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精神分裂患者属中医痰病
http://www.100md.com
中国食品药品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在纳入研究的80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属中医痰证者34例,占42.5%。这充分说明痰病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中占重要地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研究人员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80位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人,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痰气郁结、气虚痰结、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四型。其中痰气郁结型表现为:精神抑郁,神志呆钝,胸闷叹息,忧虑多疑,自语或不语,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而腻,脉弦细或弦滑;气虚痰结型表现为:精神抑郁,淡漠少语,甚则目瞪若呆,妄闻妄见,面色萎黄,便溏溲清,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腻,脉滑或脉弱;心脾两虚型表现为:神志恍惚,言语错乱,心悸易惊,善悲欲哭,夜寐不安,食少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阴虚火旺型表现为:神志恍惚,多言善惊,心烦易躁,不寐,形瘦面红,口干,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结果表明,80例患者中痰气郁结型14例,占17.5%;气虚痰结型20例,占25.0%;心脾两虚型16例,占20.0%;阴虚火旺型20例,占25.0%;其它类型10例,占12.5%。其中属于痰病范畴的(痰气郁结型、气虚痰结型)共34例,占42.5%。
精神分裂症在中医多属于癫疾范畴。癫之病因病机的痰迷心窍学说,自金元时期首创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医认为痰郁气结,痰阻于心窍,致神思不清,性情颠倒。
研究人员认为,有的医家单纯使用大量化痰之品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欠佳,便否认“痰迷心窍”理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看法十分片面。精神分裂症病因病机复杂,目前不是一个中医理论所能概括,“痰迷心窍”只是其中的理论之一。癫狂分虚实,实证由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两两组合,甚至三、四个因素共同所致;虚证是心、脾、肝、肾之不足等并见,临床上又常常是虚实兼有。不能仅仅因使用化痰之品疗效欠佳就否定“痰迷心窍”致病理论。应注重痰与如下病理因素的共同作用。
一是癫病初起,以痰气内郁为主。盖因情志不遂,木郁土伤,运化失常,聚液成痰,痰气内郁,蒙蔽心窍,而为癫病;或忧愁思虑,劳伤心脾,心虚不宁,心神失养,加之脾虚痰生,气凝痰阻,癫病始成。治以行气开郁,豁痰开窍为主,兼顾心肝脾。
二是狂病始发,归之痰火。因肝属风木,内寄相火,伤于情志,则肝木之风气逆,而诸气皆逆,气有余便是火,气逆而火发,木火风气相搏,伤及脾土,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火胶结,并归于心,心神逆乱,病发为狂。治以涤痰泻火之法。
三是癫狂久作,治之痰瘀。癫狂多属情志为患,以郁为先,伤在气血津液,气滞、血痰、痰凝,三者互为因果。瘀血内伏,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而聚液成痰,且气滞痰凝;影响血运,又致痰瘀胶结。从痰瘀关系而言,痰为瘀之基,而瘀亦能变生痰浊,形成因果循环,痰夹瘀血,形成“宿疾”,潜伏脏腑经络之中,每因触动而发,遂成灵机逆乱,神志失常之癫狂。情志为病,伤在气血,非调气血,则痰、气、火、血郁不除。此外还应兼顾心、脾、肝、肾之不足,酌情予以固本扶正治疗。, http://www.100md.com
研究人员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80位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人,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痰气郁结、气虚痰结、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四型。其中痰气郁结型表现为:精神抑郁,神志呆钝,胸闷叹息,忧虑多疑,自语或不语,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而腻,脉弦细或弦滑;气虚痰结型表现为:精神抑郁,淡漠少语,甚则目瞪若呆,妄闻妄见,面色萎黄,便溏溲清,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腻,脉滑或脉弱;心脾两虚型表现为:神志恍惚,言语错乱,心悸易惊,善悲欲哭,夜寐不安,食少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阴虚火旺型表现为:神志恍惚,多言善惊,心烦易躁,不寐,形瘦面红,口干,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结果表明,80例患者中痰气郁结型14例,占17.5%;气虚痰结型20例,占25.0%;心脾两虚型16例,占20.0%;阴虚火旺型20例,占25.0%;其它类型10例,占12.5%。其中属于痰病范畴的(痰气郁结型、气虚痰结型)共34例,占42.5%。
精神分裂症在中医多属于癫疾范畴。癫之病因病机的痰迷心窍学说,自金元时期首创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医认为痰郁气结,痰阻于心窍,致神思不清,性情颠倒。
研究人员认为,有的医家单纯使用大量化痰之品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欠佳,便否认“痰迷心窍”理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看法十分片面。精神分裂症病因病机复杂,目前不是一个中医理论所能概括,“痰迷心窍”只是其中的理论之一。癫狂分虚实,实证由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两两组合,甚至三、四个因素共同所致;虚证是心、脾、肝、肾之不足等并见,临床上又常常是虚实兼有。不能仅仅因使用化痰之品疗效欠佳就否定“痰迷心窍”致病理论。应注重痰与如下病理因素的共同作用。
一是癫病初起,以痰气内郁为主。盖因情志不遂,木郁土伤,运化失常,聚液成痰,痰气内郁,蒙蔽心窍,而为癫病;或忧愁思虑,劳伤心脾,心虚不宁,心神失养,加之脾虚痰生,气凝痰阻,癫病始成。治以行气开郁,豁痰开窍为主,兼顾心肝脾。
二是狂病始发,归之痰火。因肝属风木,内寄相火,伤于情志,则肝木之风气逆,而诸气皆逆,气有余便是火,气逆而火发,木火风气相搏,伤及脾土,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火胶结,并归于心,心神逆乱,病发为狂。治以涤痰泻火之法。
三是癫狂久作,治之痰瘀。癫狂多属情志为患,以郁为先,伤在气血津液,气滞、血痰、痰凝,三者互为因果。瘀血内伏,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而聚液成痰,且气滞痰凝;影响血运,又致痰瘀胶结。从痰瘀关系而言,痰为瘀之基,而瘀亦能变生痰浊,形成因果循环,痰夹瘀血,形成“宿疾”,潜伏脏腑经络之中,每因触动而发,遂成灵机逆乱,神志失常之癫狂。情志为病,伤在气血,非调气血,则痰、气、火、血郁不除。此外还应兼顾心、脾、肝、肾之不足,酌情予以固本扶正治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