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编号:10562367
67例癌症疼痛患者抑郁与焦虑症状分析
http://www.100md.com
     方建群 尹 莉 陈桂生

    本文通过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肿瘤患者精神症状的重视,并积极进行相应地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67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的住院病人。其中男43例,女24例;年龄39岁~70岁,平均55岁。病程2月~3年,平均病程19月。其中乳腺9例,结肠癌9例,肝癌8例,肺癌12例,胃癌17例,胰腺癌2例,鼻咽癌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例,胆管瘤2例,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骨肉瘤1例,神经鞘瘤恶变1例。

    1.2 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1〕、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2〕作为研究工具,评定的时间范围为“过去一周”。将肿瘤病人分为伴有疼痛组和不伴有疼痛组,由主管医师向病人说明具体的评定方法。比较两组的测试结果,并与全国常模〔3〕进行比较。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肿瘤患者伴有疼痛组与非疼痛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的比较,并与全国常模比较(表1)。结果显示,肿瘤患者伴与不伴疼痛组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1),疼痛组的SDS评分高于非疼痛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疼痛组与非疼痛组SDS评定结果比较

    项目 疼痛组 非疼痛组 全国常模(对照组)

    例数 27 40 1340

    均数±标准差

    (±s) 57.89±7.89* 52.18±9.69* 41.85±10.57**

    >50分所占
, 百拇医药
    百分比 92.4 75.6 8.1

    *P<0.05;**P<0.001

    2.2 疼痛组与非疼痛组SAS评定结果的比较,并与对照组(全国常模)比较(表2)。结果显示:肿瘤患者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疼痛组的SAS评分高于非疼痛组(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

    表2 疼痛组与非疼痛组SAS评定结果比较

    项目 疼痛组 非疼痛组 对照组(全国常模)

    例数 27 40 1158

    均数±标准差

    (±s) 50.41±12.96 44.35±7.88 29.78±0.46**
, 百拇医药
    >50分所占

    百分比 57.4 37.8 5

    *P<0.05 **P<0.001

    3 讨论

    肿瘤病人重要脏器功能的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且多数癌症治疗棘手,生存时间短,故多数肿瘤病人都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肿瘤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癌症疼痛十分普通,报告约75%的晚期癌症经历疼痛〔4〕。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伴有疼痛的肿瘤病人的抑郁症状明显高于不伴有疼痛症状的肿瘤病人。是抑郁引起疼痛,还是疼痛引起抑郁,目前争议较大。Lindsay等提出,疼痛与抑郁之间有生物学的内在联系,所以,抗抑郁治疗既能缓解疼痛,也能缓解抑郁〔5〕。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与抑郁状态的病理基础即有内在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故疼痛可作为抑郁的躯体症状,也可加重抑郁〔4〕。
, http://www.100md.com
    研究结果还说明,伴有疼痛的肿瘤病人的焦虑症状也明显高于非疼痛组。当确诊为癌症。这样的心理事件发生后,导致心因性失眠,若失眠持续存在,则导致脑生理的紊乱,这也可能是焦虑的发病机制之一〔3〕。另外,病人面对确诊癌症的事实,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若病人不能及时得到心理疏导和相应的社会支持,反复出现心理应激,机体则发生应激时的脏器和功能变化,产生焦虑和恐惧,导致情感障碍。

    所以,对于肿瘤患者,尤其是伴有疼痛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更严重,应重视其精神症状,给予止痛治疗的同时,及时治疗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将会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单位:方建群 尹 莉(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综合科 750004)

    陈桂生(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750004)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王征宇,等.焦虑自评量表(SAS).上海精神医学,1987,2(2):73~74

    2 王征宇,等.抑郁自评量表(SDS).上海精神医学,1984,2(2):71~72

    3 王春芬,等.抑郁自评量表在精神症患者中的作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6):303~304

    4 Bonica J J.Cancer pain In:Bonica,JJ,ed.The management of pain.Vol1,and ed philadelphia:Lea and Febiger,1990.400~460

    5 Lindsay PG,Wyckoff M.The depression-pain syndrome and its response to anti-depressants.Psychosomatics,1981,22:571~577
, 百拇医药
    6 孙剑,等.重症抑郁与痛觉阈值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5,4(4):240

    7 林举达,焦虑症病因及其它病机制初探.医学与哲学,1997,18(9):498~499

    责编:马兴忠

    (收稿:1999—1—20 修回:1999—05—18)

    宁夏医学杂志

    NINGXIA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7期 Vol.21 No.7 199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