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辨证论治
编号:10567778
中药减缓肝纤维化
http://www.100md.com 健康报网
     我国病毒性肝炎患病率甚高,慢性肝病患者达3000万人以上。近年来对此病的研究表明,不同因素所致的肝损伤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进而肝小叶结构改变,假小叶及结节形成,乃至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病机复杂,常因疫毒、湿热蕴结,淹缠不解,肝病传脾,深伏血络,导致肝脾、气血失调,脘腹胀满,肝郁血瘀,脾虚湿滞,虚实错杂。治以疏肝化瘀,健脾化湿为主。在阐明中医辨治肝纤维化微观疗效机制的同时,我们筛选出富有特效的以鳖甲、黄芪为君药的“甲芪肝纤颗粒”,以期阻断肝纤维化病理进程,并促其逆转。

    1994年,我们用“甲芪肝纤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并与干扰素30例治疗对照比较,发现“甲芪抗纤颗粒”治疗组升高醋酸萘酯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作用优于干扰素组,而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素、血浆纤维连接素等作用亦优于干扰素组,其清除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作用,则与干扰素组相当。由此认为“甲芪肝纤颗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

    1996年我们开展了“甲芪肝纤颗粒”微观辨证学的临床试验研究。随机入选微观辨证符合肝郁血瘀、脾虚湿滞证的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共424例,设“甲芪肝纤颗粒”治疗组,以和络舒肝胶囊为对照组,按31比例入选,即治疗组319例,对照组105例,进入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肝纤四项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与基线(基础值)之差,肝纤四项均值亦有明显下降,肝纤四项均值下降幅度,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显效率、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4.33%、29.17%;对照组分别为34.78%、34.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9.56%。肝功能两组病例ALT、AST、TniL等均值,基线之差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状综合疗效: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状计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基础值)之差,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效率和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6.67%及39.1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显效及有效证例随访观察,证明“甲芪肝纤颗粒”远期疗效较稳定。安全性观察:在治疗3个月中,实验室各安全性检测指标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研究中判定与药物关系为“有关/可能有关/无法判定”的不良事件为6例。从而证实“甲芪肝纤颗粒”安全性好,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微观药效学试验表明: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贮脂细胞DNA及胶原合成,保持细胞膜稳定,抗肝细胞坏死,改善肝内微循环,调节自身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