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尹淑香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院 合肥 230031)
关键词 脾胃学说 儿科
脾胃同处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具有受纳饮食和运化精微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见脾胃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器官。小儿时期的生长发育,全赖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以供其需要,所谓“脾胃为后天之本”。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小儿时期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因而消化系统疾病尤为多见。因脾胃虚弱,直接影响身体健康,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需调理脾胃,治疗其他系统疾病,也需注意脾胃的调理,这说明了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上应用的广泛性,笔者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水谷精微的需求极为迫切,然而小儿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其脾胃功能不足运化力弱,就形成了小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大与脾胃薄弱的矛盾状态。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能自调,以及父母溺爱不明,喂养方法欠当,稍一不慎就容易损伤脾胃,因此由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疾患在儿科临床颇为多见。脾胃损伤,不仅可以导致小儿积滞、泄泻、呕吐、厌食、疳证等内伤诸恙丛生,而且脾弱则无力充养正气,正气不充则不任六淫所侵,因此又可导致外感诸疾逢起。临床上小儿之病以外感六淫及内伤乳食较为多见。然而内伤外感、诸病之发生,多与脾胃虚弱有关,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现将脾胃学说在儿科常见病中的应用叙述如下。
, http://www.100md.com
泄泻是小儿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成》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欲食失节,寒湿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健旺,则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生后失于调摄,无论外感或内伤均易使脾胃损伤,健运失司而致泄泻。临床观察小儿泄泻虽变化多端,总不离乎脾伤积湿,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使水分停留在肠腔内而发生腹泻的观点是一致的。故在治疗上着重健脾利湿。如治疗小儿脾虚泄泻,多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意在健脾和胃以升清,理气行滞而化湿,适当加用炮干姜、吴茱萸,湿运脾阳,脾机运转,升降有度,湿滞得化则泻止。据实验报道,该方能增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对于运动功能紊乱的肠道有调整作用,并能增加肠管对水和氮离子的吸收。由此可见,健脾药物能提高肠道吸收功能,使患儿脾虚症状得到改善,则泄泻自止。
疳证颇似现代医学的营养不良,多因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宜,水谷精微,长期吸收障碍所致。《小儿药证直诀》说“诸疳皆脾胃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说“小儿疳者,因脾脏虚损,津液消亡。”说明疳积与脾虚的关系甚为密切。疳证初起,以积滞伤脾为主,因脾胃损伤,纳运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纳差,腹胀;病久则脾虚气弱,生化乏源,气血两亏而致面黄肌瘦。临床对于疳证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总以健脾为主,自拟健脾合剂治疗,药用苍术、白术、怀山药、陈皮、鸡内金、炒二牙等,使脾胃健运纳谷增加,则瘦弱之体,庶可逐步恢复。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健脾方药除对机体有一般强壮作用外,还能调节胃肠道运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酶的活性,从而增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有利于营养状况的改善。同时健脾方药,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因而有利于阻断感染——营养不良间的恶性循环,促进患儿的康复。
, 百拇医药
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证情顽固。其发病多因内伏痰饮,外感时邪,痰涎上泛,阻滞气道所致。临床观察哮喘患儿常有脾胃功能失调,婴幼儿患者多有肌肉松驰、湿疹、喉中漉漉有痰等脾气虚的征象,说明小儿哮喘与脾的关系密切,有脾虚证的哮喘患儿消化功能减低,吸收不好,抵抗力差,不耐风寒,容易复发,如哮喘经常发作,又会使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对小儿哮喘应特别注意调理脾胃。根据“喘气之证,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多”,以及“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的理论,可见治痰的关键当责之于脾,故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多投以参苓白术散或六君子汤等补气健脾以治本,脾气健旺,输化有权,以杜生痰之源。肺脾两旺,则内无痰饮留伏,外御诱因干扰,可望达到哮喘的根治。健脾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疗效,可能与其促进消化吸收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
水肿为小儿时期常见病证,其病理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正如张景岳说:“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可见,脾虚不能制水为水肿发病的主要机理,故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为治疗水肿的重要方法。肾病综合征属“水肿”证的“阴水”范畴,发病初期,多先累及脾,故以健脾利水为主,常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合五苓散、五皮饮治疗。脾机健运,三焦通调,则“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而浮肿自消。肾病患儿由于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常致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感染,健脾益气药物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助于预防感染,从而减少肾病的复发。急性肾炎恢复期,辨证属脾气虚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健脾益气佐以渗湿。可同时配合健脾开胃药物,使患儿食欲改善,全身情况好转,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具有强壮、降压、利尿、抗菌、抗病毒及激素样作用,对机体免疫反应起双向调节作用,这可能与健脾法治疗水肿机理有关。
, http://www.100md.com
贫血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综合征,而营养性贫血尤为多见,其发病多因脾胃虚弱,化源缺损所致。“脾主统血”,“脾为生血之源”,与脾的关系更为密切,小儿时期生长旺盛,脾常不足,倘若喂养不当,更使脾胃虚弱,影响气血生化,造成血虚。故治疗的关键在于健脾。我科近十多年来,自拟补血灵糖浆(党参、白术、陈皮、当归、鸡血藤、制首乌、炒二芽等),同时口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240例,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5%以上,经统计学检验明显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健脾和胃,补气生血,帮助营养物质,特别是铁剂的吸收,同时可以减轻小儿因铁剂治疗出现的肠胃刺激症状,中西药联合应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其他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用健脾方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属气不摄血、脾不统血型的病例,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疗效颇为满意。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除气血两虚见证外,多数以脾虚为主,采用健脾益气法,同时配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急性白血病患儿,为减少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降低免疫力等副作用,可配合应用健脾和胃补气生血药物,以延长缓解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健脾益气药物,具有促进铁剂吸收,刺激造血系统,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应用脾胃学说治疗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实践证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但临床应用还不够广泛,今后有待于继续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更深入地探讨脾的本质,将基础理论、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从而使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收稿日期 1998—05—20 修回日期 1998—11—20)
作者简介:尹淑香,女,56岁,主任医师,中医儿科教研室副主任。在安徽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8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99年 第1期 No.1 1999, http://www.100md.com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院 合肥 230031)
关键词 脾胃学说 儿科
脾胃同处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具有受纳饮食和运化精微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见脾胃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器官。小儿时期的生长发育,全赖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以供其需要,所谓“脾胃为后天之本”。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小儿时期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因而消化系统疾病尤为多见。因脾胃虚弱,直接影响身体健康,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需调理脾胃,治疗其他系统疾病,也需注意脾胃的调理,这说明了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上应用的广泛性,笔者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水谷精微的需求极为迫切,然而小儿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其脾胃功能不足运化力弱,就形成了小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大与脾胃薄弱的矛盾状态。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能自调,以及父母溺爱不明,喂养方法欠当,稍一不慎就容易损伤脾胃,因此由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疾患在儿科临床颇为多见。脾胃损伤,不仅可以导致小儿积滞、泄泻、呕吐、厌食、疳证等内伤诸恙丛生,而且脾弱则无力充养正气,正气不充则不任六淫所侵,因此又可导致外感诸疾逢起。临床上小儿之病以外感六淫及内伤乳食较为多见。然而内伤外感、诸病之发生,多与脾胃虚弱有关,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现将脾胃学说在儿科常见病中的应用叙述如下。
, http://www.100md.com
泄泻是小儿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成》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欲食失节,寒湿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健旺,则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生后失于调摄,无论外感或内伤均易使脾胃损伤,健运失司而致泄泻。临床观察小儿泄泻虽变化多端,总不离乎脾伤积湿,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使水分停留在肠腔内而发生腹泻的观点是一致的。故在治疗上着重健脾利湿。如治疗小儿脾虚泄泻,多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意在健脾和胃以升清,理气行滞而化湿,适当加用炮干姜、吴茱萸,湿运脾阳,脾机运转,升降有度,湿滞得化则泻止。据实验报道,该方能增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对于运动功能紊乱的肠道有调整作用,并能增加肠管对水和氮离子的吸收。由此可见,健脾药物能提高肠道吸收功能,使患儿脾虚症状得到改善,则泄泻自止。
疳证颇似现代医学的营养不良,多因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宜,水谷精微,长期吸收障碍所致。《小儿药证直诀》说“诸疳皆脾胃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说“小儿疳者,因脾脏虚损,津液消亡。”说明疳积与脾虚的关系甚为密切。疳证初起,以积滞伤脾为主,因脾胃损伤,纳运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纳差,腹胀;病久则脾虚气弱,生化乏源,气血两亏而致面黄肌瘦。临床对于疳证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总以健脾为主,自拟健脾合剂治疗,药用苍术、白术、怀山药、陈皮、鸡内金、炒二牙等,使脾胃健运纳谷增加,则瘦弱之体,庶可逐步恢复。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健脾方药除对机体有一般强壮作用外,还能调节胃肠道运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酶的活性,从而增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有利于营养状况的改善。同时健脾方药,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因而有利于阻断感染——营养不良间的恶性循环,促进患儿的康复。
, 百拇医药
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证情顽固。其发病多因内伏痰饮,外感时邪,痰涎上泛,阻滞气道所致。临床观察哮喘患儿常有脾胃功能失调,婴幼儿患者多有肌肉松驰、湿疹、喉中漉漉有痰等脾气虚的征象,说明小儿哮喘与脾的关系密切,有脾虚证的哮喘患儿消化功能减低,吸收不好,抵抗力差,不耐风寒,容易复发,如哮喘经常发作,又会使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对小儿哮喘应特别注意调理脾胃。根据“喘气之证,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多”,以及“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的理论,可见治痰的关键当责之于脾,故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多投以参苓白术散或六君子汤等补气健脾以治本,脾气健旺,输化有权,以杜生痰之源。肺脾两旺,则内无痰饮留伏,外御诱因干扰,可望达到哮喘的根治。健脾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疗效,可能与其促进消化吸收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
水肿为小儿时期常见病证,其病理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正如张景岳说:“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可见,脾虚不能制水为水肿发病的主要机理,故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为治疗水肿的重要方法。肾病综合征属“水肿”证的“阴水”范畴,发病初期,多先累及脾,故以健脾利水为主,常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合五苓散、五皮饮治疗。脾机健运,三焦通调,则“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而浮肿自消。肾病患儿由于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常致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感染,健脾益气药物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助于预防感染,从而减少肾病的复发。急性肾炎恢复期,辨证属脾气虚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健脾益气佐以渗湿。可同时配合健脾开胃药物,使患儿食欲改善,全身情况好转,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具有强壮、降压、利尿、抗菌、抗病毒及激素样作用,对机体免疫反应起双向调节作用,这可能与健脾法治疗水肿机理有关。
, http://www.100md.com
贫血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综合征,而营养性贫血尤为多见,其发病多因脾胃虚弱,化源缺损所致。“脾主统血”,“脾为生血之源”,与脾的关系更为密切,小儿时期生长旺盛,脾常不足,倘若喂养不当,更使脾胃虚弱,影响气血生化,造成血虚。故治疗的关键在于健脾。我科近十多年来,自拟补血灵糖浆(党参、白术、陈皮、当归、鸡血藤、制首乌、炒二芽等),同时口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240例,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5%以上,经统计学检验明显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健脾和胃,补气生血,帮助营养物质,特别是铁剂的吸收,同时可以减轻小儿因铁剂治疗出现的肠胃刺激症状,中西药联合应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其他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用健脾方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属气不摄血、脾不统血型的病例,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疗效颇为满意。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除气血两虚见证外,多数以脾虚为主,采用健脾益气法,同时配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急性白血病患儿,为减少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降低免疫力等副作用,可配合应用健脾和胃补气生血药物,以延长缓解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健脾益气药物,具有促进铁剂吸收,刺激造血系统,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应用脾胃学说治疗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实践证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但临床应用还不够广泛,今后有待于继续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更深入地探讨脾的本质,将基础理论、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从而使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收稿日期 1998—05—20 修回日期 1998—11—20)
作者简介:尹淑香,女,56岁,主任医师,中医儿科教研室副主任。在安徽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8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99年 第1期 No.1 199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