑等看来,也是以血行转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有5例单纯远处淋巴结转移,说明可能存在着淋巴道“跳跃式转移”,但有作者认为[3]远处淋巴结转移还可能通过血行转移。本组资料表明,泡状核细胞癌的远处转移率较低分化鳞癌为高,是否说明此类型癌作为低分化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较易产生远处转移,值得研讨。
本组资料还说明,No期鼻咽癌放疗后出现远处转移,如经积极治疗,特别是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仍可延长其生存期,个别病人可能会得到治愈。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张恩罴,曾祥发,蔡尧龙,等.鼻咽癌分期的新建议(Ⅱ).癌症 1992;11(4):296
2 赵春艳,曾宪文.提高鼻咽癌疗效探讨.中国肿瘤临床 1993;20(3):188
3 黄国栋,邹浩元,杨权烈.鼻咽癌远处淋巴结转移61例临床分析.癌症 1996;15(5):389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5期 Vol.21 No.5 1999, 百拇医药
颈淋巴结阴性(即No期)鼻咽癌患者,首程放疗后,出现远处淋巴结及其它组织器官的转移,有关报道不多。本文对我院1983年6月至1993年6月收入住院的638例No期鼻咽癌患者首程放疗后出现远处转移的56例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25~75岁,中位年龄48岁。首程放疗前作鼻咽病理检查的类型:低分化鳞癌45例,泡状核细胞癌7例,未分化癌4例。按1979年长沙分期法:Ⅰ期1例,Ⅱ期18例,Ⅲ期26例,Ⅳ期11例。
全部患者首程治疗鼻咽灶均采用60Co外照射,设两耳前野为主野,辅设鼻前野、耳后野、颅底野,鼻咽部剂量DT 63~84Gy/6~8周,一般给予65~75Gy/6.5~7.5周。颈部采用60Co前切线或前后切线,加深部X线两侧对穿照射DA:50~70Gy/5~7周。
, http://www.100md.com
1.2 远处转移出现部位:仅发生肺转移17例,骨转移8例,肝转移7例,远处淋巴结转移5例(腋窝淋巴结1例,纵隔淋巴结2例,腹股沟和腹腔淋巴结2例),脑转移2例。肺伴肝转移7例,纵隔淋巴结伴肺转移3例,肺伴骨转移3例,肝伴骨转移1例,骨伴腹部皮下转移1例,颈局部淋巴结伴肺、肝转移各1例。其中2例同时出现鼻咽复发。
1.3 远处转移检出时间:从放疗结束算起,最短出现时间为7个月,最长120个月,平均48个月,其中少于12个月出现的9例,13~36个月23例,37~60个月13例,60~120个月11例。
1.4 远处转移的诊断方法:4例位于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和腹部皮下转移灶均通过活检取得病理诊断,18例肺转移经皮肺细针吸取组织细胞学诊断,其余34例位于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肺、肝、脑等处转移灶依据B超、X线、CT检查作诊断。
1.5 远处转移相关因素分析:本组随访5年以上,其5年内失访人数62人,失访率为9.7%。
, 百拇医药
本组治疗前各期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Ⅰ期3.1%(1/32),Ⅱ期5.1%(18/354),Ⅲ期13.1%(26/198)和Ⅳ期20.4%(11/54)。晚期(Ⅲ-Ⅳ期)的远处转移发生率较早期(Ⅰ-Ⅱ期)的明显升高,且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
1.6 远处转移灶的治疗:本组56例,未治组31例,经治组25例,两组转移情况相似。治疗方法以全身化疗为主,进行1~6个疗程,主要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部分患者的局部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疗,DT30~60Gy,其中单纯放疗5例,单纯化疗8例,放疗+化疗12例。结果未治组平均生存期为6.5个月,经治组平均生存期为24.4个月(中途失访者按失访时止计算生存期),其中1例首程放疗后37个月出现纵隔淋巴结和肺转移,经化疗4个疗程,累计生存48个月,到笔者统计时仍生存。
2 讨论
本组患者首程放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率为8.8%,其中5年内出现的例数占总数的80.4%(45/56),其发生率为9.2%,与报道相符[1]。可见No期鼻咽癌首程放疗后出现远处转移,多见于前5年,所以应注意此期患者首程放疗后5年内远处转移情况的追踪观察,以便早诊早治。
, 百拇医药
本组早期与晚期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比较,呈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鼻咽癌原发灶癌瘤侵犯周围组织的范围越大,出现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越大,这与鼻咽部血管丰富,癌瘤侵犯血管机会越多有关,特别是侵犯颈动脉鞘区,极易造成血行转移[2]。从出现远处转移的部位排列顺序肺、肝、骨、远处淋巴结、脑等看来,也是以血行转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有5例单纯远处淋巴结转移,说明可能存在着淋巴道“跳跃式转移”,但有作者认为[3]远处淋巴结转移还可能通过血行转移。本组资料表明,泡状核细胞癌的远处转移率较低分化鳞癌为高,是否说明此类型癌作为低分化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较易产生远处转移,值得研讨。
本组资料还说明,No期鼻咽癌放疗后出现远处转移,如经积极治疗,特别是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仍可延长其生存期,个别病人可能会得到治愈。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张恩罴,曾祥发,蔡尧龙,等.鼻咽癌分期的新建议(Ⅱ).癌症 1992;11(4):296
2 赵春艳,曾宪文.提高鼻咽癌疗效探讨.中国肿瘤临床 1993;20(3):188
3 黄国栋,邹浩元,杨权烈.鼻咽癌远处淋巴结转移61例临床分析.癌症 1996;15(5):389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5期 Vol.21 No.5 199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