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 正文
编号:10568792
http://www.100md.com
     吕爱平 指导 李德新

    摘 要 从脾气虚证诊断的历史渊源入手,分析了目前脾气虚证研究现状中存在的证名概念和证侯表现模糊、动物模型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为了深入研究脾气虚证,必须严格规范本证的概念,改进和完善动物模型的研制及坚持动物实验科研设计的合理性,多学科研究等具体思路。

    关键词 脾气虚证 证候研究

    An Inquiry on Thinking Way for Studying Further Spleen-Qi

    Deficiency Syndrome

    Lu Aiping (Tutor Li Dexin)

    (Shenyang, Liaoning College of TCM (110032)

    Abstract:After studying the diagnostic history of the splean-Qi deficiency syndrome,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are not clear concept of the syndrome and not standar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syndrome. Meanwhile, there are many shortage in animal models research. To study the spleen-Qi deficiency syndrome further, the concept of the syndrome must be standardized strictly and the animal models must be improved. It can´t bed ignored that the research thought, such as reasonality of reaserch design on animal experiments and multisubjects research should be abided.

    Key words:Spleen-Qi deficiency syndrome Animal models Syndrome research

    脾气虚证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证候,也是在证候实质研究中实施得较早的项目之一。本研究虽然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揭示脾脏的实质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何深入进行脾气虚证的研究,是摆在中医科研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已不成熟的见解。

    1 严格规范脾气虚证的概念

    “脾气虚”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天年篇》指出:“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本神篇》:“脾气虚而四肥不用,五脏不安。”纵观《内经》中记载的脾虚症状很多,其言脾虚,既言本身自病,又言他脏影响致病。症状有:形气衰少,食不下,痞膈满中,贲响作胀,飧泄,溏泄肠鸣,洞泄,瘕泄,心下急痛,呕血,积饮,大腹水肿,黄疸,身热,消渴,烦心,四肢不用,不举,肌痹,脾痹,肉痿等等。从上述症状可以看出,《内经》中记载的脾虚症状在消化系统疾病和非消化系统疾病中均可见到,由于当时病、症、证三者之间的区分并不严格,脾气虚不可避免地被视为一种病症看待,而且当时尚无具体的脾气虚的概念。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多次提到胃(脾)强弱的问题。他创立的脾约丸是治疗脾阴虚的处方,基本上区分了脾(气)阳虚和脾阴虚的不同。《金匮要略》虽是论述内伤杂病的专书,但并未提出脾气虚证的具体概念。后世医家根据《内经》的框架结构,又结合临床经验,对脾气虚证的内容加以发挥,使之成为中医重要的证候之一。但对脾气虚证及其与他证的鉴别尚未完全阐明。

    自证候本质研究以来,脾气虚被当作重点研究项目,开展了轰轰烈烈地研究热潮。多数是用西医先进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脾气虚证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探讨了西医生化免疫等70多项指标,至今仍未完全搞清脾气虚证的实质。究其原因,没有从基础理论上解决脾气虚证的概念。脾气虚证并不等于脾虚证,它只是脾虚证的一种证候,包括脾不健运、中气下陷等证型。因此应该严格规范脾气虚证的证名概念和证候表现。使脾气虚证的概念在理论上清晰,症状表现上明了,令科研人员有所遵从,这样就能克服以往研究中由于缺乏规范而造成其成果得不到公认,研究得不到重复,指标不特异等后果,所以证候本质研究中首先应引进规范化机制的研究。

    2 改进和完善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研究

    中医动物模型是根据中医理论,对人类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进行模拟、复制,创造出的人工疾病及证的实验动物。目前中医研究过程中的动物模型,包括病证结合模型,中医证模型,载体动物模型,西医病模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创立较早,目前仅造模方法就有10余种,在造模因素中有单一因素,也有复合因素。检测的指标不下70种,在脏腑证侯造模研究中,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揭示脾脏实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但是由于中医脾气虚证并不是具体的病证,它是伴随具体疾病出现的,它可以发生在不同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它在不同的系统及不同的具体病证中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再加上研究者往往忽视了中医理论的指导,各自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中医特色理论,塑造适合于自己研究的动物模型,所以目前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模型病因的非特异性和多重性;忽略了低等动物与人类的本质属性;塑造的模型与人体脾气虚有别等等。产生这些不足之处的原因,除上述分析的因素外,还有中医理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体,他不但具有生物性,还具有社会性,不但具有生理,病理活动,还有心理活动。中医认为,异常的情志变化是中医内伤病伯主要致病因素,它影响人体内的气血运行。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气血的生成,运行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情志异常极易伤脾引起脾功能失常产生脾气虚证。而此点在低等动物身上无法模拟出来。另外中医对症状和体征的收集,是靠望、闻、问、切四诊进行的。尤其是问诊是收集症状和体征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动物无法用语言表达。治疗用药也截然不同。面对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研究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否应停止动物模型的研制,回答是绝不能停止,而更应该深入下去。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规范脾气虚证的概念,其次要建立完整的病证结合模型。因为一些常见的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或某一阶段必然有脾虚证的症状出现,所以要研制出一个个病证结合模型,使研究者能在有限的某一病证的范围内,去分析该动物模型,从而说明和完善其所附的中医脾的理论。

    3 坚持脾气虚证动物实验科研设计中的对照原则

    世间一切事物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鉴别。人们无论做什么样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总是通过对比较来看其异同。任何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只有通过对比才能鉴别研究因素与非研究因素的差异,才能消除和减少研究的误差,得到可靠的结论。医学研究更应如此。纵观现代研究脾气虚证已发表的文献,便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多数文章是用某种方法造成脾虚动物模型,然后再用西医方法测量指标,而较少提到是什么性质的脾虚。众所周知,脾虚是一个大范围,它包括若干个证,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而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些文章虽明确指出“脾气虚”,但未作出与类证如脾气虚挟湿等证的鉴别,也未设若干什么样的对照组,这种研究是不完善的,科研设计是不合理的。为了完善中医脾气虚证的研究,应严重遵守科研设计的三项原则,设立合理对照组。分别研究脾气虚证与中气下陷证、脾气虚挟湿证及与脾阴虚证,脾阳虚证在动物实验中的关系,即对脾气虚证进行系统分析之后,进行详细的研究,方可获得实效。

    4 多学科研究脾气虚证

    脾虚证(脾气虚证)的研究已进行了二十年左右。分析脾虚证的研究现状,所选用的方法几乎都是西医学中的生理、生化脂标的观察,研究指标多达70余种,而很少具有特异性,并涉及到消化、免疫、造血、内分泌、循环、泌尿等10多个系统。脾气虚证候所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虽然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但仍然很复杂。而且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的,其本质往往是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要想彻底弄清楚脾气虚证的实质,仅仅依赖西医学的手段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进其它学科的方法和技术。

    面对二十一世纪蓬勃发展的科学时代,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并形成了许多与各学科领域交叉结合的新兴学科。所以我们应抓住这个大好时机,积极引进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多学科人才,研究中医脾气虚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脾气虚证的本质会大白于天下。以此为突破口,中医脏象的实质会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简介:吕爱平,女,37岁,副教授,在读博士生,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专业方向:藏象学说及应用。

    作者单位:吕爱平 指导 李德新(辽宁中医学院 沈阳 110032)

    参考文献

    [1] 刘士敬,等.脾气虚诊断的历史溯源.中医药信息,1997,(4):3~5

    [2] 王彩霞.论中医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中国医药学报,1997,(3):45~47

    [3] 吉保民,等.浅谈脾虚动物模型研究的不足.医学与哲学,1995,(7):369.

    [4] 孙益新,等.证本质研究现状的反思.中国医药学报,1997,(5):11~14

    [5] 徐木林,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医学与哲学.1996,(2):484~485

    [6] 朝巧玲,等.试论中医多学科研究的引进战略.医学与哲学,1993,(6):35~36

    (收稿日期 1998—07—29 修回日期 1998—12—0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99年 第3期 No.3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