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 正文
编号:10569116
http://www.100md.com
     蔡 进 林培红

    关 键 词:灸法;高压氧舱;神经衰弱

    中图分类号:R245;R459.6;R749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4-0668(1999)01-0038-01

    神经衰弱是因脑皮质神经活动长期持续性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的一类常见的神经症性障碍。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及睡眠障碍头痛、多种躯体不适等症状。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总患病率为13.03%[1]。近年来,我们采用灸法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衰弱症6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60例,均为本院1991年9月~1995年10月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短者14天,最长者25年,平均病程8年。

    1.2 诊断与病例选择标准

    根据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1985年10月制订的“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中有关“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排除伴有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者,选择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身体、实验室、ECG、脑电图等检查结果均正常的神经衰弱症患者作为本观察对象。

    2 治疗方法

    白天使用高压氧(HBO)治疗。方法:采用多人氧舱,空气加压10min,治疗压力达0.2MPa,稳压后面罩吸纯氧2次,每次吸氧30min,两次吸氧间休息10min,最后经过20min匀速减压,常压出舱。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晚上临睡前用灸法。方法:取三阴交、神门穴。用灸条对准穴位,距6cm左右进行灸烤,以皮肤红润、充血为度,但应防灼伤。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期间停用一切镇静药。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78年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拟订的“精神疾病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修正草案”[3]的有关标准拟定。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恢复病前工作及学习能力,每日睡眠6~8h,停止治疗后1年随访未复者。好转:部分症状减弱或消失,每日睡眠不足6h,失眠已控制。无效:症状无好转甚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愈3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结果显示:病程越短者,疗效越好。

    4 讨论

    神经衰弱症病因尚不清楚,而中医认为本病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役房室过度导致心、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邓禄清指出:本病多因强力用脑、情志刺激、情欲房劳和久病伤肾所引起,其病位在心肾,尔后累及肝脾[4]。主要病机是水火失济,阴阳失调。故此,我们取三阴交以治之。三阴交为太阴、少阴、厥阴交会之处,“有健脾和胃,养肝益肾之功”,可治失眠、脏躁等症[5]。又由于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取神门以安神定志,调节五脏。《经穴释义汇解》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主神,穴为心脉俞穴,为心气所出入之处,故名神门。”其穴专治心烦、惊悸健忘、失眠等心经失调之症。高压氧舱的治疗,可使血氧含量增加,组织中氧的有效弥散距离增加,从而改善脑末梢小动脉的缺氧状态。也能使血小板聚积下降,抑制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血氧含量增高,从而纠正植物神经系统紊乱[6]。我们运用灸法配合高压氧舱的治疗方法治疗60例神经衰弱患者,结果治愈38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96.7%,并且未见有任何毒副反应。

    作者简介:蔡进,男,1968年2月生;医学学士;医师;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方向:内科疾病临床治疗学。

    作者单位:蔡 进 林培红(四川省石油总医院,四川 成都 610212)

    参考文献

    [1]黄明生.精神病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9

    [2]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5):318~321

    [3]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精神疾病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修正草案.见:陈贵廷,薛赛琴编.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454~455

    [4]邓禄清.神经衰弱从肾治.广东医学,1992,(3):138

    [5]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3

    [6]刘子藩.实用高压氧医学.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98~199

    (收稿日期:1998-11-14)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99年 第22卷 第1期 No.1 Vol.22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