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 正文
编号:10568714
http://www.100md.com
     张榑 胡云霞

    关键词 生化汤 恶露不净 胎盘残留 腹壁血肿

    中图分类号:R271.43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4-5392(2000)01-0044-01

    本文介绍用生化汤加泽兰、坤草治疗产后恶露不净,产后胎盘不全残留及剖宫产术后腹壁血肿,有效率达96.88%。

    1 资料来源

    我院于1995年5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32例病人,其中产后恶露不净23例,产后胎盘不全残留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血肿2例;有B超确诊为宫腔积血,宫腔残留物,腹壁切口下血肿。这些病例在未用本方药前,均在院外采用抗生素、催产素、益母草等药物治疗,皆未见好转,而笔者选用此方药煎服,平均疗程6~15天,均疗效满意。

    2 诊断要点

    2.1病史:23例因产后恶露淋漓不净,持续2~3月之久;7例产后胎盘不全残留、粘连(7例患者中3例为宫内死胎引产,2例为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2例为足月顺产);2例剖宫产后腹壁血肿,分别于术后4~7天发现切口肿块,触痛。

    2.2体征: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后恶露淋漓不净,时多时少,色黯红,伴腹痛拒按,舌质紫黯,脉涩,腹壁切口下肿块分别为(15×10×6)cm3及(8×6×2)cm3大小,触痛。

    2.3B超检查:宫腔积血,不定型光团,宫腔部分胎盘残留,腹壁切口下血肿。

    3 治疗方法

    生化汤加泽兰、坤草,水煎服。症状轻者每日1次,4~7天,症状重者每日2次,7~15天。

    4 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用药后腹痛消失,阴道有残留物排出,出血停止,复查B超宫腔内无残留物或光团消失,腹壁肿块明显缩小为显效;用药后腹痛减轻,阴道有残留物排出或出血减少,复查B超宫腔光团较前减小,腹壁肿块有缩小为有效;服药后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者为无效。

    4.2治疗结果:32例患者经该方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其中,23例产后恶露不净者,服药后7天内血净者15例,服药10天后血净者8例;胎盘不全残留服药后2~3天排出者6例,1例因胎盘粘连行清宫术;腹壁血肿2例服药后肿块缩小,触痛减轻,继服1周后肿块消失。以上31例病人经服药治疗后痊愈,总有效率96.88%。

    5 典型病例

    例1:产后恶露不净:刘某,27岁,1998年11月因剖宫产术后2个月恶露不净来院门诊。证见:恶露未净,血量时多时少,色黯红,伴腹痛,舌质紫黯,脉象弦涩。B超检查:子宫切口愈合好,宫腔有暗区,曾服消炎止血药治疗月余未见好转,拟生化汤加泽兰、坤草,服药6剂后恶露渐少,血色淡,腹痛缓解,继服6剂后血止,症消。

    例2:产后胎盘不全残留:周某,32岁,孕2产1,第2胎孕37周在县医院分娩,因产后出血伴发热转我院。B超检查:宫腔光团(3.3×4.7×4.2)cm3,考虑胎盘残留,因产后感染不宜行清宫术,故在抗炎同时给予该方治疗,急煎2剂后,次日宫腔残留组织自然排出,子宫收缩好,出血不多,复查B超宫腔光团消失,排出物病理为残留胎盘组织。

    例3:剖宫产后腹壁血肿:王某,29岁,剖宫产术后4天,腹壁伤口疼,经检查腹壁切口旁肿块(15×10×6)cm3大小,触痛,B超考虑为腹壁血肿,采取保守治疗,予该方煎服,每日2次,连服1周后腹壁肿块缩小,触痛减轻,继服至痊愈。

    6 体会

    1)生化汤始见于《傅青主女科.产后篇》,是傅氏治疗产后诸证的主方。傅氏认为:“此方治疗危急诸症……生化汤系血块圣药也。”其功效为活血化瘀,止血清热。方中泽兰、坤草祛瘀止血、消炎;干姜引众药生血。本方主治产后恶露不净,少腹痛,故方以散血,养血化瘀为主,使瘀去新生,产后用生化汤可预防产后子宫积血。

    2)笔者体会产后恶露不净,系因产后为多虚、多瘀之体,故气不摄血,又因瘀血未净,以致新血难安,而致恶露不净,腹痛,治宜活血化瘀;而活血化瘀是祖国医学一种主要的特有的治法。方中: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川芎辛散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炮姜除虚火,散寒;加泽兰、坤草加强活血祛瘀消炎止血生新的作用,并促进子宫收缩。

    3)传统治疗产后宫腔残留物需行刮宫术,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尚未完全愈合,使刮宫术增加了难度和危险性,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笔者采用生化汤加泽兰、坤草治疗产后诸病,确实解决了上述诸症治疗中的困难,并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单位:张榑(300052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胡云霞(300052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收稿日期:1999-08-17)

    天津中医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0 Vol.17 No.1 P.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