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及治疗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论坛报
通心络对AMI血运重建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或溶栓治疗患者,常规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制剂的同时合用通心络胶囊,观察其改善缺血心肌功能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首次心电图ST段抬高的AMI患者成功实施PCI或溶栓治疗后,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52例)和同时服用通心络胶囊组(60例),连续观察超声心动图改变,同时于发病的第1天和30天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将两组不同时间的超声心动图和血生化、血常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通心络组患者冠脉血运重建1、2周和1个月、6个月时异常室壁运动节段恢复率明显高于非通心络组,同时室壁节段运动评分指数WMSI进行性降低。(2)两组于发病后1周时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的比率增加相当;2周和1个月时通心络组无明显变化,但非通心络组仍在增加;3个月时通心络组LVEDV容积比率明显减少,并已接近最初水平,而非通心络组仍维持在高水平状态;6个月时通心络组无显著变化(5.07%),非通心络组也较前有所降低(11.72%)。(3)通心络组治疗前血中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通心络组相当,用药1个月后两组虽均有以上指标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且无组间、组内显著差异,在溶栓人群中结果相同。(4)治疗前两组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水平相当(P=0.78和0.41),30天后两组均降低,无组间差异(P=0.62和0.42),两组内比较均有BUN显著降低(P=0.009和0.019)。(5)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患者在治疗前、后和1个月时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LVEF两组相当,无统计学差异。
, http://www.100md.com
结论 (1)通心络可使部分存活心肌功能提前恢复,其恢复程度和范围优于非通心络组。(2)通心络胶囊可以改善AMI后的心肌重构。(3)AMI血运重建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同时服用通心络胶囊未增加出血,未导致肝、肾及心功能恶化和死亡,临床应用相对安全。
通心络胶囊具有补益心气、活血通络、搜风止痉、行瘀止痛等功效,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解除血管痉挛,抑制动脉硬化,稳定和消退动脉硬化斑块,预防再灌注损伤和保护微血管完整性。尤其是AMI患者早期应用通心络胶囊,对于其保护再灌注损伤和微血管完整性、缩小梗死面积、降低心室重构,改善预后的作用突出,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但由于有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原活性等作用,因此通心络能否用于AMI早期,特别是对实施溶栓或急诊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的患者是否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就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对象 选自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的首次AMI并成功实施PCI或溶栓治疗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通心络组男性52例,女性8例,非通心络组男性40例,女性12例。通心络组在服用常规治疗AMI药物的同时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各组临床情况均无显著差异(表1)。
, 百拇医药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AMI患者接受PCI或溶栓治疗后常规口服用药为硝酸酯类制剂硝酸异山梨酯(硝心痛)10~20mg/次,3~4次/d、β阻滞剂(氨酰心安6.25~25mg/次,2次/d),血压高者选择美多心安(倍他乐克)12.5~50mg/次,2次/d,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开博通)6.25~25mg/次,2次/d,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0.3g/次,1次/d和氯吡格雷,首剂300mg,以后75mg/次,1次/d)。在治疗最初同时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40~80mg,1次/12h,连续5~7d。此外,对有明显冠脉痉挛的患者加用钙离子拮抗剂盐酸地尔硫(合心爽)15~30mg/次,3~4次/d。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加用利尿剂呋塞米(速尿)20~40 mg/次,1次/d,根据病情72小时后加入少量洋地黄制剂(地高辛0.125~0.25mg/次,1次/d)。上述口服药均连续服用半年以上至本研究结束。通心络胶囊是河北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4粒/次,3次/d。本产品是吴以岭教授首创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
, http://www.100md.com
超声心动图检查(2DE)和分析 对所有112例患者于接受PCI后12~24h内、第7天、10~14天和第30天时进行标准左心室长轴、短轴和心尖切面2DE检查并进行实时录像,提供分析图像依据。
室壁节段性运动分析方法 室壁节段性运动分析依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16节段半定量法,对左心室室壁各节段的心内膜向内运动和室壁增厚情况进行评分:正常或运动增强为1分,轻、中度减弱为2分,重度或运动消失为3分,矛盾运动4分。根据评分计算室壁节段运动评分指数(WMSI=各节段得分之和/左室节段数)。2个相邻异常节段有收缩运动改善(减少≥1)被视为有收缩功能改善。
左心室收缩功能测定方法 对采集2DE图像心尖四腔和两腔切面,以心电图R波顶点为舒张末期标志,T波终末为收缩末期标志,手工勾画心内膜边界。根据SIMPSON公式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量和计算LVEDV、LVESV、每搏量(SV)和LVEF。
, 百拇医药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于患者发病前、后24小内和30天抽血进行血常规、部分凝血酶原激活时间(PT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肝、肾功能和纤维蛋白定量检查。
统计学方法 测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冠脉再通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
本研究中,通心络组和非通心络组超声心动图所示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数,无显著组间差异。但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1周、2周和1个月后累计恢复率通心络组远远大于非通心络组。此后两组均继续恢复,6个月时通心络组恢复率明显高于以往报道的52%,而非通心络组与报道的冠脉血运重建术(CVR)后结果相当。可见,通心络组的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恢复不仅在时间和程度上均较非通心络组明显,而且通心络胶囊可以缩小梗死面积,对AMI患者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有一定应用价值。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于心梗发生后24h内、1周时虽均有LVEDV增加,但均无显著差异(P=0.09)。所不同的是自第2周开始,通心络组LVEDV增加减缓,基本稳定,而非通心络组继续增加(P=0.04)。1个月时通心络组LVEDV增加保持在9.42%水平,非通心络组达12.33%(P=0.04),此时两组均发生左室重构,但非通心络组更显著。3个月时通心络组LVEDV增加比率较前明显减少,已接近最初水平(P=0.4080),而非通心络组的增加仍维持在13.70%的高水平状态,容积改变不明显(P=0.4879)。6个月时通心络组基本保持LVEDV稳定,非通心络组虽在减少,但仍居高明显。可见,通心络组改善左室心肌重构不仅早于非通心络组,并且6个月时明显优于非通心络组。
LVEF是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体现。心梗24h内、1周、2周和1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所示,两组射血分数均无组间显著改变,3个月时已有显著组间差异,6个月时组间差异消失。这提示,两组整体收缩功能均有所恢复。同时,通心络组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时间早于非通心络组和恢复的水平及对LVEF的改善明显优于非通心络组。(待续), http://www.100md.com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或溶栓治疗患者,常规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制剂的同时合用通心络胶囊,观察其改善缺血心肌功能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首次心电图ST段抬高的AMI患者成功实施PCI或溶栓治疗后,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52例)和同时服用通心络胶囊组(60例),连续观察超声心动图改变,同时于发病的第1天和30天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将两组不同时间的超声心动图和血生化、血常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通心络组患者冠脉血运重建1、2周和1个月、6个月时异常室壁运动节段恢复率明显高于非通心络组,同时室壁节段运动评分指数WMSI进行性降低。(2)两组于发病后1周时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的比率增加相当;2周和1个月时通心络组无明显变化,但非通心络组仍在增加;3个月时通心络组LVEDV容积比率明显减少,并已接近最初水平,而非通心络组仍维持在高水平状态;6个月时通心络组无显著变化(5.07%),非通心络组也较前有所降低(11.72%)。(3)通心络组治疗前血中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通心络组相当,用药1个月后两组虽均有以上指标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且无组间、组内显著差异,在溶栓人群中结果相同。(4)治疗前两组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水平相当(P=0.78和0.41),30天后两组均降低,无组间差异(P=0.62和0.42),两组内比较均有BUN显著降低(P=0.009和0.019)。(5)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患者在治疗前、后和1个月时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LVEF两组相当,无统计学差异。
, http://www.100md.com
结论 (1)通心络可使部分存活心肌功能提前恢复,其恢复程度和范围优于非通心络组。(2)通心络胶囊可以改善AMI后的心肌重构。(3)AMI血运重建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同时服用通心络胶囊未增加出血,未导致肝、肾及心功能恶化和死亡,临床应用相对安全。
通心络胶囊具有补益心气、活血通络、搜风止痉、行瘀止痛等功效,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解除血管痉挛,抑制动脉硬化,稳定和消退动脉硬化斑块,预防再灌注损伤和保护微血管完整性。尤其是AMI患者早期应用通心络胶囊,对于其保护再灌注损伤和微血管完整性、缩小梗死面积、降低心室重构,改善预后的作用突出,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但由于有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原活性等作用,因此通心络能否用于AMI早期,特别是对实施溶栓或急诊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的患者是否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就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对象 选自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的首次AMI并成功实施PCI或溶栓治疗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通心络组男性52例,女性8例,非通心络组男性40例,女性12例。通心络组在服用常规治疗AMI药物的同时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各组临床情况均无显著差异(表1)。
, 百拇医药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AMI患者接受PCI或溶栓治疗后常规口服用药为硝酸酯类制剂硝酸异山梨酯(硝心痛)10~20mg/次,3~4次/d、β阻滞剂(氨酰心安6.25~25mg/次,2次/d),血压高者选择美多心安(倍他乐克)12.5~50mg/次,2次/d,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开博通)6.25~25mg/次,2次/d,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0.3g/次,1次/d和氯吡格雷,首剂300mg,以后75mg/次,1次/d)。在治疗最初同时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40~80mg,1次/12h,连续5~7d。此外,对有明显冠脉痉挛的患者加用钙离子拮抗剂盐酸地尔硫(合心爽)15~30mg/次,3~4次/d。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加用利尿剂呋塞米(速尿)20~40 mg/次,1次/d,根据病情72小时后加入少量洋地黄制剂(地高辛0.125~0.25mg/次,1次/d)。上述口服药均连续服用半年以上至本研究结束。通心络胶囊是河北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4粒/次,3次/d。本产品是吴以岭教授首创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
, http://www.100md.com
超声心动图检查(2DE)和分析 对所有112例患者于接受PCI后12~24h内、第7天、10~14天和第30天时进行标准左心室长轴、短轴和心尖切面2DE检查并进行实时录像,提供分析图像依据。
室壁节段性运动分析方法 室壁节段性运动分析依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16节段半定量法,对左心室室壁各节段的心内膜向内运动和室壁增厚情况进行评分:正常或运动增强为1分,轻、中度减弱为2分,重度或运动消失为3分,矛盾运动4分。根据评分计算室壁节段运动评分指数(WMSI=各节段得分之和/左室节段数)。2个相邻异常节段有收缩运动改善(减少≥1)被视为有收缩功能改善。
左心室收缩功能测定方法 对采集2DE图像心尖四腔和两腔切面,以心电图R波顶点为舒张末期标志,T波终末为收缩末期标志,手工勾画心内膜边界。根据SIMPSON公式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量和计算LVEDV、LVESV、每搏量(SV)和LVEF。
, 百拇医药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于患者发病前、后24小内和30天抽血进行血常规、部分凝血酶原激活时间(PT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肝、肾功能和纤维蛋白定量检查。
统计学方法 测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冠脉再通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
本研究中,通心络组和非通心络组超声心动图所示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数,无显著组间差异。但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1周、2周和1个月后累计恢复率通心络组远远大于非通心络组。此后两组均继续恢复,6个月时通心络组恢复率明显高于以往报道的52%,而非通心络组与报道的冠脉血运重建术(CVR)后结果相当。可见,通心络组的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恢复不仅在时间和程度上均较非通心络组明显,而且通心络胶囊可以缩小梗死面积,对AMI患者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有一定应用价值。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于心梗发生后24h内、1周时虽均有LVEDV增加,但均无显著差异(P=0.09)。所不同的是自第2周开始,通心络组LVEDV增加减缓,基本稳定,而非通心络组继续增加(P=0.04)。1个月时通心络组LVEDV增加保持在9.42%水平,非通心络组达12.33%(P=0.04),此时两组均发生左室重构,但非通心络组更显著。3个月时通心络组LVEDV增加比率较前明显减少,已接近最初水平(P=0.4080),而非通心络组的增加仍维持在13.70%的高水平状态,容积改变不明显(P=0.4879)。6个月时通心络组基本保持LVEDV稳定,非通心络组虽在减少,但仍居高明显。可见,通心络组改善左室心肌重构不仅早于非通心络组,并且6个月时明显优于非通心络组。
LVEF是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体现。心梗24h内、1周、2周和1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所示,两组射血分数均无组间显著改变,3个月时已有显著组间差异,6个月时组间差异消失。这提示,两组整体收缩功能均有所恢复。同时,通心络组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时间早于非通心络组和恢复的水平及对LVEF的改善明显优于非通心络组。(待续),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