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编号:10563557
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程骏 朱冠保 吴恩福

    摘 要 目的:探讨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45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术前CT检查资料。结果: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符合率为87.1% (27/31),其中对肿瘤引起的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有很高准确性。CT有助于鉴别机械性和麻痹性肠梗阻。CT对梗阻部位的诊断欠准确。绞窄性肠梗阻的CT表现有特征性,CT的诊断对治疗有指导意义。结论: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有较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肠梗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正确诊断肠梗阻的部位、病因、性质及严重程度,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T检查较传统的腹部平片加有关的肠道造影检查,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收治的 4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前腹部CT检查资料,以探讨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外科近年经手术治疗且术前行腹部CT检查的急性肠梗阻 45例,其中有腹部手术史6例。

    1.2 方法 在CT扫描前 30~40分钟,病人口服2%离子型水溶性碘剂 500ml,检查前即刻再服同样造影剂 300ml,平扫加增强。取仰卧位扫描,从肝脏膈面开始连续扫描至耻骨联合水平。层厚 8~10mm,层间距8~10mm。常规采用窗位40 Hu,窗宽130~300 Hu。

    1.3 结果 CT病因诊断 31例(31/45),其中肿瘤性肠梗阻 12例、急性胰腺炎致麻痹性肠梗阻 4例、肠套叠2例、肠系膜血栓形成2例及膈疝2例,均经手术证实;6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证实4例;3例肠扭转,手术证实1例。45例肠梗阻中,CT诊断高位梗阻4例,低位梗阻7例,术中相符者5例;8例提示绞窄性,术中发现5例肠坏死,3例有肠生机障碍表现。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腹部透视和摄片对肠梗阻的检出率为 50%~ 60%,而 20%肠梗阻可无表现[1]。利用口服钡剂小肠或结肠钡灌肠造影,肠梗阻诊断率可提高到 80%[2]。Megibow等报道,CT诊断肠梗阻的敏感性为 94%,特异性为 96%,准确性为 95%。CT所显示的是横断面解剖平面,可避免各种组织的相互重叠,有一定的优越性,易于观察肠壁增厚、水肿及肠壁肠腔内外肿块,以估计肠梗阻严重程度和作出病因诊断。

    2.1 CT的病因诊断 本组45例急性肠梗阻中,有31例病因诊断(占68.8%),诊 断 符 合 率 为 87.1% (27/31)。本组资料显示CT对肿瘤引起的急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较高, 12例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均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并经手术证实。其中2例有腹部手术史,避免了漏诊,使癌肿得到及时诊断治疗。小肠肿瘤性肠梗阻CT表现为肠管积气积液扩张,及肠腔内孤立圆形肿块伴相邻肠壁局限性增厚。结肠肿瘤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肿瘤伴有肠腔狭窄和变形。CT能确诊肠套叠,肠套叠典型的CT表现为靶征和彗星征,CT可明显地显示出梗阻部位由套入管、反折管、及套鞘组成。但CT多不能提示肠套叠的原因。本组2例肠套叠,1例为回肠末端脂肪瘤所致,另1例为盲肠息肉,CT均未作出诊断。
, http://www.100md.com
    粘连性肠梗阻CT表现为含液气面的扩张肠袢逐渐变细到塌陷肠袢的“移形带”。肠扭转引起的急性绞窄性肠梗阻CT特征为:明确的小肠梗阻,嵌闭的肠管壁水肿增厚,可见靶征或肠内积气,肠系膜肿胀、充血。本组3例仅1例得到手术证实,可能与阅片者经验不足或表现不典型有关。本组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所致的肠梗阻,增强CT可见肠系膜静脉内充盈缺损,其无创性优于其他检查方法。结合胸部CT,本组2例小肠、横结肠膈疝得到确诊。

    2.2 CT对梗阻性质、部位的诊断 麻痹性肠梗阻CT表现为成比例的小肠和结肠扩张,而没有扩张肠袢与塌陷肠袢之间的“移形带”,可与机械性梗阻相鉴别。本组4例急性胰腺炎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经CT检查既诊断胰腺病变又明确了肠梗阻的性质。CT对肠梗阻部位的判断是根据梗阻点在腹腔内的位置、扩张与萎陷肠袢的相对长度及肠壁粘膜皱壁的形态综合判断。仅根据梗阻点所在位置常可导致判断错误。因为空肠可以出现在上腹部平面,也可以在骨盆平面见到,而回肠袢可位于上腹部,需加以仔细分析。本组CT诊断高位梗阻 4例,低位梗阻7例,仅5例与术中所见相符合。因此CT对急性肠梗阻的定位诊断欠准确。CT对小肠低位梗阻、结肠梗阻的诊断并不比灌肠法优越[3]。
, http://www.100md.com
    2.3 CT对严重程度的诊断 据文献报道,肠梗阻患者中绞窄性肠梗阻平均发生率为10%,其病死率为20%~30%,明显高于单纯性梗阻(5%~8%)。由此可见,对绞窄性肠梗阻及早作出诊断十分重要。腹部平片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帮助不大,尽管有时可发现“咖啡豆”征、“假肿瘤”征等提示绞窄性存在,但出现机会不多,大部分病人在平片上无特异性表现[4]。绞窄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均可引起梗阻肠管供血障碍,致局部肠缺血,甚至肠梗死。肠缺血CT异常表现为:肠壁增厚,常大于4mm,肠管扩张,肠管壁内水肿造成低密度影。肠壁内、门静脉内及肠系膜静脉内可见气体影。并见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腔积液。增强扫描有时可见肠系膜动脉血栓。Mathis等认为,肠系膜静脉内气体是诊断肠梗死最特异和可靠的征象。本组8例CT提示绞窄性肠梗阻的病人,术中证实5例肠坏死,其余3例有肠生机障碍表现。因此CT在区分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方面具有很大优越性,它能帮助外科医师及时正确地实施治疗方案。

    总之,随着腹部CT检查的逐渐普及,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尤其对肠梗阻的病因诊断、麻痹性梗阻与机械性梗阻的鉴别、有无绞窄存在及决定治疗方案方面均可提供更多的信息。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程骏(1970-),男,浙江温州人,主治医师。

    程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普外科,浙江 温州 325000)

    朱冠保(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普外科,浙江 温州 325000)

    吴恩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参考文献

    [1] Mathis JM, Zelenik ME,Staab EV.CT detection of bowel infarction[J].Computerized Radiol,1985,9(3):177.

    [2] Megibow AJ,Balthazar EJ, Cho KC,et al.Bowel obstruction:evaluation with CT[J].Radiology,1991,180(2):313-318.

    [3] 张建青,吴恩福.肠梗阻的CT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5,18(2):74.

    [4] 周根泉.肠梗阻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6,12(1):6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