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辨证论治
编号:10568214
重新认识风湿寒性关节痛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药报
     日前,在哈尔滨召开的“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上,来自国内外的许多知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一致建议:尽管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一般并不造成畸形和残疾,但其高发病率已居其它各种风湿病之首,因此必须加强对本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重新认识本病,早日揭开其本质。

    ■风关痛由来

    风关痛是上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命名的一种独立的风湿病。80年代末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曾在全国范围内对风湿寒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四病”进行了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普查的10余万人中,“四病”患病率总计高达17.39%,其中风关痛比例最高,占“风湿四病”总患病率的88.44%。

    哈医大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专家、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教授介绍,风关痛迄今原因不明,以风、寒、湿环境因素及体力负荷为主要危险因子,以膝、腰椎等多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这种关节痛,只有关节疼痛症状,无肿胀等炎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学诊断均无异常。此病在我国寒冷、潮湿地区多发,以黑龙江省为例,其患病率高达25.70%,占风湿病构成比77.44%。虽然风关痛可以视为无病或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但通过动物模型及患者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其仍存在一定的微循环、炎症介质、软骨代谢等病理学改变。
, 百拇医药
    风关痛宏观上呈良性经过,不致残,不危及生命,因而很少有人系统研究。在祖国医学中,本病被视之为痹症,早在两千年前《素问·痹论》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的记载。其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痹症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认为痹症的发病是由于身体虚弱,阳气卫外不固,风、寒、湿乘虚而入,留于肌肉、经络、关节,引起气血痹阻,运行不畅,由此发生疼痛、酸麻、沉重及伸屈不利等表现。

    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根据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及现代研究结果,认为本病主要是由风、寒、湿、邪,以及体力负荷而导致的关节疼痛,故命名为风湿寒性关节痛,并按中医辨证分为风重、湿重、寒重、风湿、寒湿等五种类型。据此,张志毅等人明确指出本病与寒冷、潮湿和体力负荷密切相关,但不一定为致病因素,确切的发病机理并不十分清楚,其关节痛可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镇痛药缓解,患者可胜任体力劳动,长期发病关节无骨质破坏,不留畸形,故认为本病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在致病条件下发病,脱离此环境又可缓解。因此张志毅建议应将本病更名为“特发性关节痛综合征”。
, 百拇医药
    ■重新认识风关痛

    那么,风关痛是否为某种风湿病的早期病变?张志毅分析说,基于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此病病久者可能发生骨质增生。风、寒、湿、邪可导致关节尤其是负重关节局部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无氧代谢活跃、氧自由基释放,从而引起关节组织损伤;体力负荷引发关节软骨水分改变,以及表层胶原纤维定向排列改变,是骨关节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所以从病因上看,推测风关病与骨关节炎存在一定的关联。

    从基础研究方面分析,骨关节炎的软骨病变由变性坏死发展到“关节衰竭”,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中主要成分蛋白多糖等的代谢异常。而从风关痛动物模型的研究来看,本病虽然未发现明显的软骨病变,但关节滑液中蛋白多糖降解物各种单糖显著增多,间接反映了软骨代谢异常,从病理学角度初步证实病变的靶器官均为软骨,进而证明风关痛与骨关节炎之间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

    而从临床上来看,绝大多数骨关节炎患者都有长期关节痛的病史,有的甚至长达20~30年。在长期的关节痛过程中,表现为关节不红肿,缺乏炎性改变,并且抗“O”、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X线等常规检查均无阳性所见,但始终被一种不明原因的关节痛所困扰。直至后期出现关节肿胀、关节弹响、X线显示关节退变和骨质增生时,方被确诊为骨关节炎。张志毅认为,这种长期不明原因的关节痛极有可能就是风关痛。综上所述,流行病学、病理学检查和临床观察等研究,初步证实二者确有一定“纠葛”,提示风关痛可能是骨关节炎的早期病变。

    张志毅指出,目前,仍有大多数的业内人士认为风关痛属“无病”,或是“风湿性关节炎”,甚至是“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对本病不治疗或过度治疗,给风关痛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而实际上,风关痛的大量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循证风湿病学的发展,以及影像学手段和特异性实验室指标的日臻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一定会揭开风关痛的实质,对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