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辨证论治
编号:10568590
气虚证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
http://www.100md.com
     马树恒 张远炎 谭德银 陈红珍 张战平

    摘 要: 为了解气虚证舌苔脱落细胞学的特征,对54例中医辨证属心肺气虚、脾气虚和肾气虚证者及29例健康成人进行光镜对照观察其舌苔脱落上皮细胞的计数、分布状况、层次种类、白细胞计数及印片背景。结果显示:①气虚证组全角化上皮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未角化上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②脾虚证组角化上皮细胞计数高于心肺虚证组及肾虚证组(P<0.05),未角化上皮细胞计数低于心肺虚证组及肾虚证组(P<0.05),而心肺虚证组与肾虚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气虚证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脾虚证组高于肾虚证组和心肺虚证组(P<0.01),肾虚证组高于心肺虚证组(P<0.01)。

    关 键 词: 舌苔;舌诊;舌苔脱落细胞学;气虚证

    中图分类号: R24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68(2000)01-0009-02
, http://www.100md.com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舌苔能反映病证的性质、程度和疾病的发展及其演变过程,故成为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舌苔形成机理,近年来许多作者对舌苔细胞学进行了研究,但尚未见到气虚证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的有关报道。为此我们作了气虚证患者与对照组舌苔脱落细胞学对照观察,藉以了解气虚证舌苔脱落细胞学的特征。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观察对象均为本院住院患者。通过临床中医辨证,共收集气虚证患者54例,并按照通行的、传统的中医脏腑辨证标准,分为心肺气虚、脾气虚和肾气虚3组[1]。其中男性21例,女性33例;维族30例,汉族24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38.37岁,其中心肺气虚组14例,年龄16~46岁,平均年龄29.93岁;脾气虚组27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3.89岁;肾气虚组10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5.50岁。另选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共29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维族17例,汉族12例;年龄14~75岁,平均年龄37.17岁。
, 百拇医药
    1.2 检查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清晨在不漱口、不进食条件下采集标本。医者让受检者将舌自然伸出,用玻片稍用力印片2张,立即放于酒精乙醚等量固定液内固定30 min,用巴氏染色后光镜下检查。

    1.2.2 观察方法及项目 高倍镜(40×)观察10个视野脱落上皮细胞的计数、分布状况、层次种类、白细胞计数及印片背景。统计学处理采用χ2及t检验。

    1.2.3 观察指标 (1)完全角化上皮细胞,胞浆染成橘红色,核消失或成碎片。(2)不全角化上皮细胞多边形及不规则形,边缘可卷曲,胞浆染成橘红或粉红色,核小而浓缩,核浆比为1∶5。(3)表层角化前细胞多边形及不规则形,胞浆浅蓝或淡绿色,偶嗜酸性,染色质细颗粒状,核浆比为1∶3~5。(4)中层上皮细胞多角形、卵圆形或船形,胞浆灰蓝色或淡绿色,核中等大,染色质颗粒状,核浆比为1∶2~3。(5)基底层上皮细胞圆形及卵圆形,胞浆蓝绿色,核大,染色质疏松粒状,核浆比1∶1~2。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脱落上皮细胞均以表层为主,中层及基底层较少。

    2.1 气虚证组与对照组脱落上皮细胞计数 气虚证组脱落上皮细胞计数3905。其中全角化上皮细胞为728,占18.65%;不全角化上皮细胞为1631,占41.78%;角化前上皮细胞为1388,占35.50%;中层和基底层细胞为158,占4.5%。对照组脱落上皮细胞计数2153,其中全角化上皮细胞为451,占20.95%;不全角化上皮细胞为1056,占49.05%;角化前上皮细胞为591,占27.45%;中层和基底层细胞为55,占2.5%。两组比较,气虚证组全角化上皮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气虚证组不全角化上皮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未角化上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

    2.2 各气虚证组脱落上皮细胞计数 脾虚证组脱落上皮细胞计数1845,其中角化上皮细胞为1162,占62.98%;未角化上皮细胞为741,占38.94%;肾虚证组脱落上皮细胞计数854,其中角化上皮细胞为484,占57.67%;不全角化上皮细胞为370,占43.30%;心肺虚证组脱落上皮细胞计数1010,其中角化上皮细胞为577,占57.12%;未角化上皮细胞为433,占42.88%。脾虚证组与心肺虚证组及肾虚证组角化、未角化上皮细胞计数比较均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肺虚证组与肾虚证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气虚证组脱落上皮细胞总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2.3 各组中性粒细胞计数 气虚证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508,占脱落细胞总数的27.8%,其中脾虚证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102,占36.86%;肾虚证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为387,占31.18%;心肺虚证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58,占13.50%。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00,占4.4%。各气虚证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虚证组中,脾虚证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肾虚证组和心肺虚证组(P<0.01),肾虚证组高于心肺虚证组(P<0.01)。

    2.4 印片背景 气虚证组与对照组印片背景均较清晰,细菌多以散在分布,少数成碳末样,菌种较多,规律性不强。

    3 讨论

    舌苔观察是中医学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舌诊已从肉眼观察进入细胞分子水平。我们通过对气虚证舌苔脱落细胞学的对照观察,显示出以下特征。
, 百拇医药
    3.1 气虚证组角化上皮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而未角化上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气虚证舌上皮细胞分化速度较慢。其原因可能与机体能量代谢低下有关。中医认为,气虚乃由于正气不足所引起的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的病理改变,其临床表现为气短、懒言、纳少、语言低微等。因此,机体生理功能的降低以及其活动能量的减少有可能导致其机体能量代谢速度的改变。舌苔脱落上皮细胞中的角蛋白作为一种能量合成物质,在气虚状态下,其合成及转运速度亦有可能降低,同时也减缓了上皮细胞角化死亡的过程。有关文献[2,3]曾对虚寒证与正常薄白苔及郁火证进行舌苔脱落上皮细胞PAS、SDH和ANAE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虚寒证脱落上皮细胞中PAS较高,而SDH和ANAE则较低,提示虚寒证脱落上皮细胞能量代谢较低,细胞合成代谢及物质运输功能低下。至于气虚证是否也存在此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 脾气虚证组角化上皮细胞计数高于心肺气虚证组和肾气虚证组,未角化上皮细胞计数低于心肺气虚证组和肾气虚证,而心肺气虚证组与肾气虚证组间比较无差异。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 上皮细胞自身营养状况。由于心肺气虚及肾气虚多以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脾气虚多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细胞作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氧料不足可能使细胞分化速度减慢,而营养不良则可能导致细胞过早地衰老。(2) 机械摩擦减少。因为脾气虚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饱胀、气短懒言,故舌作为饮食及讲话的运动器官,其活动必然减少,上皮细胞因机械摩擦引起损失的机会亦减少。(3) 人为因素。由于我们的观察例数过少或光镜视野选择随机性差所致。(4) 个体因素、患者卫生状况及饮食性状等。另外中医认为,舌中主脾胃,舌尖主心肺,舌根主肾。根据解剖结果知道,丝状乳头主要存在于舌中部,舌尖及舌根丝头乳状相对较少。因此,根据舌主脏腑的位置与丝状乳头多少的关系,与气虚证各组细胞分类多少相一致。
, 百拇医药
    3.3 气虚证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气虚证之薄白苔舌白细胞的防卫能力更为活跃。张战平等[4]对气虚证及对照组静脉血进行免疫组化检验,结果显示,气虚证组IgG、IgM、C3、C4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气虚证组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能与机体免疫力增强有关。

    3.4 脾气虚组与肾气虚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心肺气虚组,说明心肺气虚证之免疫力较脾气虚证与肾气虚证为低。但这也不能排除口腔炎性疾患因素形成的差异。

    作者简介:马树恒,男,1970年10月生;医师;研究方向:病理活检及脱落细胞学研究。

    马树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中心医院,新疆 疏勒 844200)

    张远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中心医院,新疆 疏勒 844200)

    谭德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中心医院,新疆 疏勒 844200)
, 百拇医药
    陈红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中心医院,新疆 疏勒 844200)

    张战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中心医院,新疆 疏勒 844200)

    参考文献

    1,张远炎,陈红珍,郁书亮,等.气虚证舌象的临床观察.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21

    2,乔富渠.近十年舌诊研究的突出成就与展望.亚洲医药,1997,(专刊):269

    3,李雁.舌诊的客观化研究.亚洲医药,1997,(专刊):556

    4,张战平,张远炎,姚亚军.气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测定.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

    (收稿日期:1999-03-12)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0 Vol.23 No.1 P.11-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