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辨证论治
编号:10568510
谈以痰凝为核心论治高脂血症
http://www.100md.com
     张振 王化猛

    关键词 高脂血症;痰凝;导痰汤

    中图法分类号 R589.2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它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促进因子”和“危险因子”。临床上可依据高脂血症症状特点,将其归于中医“痰浊”、“瘀血”、“眩晕”等范畴。近年我们以痰凝为核心用导痰汤为主方论治斯症有所体会,现浅谈如下,供同道参考。

    1 以痰凝为核心论治的理论依据

    中医对高脂血症虽无具体病名,但却有相关描述。如《灵枢.卫气失常论》载:“人有脂,有膏,有肉”。张志聪补注曰:“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满。”张景岳也说:“津液和合为膏……为精为血。”可见,高血脂是体内正常津液异化后的产物。近又有学者认为是血脉伏行的痰浊,这是我们以痰浊为核心论治的主要理论根据。《丹溪心法》云:“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到巅顶,下至涌泉,随气机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具有。”故而痰因脾生成,随气机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症。盖由于饮食及生活不节,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酿湿成痰,或脾失健运,无以升清降浊,敷布失职,痰湿内生,流注血脉而成;或素体阳盛,肝阳偏亢,疏泄太过,灼津炼液为痰,或虚火内炽,蒸熬津液,津从浊化,生痰成浊。
, 百拇医药
    由上所述,痰凝是高脂血症的病理基础,以痰凝为核心论治,合乎中医基础理论,大量临床实践也足以证明此观点的科学性。

    2 以痰凝为核心论治的临床证型

    2.1 痰浊凝滞型 形体丰满,喜静少动,素嗜肥甘,头昏脑重,胸脘痞闷,肢麻身重,恶心欲吐,苔腻,脉弦滑或沉。

    2.2 痰凝血瘀型 形体丰腴,胸闷刺痛,头晕纳呆,舌淡胖苔薄白腻,或舌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滑或脉弦细。

    2.3 痰凝阳亢型 性情急躁,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头痛脑胀,焦躁不安,口苦难眠,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4 痰凝阴亏型 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健忘心烦,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或花剥,脉虚细数。此型临床少见。是为肝肾亏虚,阴津耗损,清浊不分,脂混血中,清从浊化,生痰成浊之征;反之,既有痰湿内停,则阴血津液也可亏少,两者可以兼容。
, 百拇医药
    2.5 痰凝脾虚型 形体肥胖,嗜睡头晕,神疲乏力,四肢酸重,呕恶纳呆,胸闷脘痞,舌淡苔白腻,脉濡细。或形寒肢冷,泄泻,舌体胖大有齿痕苔水滑,脉沉细。

    3 以痰凝为核心论治的具体方法

    3.1 痰浊凝滞型 治宜化痰降浊,行气消脂。方用导痰汤加白芥子。

    3.2 痰凝血瘀型 治宜化痰降浊,活血祛瘀。方用导痰汤加丹参、蒲黄。

    3.3 痰凝阳亢型 治宜化痰泄浊,平肝潜阳。方用导痰汤加草决明、石决明、夏枯草。

    3.4 痰凝阴亏型 治宜化痰降浊,养阴柔肝。方用导痰汤加熟地黄、枸杞子。

    3.5 痰凝脾虚型 治宜化痰祛湿,健运脾胃。方用导痰汤加白术、绞股蓝。
, http://www.100md.com
    上述治疗以导痰汤为主方。遵仲景“痰饮以温药和之”,故用半夏,南星辛温性燥而燥湿化痰;橘红、枳实理气燥湿,散结化浊,使气顺痰消;茯苓健脾渗湿,脾旺痰无由生。加减法中,白芥子可去皮里膜外之痰,能搜剔内外痰结,合导痰汤用于单纯的痰浊内停型;丹参、蒲黄通利关脉,活血祛瘀,结合现代医学认为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故用于痰凝血瘀型的治疗;草决明、石决明、夏枯草能清热降脂,平肝潜阳,而用于痰凝阳亢型;医圣张仲景温化痰饮之代表方剂小青龙,加有白芍以护阴,说明痰湿水饮内停与阴液亏少互不悖逆,可以兼容,盖前者为邪气范畴,后者则为正虚范畴,故而对于痰凝阴亏型以导痰汤化痰,加熟地黄、枸杞而养阴;至于痰凝脾虚型则加用白术、绞股蓝,白术健脾益气治生痰之源自不待说,妙在绞股蓝一味,有“人参”之谓,扶正祛邪,研究认为,其含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可使胆固醇合成减少。

    4 以痰凝为核心论治的注意事项

    高血脂症是指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浓度持续超过正常高限的一种病症,通常以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含量偏高多见。它的存在,可以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也与许多疾病有密切关系。
, 百拇医药
    现代医学认为,此症多由于血浆脂质外源性摄入增加及吸收过量过多,血浆脂质内源性增加,体内合成增速,造成体内降解及排泄减慢等所致。所以平素要注意调养,常规控制饮食,合理调配食谱,减少甘肥滋腻之品来控制外源性的过分摄入;二要多动少静,加强锻炼,使体内膏脂及时降解和排泄而无以蓄积,排除内源性增加。如此防治结合,定可收功。

    又痰浊为病,因有粘滞凝涩不爽特点,多缠绵难解,故要坚持用药,久服不怠,不可辄治而止。

    作者单位:张振 安徽省涡阳县卫生进修学校 233600

    王化猛 安徽省涡阳县中医院

    作者简介:张振,男,35岁,助理讲师

    (1999-01-21收稿)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1999年 第18卷 第2期 Vol.18 No.2 199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