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 正文
编号:10562429
http://www.100md.com
     李群珍

    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我院对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了术式的改良,共进行了10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05例全部为首次剖宫产,均采用改良新术式。手术指征:(1)胎儿窘迫27例;(2)头盆不称23例;(3)活跃期阻滞19例;(4)臀位17例;(5)妊娠合并症12例;(6)高龄初产及社会因素7例。初产妇占96例,经产妇占9例。年龄22~38岁,平均25.5岁;孕周35~43周,平均39+2周;新生儿出生时体重2600~4200g,平均3450g。新生儿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6~7分11例,8~10分94例。

    1.2 手术方法:(1)腹壁切口选择:传统术式采用下腹正中纵切口、逐层切开腹壁各层,均为锐性切开,力求切口边缘整齐。改良术式取下腹横切口,除皮肤层锐性切开外,其余各层均采用钝性撕开。(2)子宫切口选择:传统术式为剪开子宫下段膀胱反折腹膜并下推膀胱,取子宫下段之“下部”横切口,而改良术式不用剪开膀胱反折腹膜,把子宫横切口搬到子宫下段之“上部”,即膀胱反折腹膜上2cm处。(3)缝合子宫切口:传统术式采用Ⅱ号肠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全层,I号肠线连续褥式缝合子宫肌外三分之一层,0号肠线连续缝合膀胱反折腹膜;改良术式用I号合成纤维线一次过全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即可。(4)关腹:传统术式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层,7号丝线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下脂肪,然后再间断缝合皮肤全层,针距1cm;而改良术式不缝合腹膜,用7号丝线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4号丝线间断兜底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仅3针,皮钳钳夹对合皮肤3~5分钟即可。

    1.3 结果:改良术式手术时间35~60分钟,平均40分钟;术中出血150~500ml,平均出血量261ml;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患者即可起床下地活动,自解小便,无尿储留现象;术后肛门排气恢复快,88例在24小时内恢复,17例在36小时内恢复,平均为28小时;术后5天切口拆线,均为甲级愈合。

    2 讨论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剖宫产术式也在不断创新,技术日臻完善。目前我院采用的这种改良式剖宫产术,克服了传统术式手术时间长、术中损伤较大的缺点。相比之下有如下优点:(1)切口美观,易于愈合,愈合后疤痕细且与皮纹一致,达到了美容目的;而传统术式因切口张力大,愈合后疤痕也较粗,不美观。(2)损伤小、出血少:因术中各步用钝性分离,神经血管弹性好,不易拉断。而传统术式的切口为锐性切开,故神经血管损伤较大。另一方面,把子宫切口由传统术式的子宫下段的“下部”搬到子宫下段之“上部”,此处肌肉较厚,子宫收缩易锁住切缘的血窦,止血快,且因切口较高,不易撕裂子宫下段两侧的子宫动静脉,也不易损伤输尿管,而传统术式则易伤及子宫动静脉及输尿管。(3)手术时间短:改良术式简化了手术步骤,不用缝合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子宫切口采用单层缝合(1),不缝腹膜、皮肤皮下脂肪层简单快速缝合3针(2)。故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在相同条件下传统术式平均需70分钟,而改良术式平均只需40分钟。(4)术后恢复快,且疼痛较轻:由于不缝腹膜,无缝线对腹膜的刺激,故疼痛较轻,且腹膜会自行爬行修复创面,愈合后不留疤痕,也不会造成切口疝等后遗症,反之缝合腹膜会造成局部缺血、纤维生长、瘢痕形成,加重粘连(3)。术中对肠管和膀胱骚扰少,故肠道排气和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快。(5)缩短住院时间:改良术式者于术后第5天拆线后即可出院,切口全部为甲级愈合;而传统术式术后7天才能拆线出院。(6)改良术式对下次妊娠影响小,因子宫切口处肌肉较厚,切口上下缘厚度相等,缝合时切面对切面合拢,使缝合好的切口得到较理想的生理愈合效果,在下次妊娠时切口不易破裂。若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复存在,可行阴道试产,改变了过去的一次剖宫产下次也要剖宫产的观念。

    作者单位;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 解玉华.介绍一种腹部手术关腹的快速缝合法.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7;13(1):33

    2 蔡春吉.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单层缝合1047例分析.吉林医学 1997;18(2):123

    3 Nagele F,karas H,Spitzer D,et al.Closure or monclosure of the visceral peritoneum at cesarean delivery.Am J Obstet Gynecol 1996;174:1366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5期 Vol.21 No.5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