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信息 > 正文
编号:10567572
http://www.100md.com
     壮药是根据壮医传统理论和经验应用于临床的,具有传统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天然药物。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壮医药,经过近20年的发掘整理,已知的壮药资源达2000多种,常用的也有500多种。加强对壮医药资源的发掘研究和开发利用,将成为广西中药产业发展的优势。

    医药卫生的起源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疾病、创伤、饥饿等作斗争的必然结果。壮族先民在经历了反复验证之后逐渐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特性,从而促进了原始壮药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一些古籍记载了壮族先民早期的医疗实践活动。据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壮医壮药的记载始于汉代,尔后历代有所增加。隋朝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岭南俚人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以及中毒的诊断方法。随着壮医对痧、瘴、蛊、毒、风、湿等病症认识的深入,壮药的应用规律也逐渐明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收载广泛的医药学巨著。该书收载了不少岭南地区的壮族医药,最突出的是壮族人民对名贵壮药———田七的开发和应用。此外,对于许多壮族地区特产及多产药物的记录充分反映了当时壮医药的发展水平和壮药的开发利用情况。壮族地区的州、府、县志也大都有专章记载地方药材。民国时期编修的地方志和有关文献收载了此前未记或少记的壮乡特产或多产药材。据调查,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不少有关壮医药的手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