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张炳英 闵宗仙 马桂兰 李 新
肠套叠B超诊断及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系“卫生部科研推广项目”之一,我们经过学习,引用于临床,应用B超诊断仪诊断了12例肠套叠患儿,并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1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月~2.5岁。手术2例(1例为回回套又套入结肠,复位无效,又改为手术治疗;另1例放射科诊断为肠梗阻,故改用手术治疗),水压灌肠治疗10例。
本组发病史均为阵发性哭闹,恶心、呕吐,粘液血便1~2天。外科情况,腹部均柔软,但膨隆,有10例可触及直径5cm左右的肿块。另2例未及明显肿块,指肛诊除1例外均是粘液血便。
1.2 方法:使用仪器Aloka SSD-6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在腹部作横向、斜向连续扫查。右下腹或右上腹结肠肝曲部位均可见套叠所致的“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图象,肠套叠鞘部反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大圆轮廓,紧贴大圆内侧的是一层较厚的环形低回声带。在该低回声带的中心部,又包绕了一个呈高低相间混合回声或较高回声的圆形结构,中心圆边缘轮廓多不规则。纵向扫查呈“套筒征”或“假肾征”,大小不一,最大约为5cm×3cm,“同心圆”的上段肠管可以扩张,积气,积液等。最初3例为验证B超诊断的准确性,并拍腹部平片,X线诊断2例为肠套叠,1例为肠梗阻(此例患儿同时患有腹股沟斜疝)。故采取手术探查、复位,手术确诊为肠套叠,验证了B超诊断的准确性。
1.3 治疗方法:B超诊断明确后,即在B超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将患儿取仰卧位,经肛门插入带有三通管及球囊的肛管,一端连接血压计,一端注入适温的生理盐水,开始时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并记入量。B超显像可见自乙状结肠、横结肠依次扩张,结肠内液性暗区逐渐增大,并且肠套处的同心圆周围有液体流动。当液体灌入到300ml后,即可见同心圆逐渐缩小,并逐渐向回盲部移动,直到套头通过似“蟹爪”样回盲部瓣(因水肿增大,增亮),呈现一幅“丰岛”状块影。继续加压灌水,可见套叠块突然消失,并见大量结肠内液体急速流入回肠,水肿的回盲瓣呈“蟹爪”样运动,末端回肠呈“沟壑”样改变,即复位成功。然后快速抽吸液体,并记出量(该10例治疗中,灌入液量约300ml~800ml,压力最高为13.3kPa,时间最短的约为30min,最长为1h)。B超再次重复扫查,未见肠套叠时的“同心圆征”图象。外科触诊、腹软、未及包块。后在外科住院观察2天,给予口服液体石蜡油,排出大便中混有石蜡油,即为治愈。
2 讨论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X线监视下空气或钡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但复位时,X线对患儿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反复发病或复位时间较长的患儿接受X线的剂量就更多,而且空气灌肠剂量掌握不当,易导致气腹,致使患儿生命危险。而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避免了X线影响,扩大了复位的适应症〔1,2〕。通过本组12例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我们体会到:
2.1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达到治疗目的,而且复位中影像清晰,复位目标明确,复位效果满意。本组1例2岁患儿,间断哭闹已3天,腹胀膨隆,呕吐,3天未排便,X线腹部平片示肠套叠,B超检查于右上腹部见一不典型同心圆图象。经加压灌肠,肠蠕动活跃,患儿排出气体及羊粪样大便后,腹胀消退,同心圆图像消失,患儿痊愈,免除了手术创伤及手术后遗症。
2.2 病程在48小时以上,肿块在结肠脾曲以下的患儿应予手术治疗。如1例10个月患儿,呕吐,血便一天,腹部可触及包块,B超探及左中腹部有一“同心圆”征象团块,诊断为肠套叠。给予水压灌肠治疗,仅见升结肠蠕动,肠内液体流向回盲瓣,“同心圆”块仅见缩小,但不移动。患儿腹胀,烦躁,水压已达13.3kPa,时间已近1小时,故立即停止治疗,即刻手术,术中探及为回回套又套入结肠。
鉴别诊断,须与小儿急性阑尾炎时阑尾腔内积液鉴别。
综上所述,尽管本组病例较少,但证实了B超确实能够达到早期明确诊断,适时地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免除X线透视检查,避免射线照射,减少患儿手术痛苦和创伤及术后感染、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危险性,以降低死亡率。使90%以上病例可以治愈,并达到了减轻患儿家长经济负担的社会效益。
因此,小儿急性肠套叠B超诊断及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是一种非手术治疗的极有前途的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作者单位:张炳英 闵宗仙 马桂兰 李 新(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 750001)
参考文献
1 刘守君,等.实时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87,9(1):1
2 王纯正,等.腹部超声诊断图谱.第一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72
(收稿:1998—03—27 修回:1998—07—10)责编:杨自革
宁夏医学杂志
NINGXIA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2期 Vol.21 No.2 1999
肠套叠B超诊断及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系“卫生部科研推广项目”之一,我们经过学习,引用于临床,应用B超诊断仪诊断了12例肠套叠患儿,并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1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月~2.5岁。手术2例(1例为回回套又套入结肠,复位无效,又改为手术治疗;另1例放射科诊断为肠梗阻,故改用手术治疗),水压灌肠治疗10例。
本组发病史均为阵发性哭闹,恶心、呕吐,粘液血便1~2天。外科情况,腹部均柔软,但膨隆,有10例可触及直径5cm左右的肿块。另2例未及明显肿块,指肛诊除1例外均是粘液血便。
1.2 方法:使用仪器Aloka SSD-6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在腹部作横向、斜向连续扫查。右下腹或右上腹结肠肝曲部位均可见套叠所致的“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图象,肠套叠鞘部反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大圆轮廓,紧贴大圆内侧的是一层较厚的环形低回声带。在该低回声带的中心部,又包绕了一个呈高低相间混合回声或较高回声的圆形结构,中心圆边缘轮廓多不规则。纵向扫查呈“套筒征”或“假肾征”,大小不一,最大约为5cm×3cm,“同心圆”的上段肠管可以扩张,积气,积液等。最初3例为验证B超诊断的准确性,并拍腹部平片,X线诊断2例为肠套叠,1例为肠梗阻(此例患儿同时患有腹股沟斜疝)。故采取手术探查、复位,手术确诊为肠套叠,验证了B超诊断的准确性。
1.3 治疗方法:B超诊断明确后,即在B超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将患儿取仰卧位,经肛门插入带有三通管及球囊的肛管,一端连接血压计,一端注入适温的生理盐水,开始时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并记入量。B超显像可见自乙状结肠、横结肠依次扩张,结肠内液性暗区逐渐增大,并且肠套处的同心圆周围有液体流动。当液体灌入到300ml后,即可见同心圆逐渐缩小,并逐渐向回盲部移动,直到套头通过似“蟹爪”样回盲部瓣(因水肿增大,增亮),呈现一幅“丰岛”状块影。继续加压灌水,可见套叠块突然消失,并见大量结肠内液体急速流入回肠,水肿的回盲瓣呈“蟹爪”样运动,末端回肠呈“沟壑”样改变,即复位成功。然后快速抽吸液体,并记出量(该10例治疗中,灌入液量约300ml~800ml,压力最高为13.3kPa,时间最短的约为30min,最长为1h)。B超再次重复扫查,未见肠套叠时的“同心圆征”图象。外科触诊、腹软、未及包块。后在外科住院观察2天,给予口服液体石蜡油,排出大便中混有石蜡油,即为治愈。
2 讨论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X线监视下空气或钡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但复位时,X线对患儿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反复发病或复位时间较长的患儿接受X线的剂量就更多,而且空气灌肠剂量掌握不当,易导致气腹,致使患儿生命危险。而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避免了X线影响,扩大了复位的适应症〔1,2〕。通过本组12例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我们体会到:
2.1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达到治疗目的,而且复位中影像清晰,复位目标明确,复位效果满意。本组1例2岁患儿,间断哭闹已3天,腹胀膨隆,呕吐,3天未排便,X线腹部平片示肠套叠,B超检查于右上腹部见一不典型同心圆图象。经加压灌肠,肠蠕动活跃,患儿排出气体及羊粪样大便后,腹胀消退,同心圆图像消失,患儿痊愈,免除了手术创伤及手术后遗症。
2.2 病程在48小时以上,肿块在结肠脾曲以下的患儿应予手术治疗。如1例10个月患儿,呕吐,血便一天,腹部可触及包块,B超探及左中腹部有一“同心圆”征象团块,诊断为肠套叠。给予水压灌肠治疗,仅见升结肠蠕动,肠内液体流向回盲瓣,“同心圆”块仅见缩小,但不移动。患儿腹胀,烦躁,水压已达13.3kPa,时间已近1小时,故立即停止治疗,即刻手术,术中探及为回回套又套入结肠。
鉴别诊断,须与小儿急性阑尾炎时阑尾腔内积液鉴别。
综上所述,尽管本组病例较少,但证实了B超确实能够达到早期明确诊断,适时地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免除X线透视检查,避免射线照射,减少患儿手术痛苦和创伤及术后感染、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危险性,以降低死亡率。使90%以上病例可以治愈,并达到了减轻患儿家长经济负担的社会效益。
因此,小儿急性肠套叠B超诊断及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是一种非手术治疗的极有前途的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作者单位:张炳英 闵宗仙 马桂兰 李 新(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 750001)
参考文献
1 刘守君,等.实时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87,9(1):1
2 王纯正,等.腹部超声诊断图谱.第一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72
(收稿:1998—03—27 修回:1998—07—10)责编:杨自革
宁夏医学杂志
NINGXIA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2期 Vol.21 No.2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