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编号:10568972
古医籍误训例析
http://www.100md.com
     张杏洁

    摘 要:以古典医籍中误训错译的一些典型例子,从不明词义、不解虚词、不知医理、不辨古训、不谙通假、不事校勘等方面辨析了误训的原因。

    关键词:古医籍;误训;例析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219(2000)02-0057-02

    祖国医学史上有着很高学术地位和实用价值的古典医籍,其校注语译本为数甚多。这些注译本确实起到了使古医籍“文字昭晰、义理环周”的作用,然其中难免还有白璧微瑕之处。在阅读中,就管见所及,择其一二,作一粗略辨析,亦冀同仁方正。

    1 不明字义而误

    《素问.解精微论》:“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981年12月版。以下简称《校注》)注:“‘和’有‘集’义,见《汉书.荆燕吴传赞》颜注。”考察原文,《汉书》:“荆王王也,由汉初定,天下未集,故虽疏属,以策为王,镇江淮之间。”师古曰:“集,和也。”此“集”为“和顺”之义,非“集中”之义。而《校注》将“气和于目”译为“神气集中于目。”译文与所注之义相歧,此已误矣。再从上下文看,“和”训“集中”,不符经文原意。《说文》:“和,响应也。”《素问》当用“响应”的引申义“反应”为训,详作“神气反应于双目”,则文通理顺,也与下句“忧知于色”中的“知”义相对。而《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年10月版。下称《译释》)译作“神气和悦于目”,则更为大谬也。
, http://www.100md.com
    《灵枢.九针十二原》:“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灵枢经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译为:“我哀怜老百姓生活不能自给,往往还发生疾病。”训“属”为“往往”。按《说文》:“属,连也。”其本义为“连续不断”。故上文当译为“而且连续不断地发生疾病”,既准确地训释了“属”字,又突出了发生疾病的严重程度,确切地体现了经文原意。

    可见训释古书,当先从本义考虑,首选常义,大可不必展转求僻,以至原义全非。

    2 不解虚词而误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医古文译注》(武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译作“气的津液都要上升到面部……”。将“之”训作“的”。众所周知,气与津液乃人体内两种不同物质,它们虽可转化和互用,但并无从属关系,津液绝不从属于气。“气的津液”闻所未闻。而张隐庵《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释为“津液随气上行”仍有违经文原意。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犹与也。”清*俞木 越《古书疑义举例.古书连及之词例》:“之字,古人亦或用为连及之词。”“之”即为“与”也,用作连词。上文译为“气与津液都上行熏泽面部”则文理、医理皆顺矣。
, 百拇医药
    可见,虚词虽“虚”,不可小觑,一字舛误,文义全非。

    3 不知医理而误

    《小儿则总论》:“但见虚象,便不可妄行攻击,任意消耗。”《医古文》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版)及《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版)都注“虚象”为“假象”。《医古文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译为:“只看见虚假的症状,那就不可以乱用药物攻击,任意消耗小儿的元气”。从文句上看,似乎并无错处。“虚”亦确可训为“假”。然景岳此处所言“虚”,却断不可当“虚假”讲。此“虚”,乃指“不实也”、“弱也”、“真气不足也”。细玩原文,景岳所论,举表里寒热虚实六纲为言,而六者之中,“尤惟虚实二字最为紧要”。因此告诫医者当详辨“体质强盛与柔弱者”之异、“形色红赤与青白者”之异、“声音雄壮与短怯者”之异、“脉息滑实与虚细者”之异,此对小儿而言,更为重要,不可“不思培植,但知剥削”。故知文中所言“虚象”,即指体质柔弱、形色青白、声音短怯、脉息虚细者,此皆真气不足之象。而“假象”乃指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者。两者所指迥异。虽说病见假象,势已沉重,亦不可妄攻,然此去景岳所论之意已远。再者,纵观全书,凡言“虚”者有百十多处,却无一可作“假”解;凡用“假”者,乃言“非真”之义。可知景岳用字,虚,直言虚;假,真言假,并无以“虚”释“假”者。可见此处以“假象”训“虚象”,失之千里矣。
, http://www.100md.com
    训释医籍,医理为真,医事之理不通,文句再顺也误。

    4 不辨古训而误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校注》注:“亟与通。极有藏义,见《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徐《疏》。”故将上文译为“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从而使阳气藏而不泄”。《公羊传》:“北辰亦为大辰。”徐彦疏:“《春秋说》云:‘北者高也,极者藏也,言大一之星高居深藏,故名北极也者。与先儒说违。’”徐疏虽引此说,但已示怀疑。阮元校勘云:“按高、藏字,疑互误。”阮校认为二字当换,为“极者高也,北者藏也”,则合文理。说明“极”训“藏”有误。《说文》:“极,栋也。”即屋脊之栋。其引申义为“高,顶点”。可知阮校之说可取。其实,“亟”在此当读qì,作“屡次、一再”解。王冰、马莳都训“亟”为“数”,可谓尽得其解。《校注》又将“夺”训为“不泄”,也为不妥。夺,强取也。其引申义为“丧失”。《校注》将“亟夺”译为“藏而不泄”实在过于穿凿。原文当译为“避寒就温,勿使皮肤开泄,让阳气频频丧失”,言简意赅,不失经文原意。
, 百拇医药
    可见,训释古籍,参考古训是必要的,但仍须深究详辨,不可一味盲从。

    5 不谙通假而误

    《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译解》将末句译作“咳嗽不止而吐白血的就会死亡”。“白血”为何物?避而不释。王冰注:“谓咳出浅红色血,似肉似肺者。”马莳云:“夫营气者,阴气也。阴气既衰,不能化血,而仅有白血。”王、马两家之说,均显牵强,于疑无解。于鬯注曰:“按‘而’字疑隶书‘面’字之坏文。‘咳不止’为句,‘面白’为句,‘血出者’为句。”于氏将此句一分为三,似乎能说通。可是“而”为“面”之坏文一说尚找不到确凿的根据,于鬯也不过是“疑”而已。实际上,此处之“白”并不能按字面看作为形容词。“白”、“魄”两字在上古同属铎部陌韵,故“白”通“魄”。“魄”训为“迫”,作动词。原文当译作“咳嗽不止而迫使出血的就要死亡”。至此,经文大白。

    破识通假,乃训释古书之道,而望文生义,必文诎意臭。
, 百拇医药
    6 不事校勘而误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张景岳《类经》注曰:“精阳气者,阳气之精华也。”遍查中医古籍,尚未见“精阳气”之名。景岳之注,未解其疑,反有无稽之嫌。“精阳气”之“阳”当为衍文。同书之文《灵枢.大惑论》有“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于目而为之精”之言,可作佐证。再者,“精气上走于目”与上下文的“血气皆上于面”、“别气走于耳”、“宗气上出于鼻”、“浊气出于胃”并列对举,与文体相合。从临床而论,精气之盈亏与视力关系相切,甚合医理。可见去衍文“阳”则语贯文畅。

    由此而言,为训释不误,也还当认真校勘。

    7 结语

    文怡理顺,乃训释古书之准绳。段玉裁曰:“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顺其理,则文通字晰;失其理,则鱼目混珠。可见,训释古典医籍并非易事,须得细揣其意,穷究其源,精勤问典,治学严谨者为之。

    作者简介:张杏洁(1946-),女,副教授

    作者单位:张杏洁(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 230032)

    收稿日期:2000-02-02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2000 Vol.19 No.2 P.57-5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