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疗法 > 特色治疗 > 正文
编号:10567700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报
     与西医相比,之所以近年来中医的市场需求有所下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医的“优势特色”过于薄弱,没有形成较强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就是这样,优胜劣汰,对弱者没有丝毫的同情。虽然二千年来中医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在选择治疗服务时总是按照今天的需求去权衡,而较少去考虑它们的过去。所以,中医要长期占领自己的市场,就必须按照现代人的需求不断培育自己的市场优势,过去的辉煌只能代表过去。

    中医具有的诸多特色,都是与西医比较而言,这些特色是否就是中医的优势呢?那要从现代社会的需要与否来判定。也就是说,市场欢迎你,你就有优势;市场不需要你,你只能是特色而不能称为优势。特色是因不同而然,优势则是强与弱的对比。振兴中医,强调突出中医特色,说到底就是要强调突出“优势特色”,这是我们认识上需要搞清楚的。优势可以在特色中产生,但特色并不就是优势,只有优势特色才是中医发展的核心力量。

    优势特色必然是市场最需要的,作为中医,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临床上。从整体上看,中医最大特色是以人为本,通过调动和调节人机体自身的功能来祛除疾病,不伤害和破坏人体的生理结构。但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市场的优势,还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疗效的稳定性

    辨证施治,应该说是中医临床的一个重要特色,它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而灵活治疗。但是,由于它的过于灵活,而使它的疗效总不能确定,就是说,用在此患者身上的治法不能确定用在彼患者身上是否同样有效。由于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中医疗效的不稳定性。这是辨证施治作为中医优势特色的薄弱之处。例如,同样是感冒中医治疗如果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效果是非常理想的。然而,这种疗效却没有相当的把握,在感冒流行的时候很少能用一张方子将其全部“拿下”,结果往往是疗效参差不齐。所以,在感冒出现发烧而情况紧急时,多数患者还是选择了把握性大的抗生素点滴。

    “把握性”的大小,实际是对疗效可靠性的评价。疗效不稳定,必然会给人可靠性差的感觉。如果中医的治疗不能消除现代人的这种感觉,就会影响中医对市场占领的稳固性,就不能形成强有力的优势,就会总有一种危机感。要把辨证施治这一中医特色发展成为绝对的市场优势,就必须在疗效的稳定性上下功夫,什么时候患者看中医不再犹豫,不再有“试试看”的想法了,辨证施治的优势也就牢固形成了。

    二、诊断的准确性

    体现中医诊断特色的就是辨证,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等。但是这些辨证方法的主观性太强,在不同的医者面前,同样的病情常常会出现几种诊断。而且,中医的诊断轮廓太模糊,描述也有虚幻之嫌。如虚火上炎、肝风内动、痰迷心窍、水不涵木、心肾不交、营卫不和等等,这些诊断术语让现代人听起来既费解也难以接受。我们现在面对的已不是古人,也不是饱受传统文化薰陶的老一辈人,而是现代社会的现代人。我们必须面对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服务的主要群体,是中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因此,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去努力适应他们,努力让他们毫不犹豫地接受我们。诊断是患者接触中医的第一步,如果诊断变得客观、清晰、准确,患者就会容易接受它,这就为患者喜欢中医铺平了道路。所以,我们不能人为地为现代人接受中医去设置障碍,而是要积极地去消除这些障碍。

    当然,中医诊断的准确性与否,与中医理论体系和语言描述密切相关。在不影响中医理论内核和灵魂的前提下,我们应当主动地去接受和融合现代的语言来阐释中医,力求用现代语言把中医复杂而深奥的理论浅显地表述出来。诊断的准确性更需要中医客观化、规范化研究的支持,如果能用现代科技语言来表述中医了,中医诊断的准确性也就不再成为问题了。中医药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是强化中医药理论的研究和“释读”,即要让古代的中医药学“语言”能为现代人所理解并认知认同。中医要在中国市场上永远辉煌下去,也必须做好“释读”工作。中医诊断的准确性需要的就是这种建立在现代研究基础之上的“释读”,而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注释。

    三、治法的简捷性

    中医特色治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疗效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针灸推拿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医的治法还是不够简捷。也就是说,病人感觉中医的治疗不太方便,且耗时较多。现代人对时间越来越珍惜,即使是用在治病上,也会斤斤计较。如一些慢性病的治疗,如果喝汤药,病人就要天天熬药,熬一剂药半小时左右,确实既费时又麻烦。针灸、推拿的治疗,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要病人天天跑医院。现代人除非一些要紧的病非中医治疗不可,一般的小病和慢性病多选择用西药治疗,原因之一就是“图个方便”。为什么近年来慢性病看中医的人明显减少了,这恐怕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些中医特色治法对某些疾病而言,确实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治法本身存在的问题却不十分适应现代人的需求,所以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就应当对这些治法进行革新,使之在不影响原有疗效的基础上变得更简捷,更方便于患者。

    四、经济的承受性

    经济的承受性,是针对患者而言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孟庆云教授在分析慢性病中医需求降低的原因时,就把患者经济负担过重列为主要因素之一。应该说,中医的市场在农村占有相当比重,而我国目前农民的经济状况与中医的收费水平明显的不适应,有的农民收入根本承受不了看中医的费用。就一般药物而言,一剂中药的药费比几片西药药片恐怕要高出许多。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人,需要长年服药,经常会被药费搞得债务缠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更难以承受。如何来调整中医收费与患者承受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过去农民喜欢中医,费用低廉是一个主要原因。现在药费猛增,作为收入单薄的农民望而却步是必然的。效高价廉是过去中医的优势,现在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影响中医市场需求的直接因素。在中西医疗效相当的情况下,费用的高低有时就会成为决定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所以,中医特色要转化为中医优势,必须把服务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

    以上只是作为中医优势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几个要点。据此我们可以对目前中医的现状作一比照,看看中医的诸多特色中哪些已经具备了这些特征,哪些尚未具备,距离有多大。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对中医的优势和现状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