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辨证论治
编号:10568530
试论痰气同治
http://www.100md.com
     王茹燕

    关键词 痰;气虚;气滞;辨证论治

    中图法分类号 R242

    祖国医学认为“怪病多痰”,对一些疑难重症多从痰入手治疗,并且认为病久成瘀,故多采用痰瘀同治的方法,却很少论及痰气同治。事实上,“病之生也,不离气乎,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气乎”(《景岳全书》)。气对痰病的形成、发展和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痰气同治与痰瘀同治同样重要,不容忽视。把这一问题提出来,对提高疑难重症的临床疗效、开辟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 气津同生互化,痰气互根互结

    气属阳,津液属阴,两者均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在生理上,气和津液可分而不可离,相互为用,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气,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正常,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若气化失司,气机阻滞,则津液代谢失常,水饮停积,聚湿生痰。宋代严用和曰:“人之气道贵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于胸膈,结而成痰。其为病也,症状非一,为喘,为咳,为呕,为泻,为眩晕、心嘈怔忡,为损、寒热疼痛,为肿满挛癖,为癃闭痞隔,未有不由痰饮之所致也。”《医碥》亦说:“痰本我身之津液,……苟气失其清肃而过于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气失其温和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而积滞,渐至稠浊,斯成痰矣。”可见,在病理上,痰与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古代医籍对此早有明确论述。徐灵胎在《杂病症治》中说:“痰属湿,津液所化,关乎元气,气化则痰可为津液,气不化则津液即为痰涎,是以百病中多有兼痰者。”魏之在《续名医类案》中说:“痰犹水也,附气而行。”《直指方》曰:“气结则生痰”。吴昆在《医方考.痰门》中说:“病不自动也,因气而动,故气上则痰上,气下则痰下,气行则痰行,气滞则痰滞。”万密斋的骈偶句:“痰在身中随气行,内留脏腑外行经”(明.万全《万氏家传保命歌括.痰病》)更是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痰与气的密切关系。以上各家之言表明,气的运动对痰的形成以及疑难重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很大的影响,故在治疗上要注意痰气同治,正如《证治要诀》所言:“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 百拇医药
    2 五脏气虚、气滞生痰

    人体不论是感受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还是因内伤七情、劳倦、饮食、房劳等原因,都会影响到脾、肺、肾等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功能,从而使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功能失常,导致水湿停聚、痰浊内生。

    2.1 脾气虚弱 脾居中焦,职司运化,其运化之涵义有二,一是饮食水谷精微,赖脾之运化,始能上奉于肺,充养周身;二是指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即将多余的水分通过小肠下输膀胱。如果脾气虚弱,运化之职不行,则水谷不化,聚湿生痰。正如朱丹溪谓:“脾气者,人身健运之阳气,如天之有日也,阴凝四塞者,日失其所,理脾则如烈日当空,痰浊阴凝自散。”《杂病源流犀烛》也说:“脾气充盛,自能健运,内因之湿何由生,外来之湿何自成,痰即不能为患矣。”脾虚生痰,是临床最为常见者,故清代医家乃有“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

    2.2 肾气虚衰 肾气这一功能,是通过肾中精气所含的两种功能相反的成分——肾阳和肾阴来实现的。肾阴能滋润五脏六腑之阴,肾阳能温煦五脏六腑之阳。脾阳、肺气源于肾阳,故肾气不足,或肾的开阖失调,都可引起脾、肺二脏功能失调,而产生痰浊。故张景岳说:“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饮食不化,土不制水也。”所以,肾气虚衰,一则因元阳不振,神机耗散,气弱则津血鼓动无力,津凝血泣,或阳气衰微,浊阴盘据,水液气化失司,开阖不利,水湿停聚,聚而生痰;二则因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火不生土”,水谷精微“化失其正”,故痰浊内生。又由于肺主一身之气,而肾为气之根,故正常的肺气有赖于肾气的鼓舞,若肾气不足,肺气亦弱,其通调水道的功能下降,则有利于痰浊之形成和发展,这也是肾气虚衰而导致痰浊形成之重要原因所在。
, 百拇医药
    2.3 肺气虚弱 肺主治节,有通调水道之功能。如肺气不足,或肃降失常,治节无权,津液即可聚而生痰,故前人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阴不足,可煎炼津液为痰,或肺气久郁生热,亦可灼津成痰。

    2.4 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喜条达,肝的功能正常,能斡旋一身之气血,气血行而津液布。若肝气郁结,一可直接犯脾,使脾之运化失司,聚湿生痰;二可因气郁生热,热盛灼津为痰。古人对肝气郁结与痰生成之关系论述颇多,如《证治汇补》曰“悴怒忧思,痰乃生焉”,《医学入门》曰“为痰为积本七情”,都指出肝气舒畅条达与否,是津液凝滞生痰的重要原因。

    2.5 心气不足 心主血脉,当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不能鼓舞气血,则津液运行迟缓,留聚而生痰。《血证论》曰:“瘀血既久,亦能化痰水”。尤在泾在解释痰阻心阳时亦说:“(心)阳痹之处,必有痰阻其间”。当然,除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外,也与心血不足有关,盖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致使痰浊窃据心位。
, http://www.100md.com
    此外,由于“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如果“三焦”之气化失常,不能行使“决渎”之功能,津液不宣通,停聚为痰,亦为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圣济总录.痰饮门》曰:“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

    综上所述,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以及五脏气虚、气滞,均可致体内津液代谢失常,水津郁滞而痰浊内生。故张景岳说:“经言‘百病皆生于气’,正以气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其在外有六淫之侵;在内有九气之乱。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至其变态,莫可名状,而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尽之。”明确指出各种疾病虽然其标象可有千变万化,而其病之本则在于气失其常。《圣济总录.痰饮门》曰:“善疗此者,要以宣通气脉为先。”让全身气机通畅,水津四布,使痰生无源,痰滞无所,痰症消则疾病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既要重视痰瘀同治,也不可忽视痰气同治。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 合肥 230038

    作者简介:王茹燕,女,35岁,讲师

    (1998-11-23收稿)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1999年 第18卷 第2期 Vol.18 No.2 199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