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正文
编号:10566026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近年来陆续公布的一些大型临床研究显示,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发生危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退缩、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和意志减退等情感低下类症状有一定疗效,还可改善认知功能,较低用量时较少产生锥体外系反应,长期使用尚无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报道。这类药物已被一些国家列为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首选药物。但自1994年开始,陆续出现了氯氮平和奥氮平致血糖升高或加重现有糖尿病病情的报告,随后又出现了喹硫平及利培酮与糖尿病相关的报告。近年来,数项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显示,服用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及利培酮可增加患者的糖尿病危险,血糖升高始于药物治疗后10个小时至18个月不等。

    在近期举行的第19届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年会上,公布了来自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为首的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发现,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奥氮平和利培酮等多巴胺D2受体与5-HT2受体拮抗剂可显著增加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

    该研究共纳入1998年10月至2001年10月期间接受抗精神病治疗的19878例退伍军人。在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7009例患者中,患糖尿病者为170例(2.43%);使用奥氮平的5981例患者中,有200例(3.34%);使用利培酮的5901例患者中,有193例(3.27%);使用喹硫平的877例患者中,有21例(2.39%)。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奥氮平及利培酮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危险,尤其在年龄小于54岁的较年轻患者中更为显著。研究者认为,由于喹硫平组样本数小,尚不能说明喹硫平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同,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观察来确定其是否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危险。目前有关该类药物引起糖尿病发病危险增高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