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药物治疗研究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药报
口腔白斑(OLK)是一公认的癌前病变,它的出现可增加口腔癌发生的危险性。由于白斑本身在临床上几乎无任何症状,因此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或减少白斑的恶性转变,而通过化学药物预防癌变已逐渐成为OLK治疗的主流。现就近年来临床用于防治其癌变的药物做一综述。
■维甲酸
维甲酸是肿瘤化学预防研究中进行临床试验最多的化合物。Beenken等用13-顺-维甲酸(13-CRA)以1~2毫克/千克的剂量对患者全身性应用,3个月后有55%的OLK患者病损完全消退,27%的病损部分消退。此外,Tete等局部应用0.1%维甲酸凝胶对14例OLK患者进行治疗,为期4个月。结果3例病损完全缓解,11例病损面积减少50%以上,白斑平均临床分级从治疗前的2.8降为1.4。其局部用药,浓度高而全身性副反应轻微。
■β-胡萝卜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中的β-胡萝卜素水平与OLK的发生率呈负相关,从而提示高水平的血浆β-胡萝卜素可能会为口腔癌前病变的发生提供保护作用。Carewal等应用60毫克/天的β-胡萝卜素连续治疗OLK患者,结果对52%的病损有效,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发生。与治疗前的组织病理结果相比,治疗后39%的病损异常增生程度至少好转一个等级,其余无变化。
■Bowman-Birk抑制剂(BB
BBI是一大豆来源的蛋白酶抑制剂,该蛋白包含71个氨基酸,有两个分开的蛋白酶抑制区,分别抑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BBI在1992年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为研究性新药,同时开展临床试验。在Ⅱ型临床试验中,Bowman将BBI用于治疗32例OLK患者,为期1个月,结果31%的患者有效(两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平均总病损面积减少24.2%,没有发生毒性反应。
■博莱霉素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显示,1%的博莱霉素局部应用治疗OLK时,白斑的消退非常显著。对此,Epstein等就1%博莱霉素局部应用治疗异常增生性白斑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提示博莱霉素局部敷贴可改善口腔病损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表现,且基本无副作用。其中,74%的患者有临床改善,95%的患者有组织学改善,平均组织学改善级数从治疗前的中度异常增生降到良性过角化。
总之,口腔白斑的药物防治已显示出一些可喜的效果,全身或局部应用药物均可达到不同程度的症状消失或改善的疗效。但必须认识到,应用药物后产生的白斑消退并不必然伴随细胞异常增生程度的减轻。因此,仍须深入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如怎样用OLK癌变过程中生物分子学标记的改变作为观察化学预防效果的替代终点;如何筛选合适的癌化学预防剂;如何证明化学预防在口腔异常增生性OLK中的应用价值等。我们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癌的化学预防理论和实践,一定会结出丰盛的硕果。, 百拇医药
■维甲酸
维甲酸是肿瘤化学预防研究中进行临床试验最多的化合物。Beenken等用13-顺-维甲酸(13-CRA)以1~2毫克/千克的剂量对患者全身性应用,3个月后有55%的OLK患者病损完全消退,27%的病损部分消退。此外,Tete等局部应用0.1%维甲酸凝胶对14例OLK患者进行治疗,为期4个月。结果3例病损完全缓解,11例病损面积减少50%以上,白斑平均临床分级从治疗前的2.8降为1.4。其局部用药,浓度高而全身性副反应轻微。
■β-胡萝卜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中的β-胡萝卜素水平与OLK的发生率呈负相关,从而提示高水平的血浆β-胡萝卜素可能会为口腔癌前病变的发生提供保护作用。Carewal等应用60毫克/天的β-胡萝卜素连续治疗OLK患者,结果对52%的病损有效,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发生。与治疗前的组织病理结果相比,治疗后39%的病损异常增生程度至少好转一个等级,其余无变化。
■Bowman-Birk抑制剂(BB
BBI是一大豆来源的蛋白酶抑制剂,该蛋白包含71个氨基酸,有两个分开的蛋白酶抑制区,分别抑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BBI在1992年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为研究性新药,同时开展临床试验。在Ⅱ型临床试验中,Bowman将BBI用于治疗32例OLK患者,为期1个月,结果31%的患者有效(两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平均总病损面积减少24.2%,没有发生毒性反应。
■博莱霉素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显示,1%的博莱霉素局部应用治疗OLK时,白斑的消退非常显著。对此,Epstein等就1%博莱霉素局部应用治疗异常增生性白斑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提示博莱霉素局部敷贴可改善口腔病损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表现,且基本无副作用。其中,74%的患者有临床改善,95%的患者有组织学改善,平均组织学改善级数从治疗前的中度异常增生降到良性过角化。
总之,口腔白斑的药物防治已显示出一些可喜的效果,全身或局部应用药物均可达到不同程度的症状消失或改善的疗效。但必须认识到,应用药物后产生的白斑消退并不必然伴随细胞异常增生程度的减轻。因此,仍须深入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如怎样用OLK癌变过程中生物分子学标记的改变作为观察化学预防效果的替代终点;如何筛选合适的癌化学预防剂;如何证明化学预防在口腔异常增生性OLK中的应用价值等。我们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癌的化学预防理论和实践,一定会结出丰盛的硕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