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伤害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医疗经验,成为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部分。
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
一、病因
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寒、暑、风、霜,雨、露、雾都可酿制风毒、气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另有饮食不调、意外伤害、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情志所伤、先天禀赋异常等也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对疾病的命名及分类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鹞鹰闪翅的叫“鹞子经”,膝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疗”、“铁疗”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一)经类
凡以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并以发热、抽搐、昏迷或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大都归为“经”类,如36经有:仙麦经(马牙经),麦坐经(走马经),替谬经(鱼肚经),录慕经(录慕经),渣太经(天吊经),代替经(肚腹经),独经(迷沉经),翻斗经(脚翻经)、闹青经(心经)……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称尚有7经病:学嗯(扯经)、衣批嗯(半边经)、哑嗯(哑经)、读嗯(火经)、生嗯(冷经)、哈嗯(快经)、干嗯(慢经)。
(二)证类
凡以疼痛、吐泻、发热、咳嗽、出血、痘、疹等为主症,或某症状单独出现,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的各种疾病,苗医将这一类疾病归为“证”类,如72证有:巴鼓干证(公鸡证)。沙谬证(青沙证)。昏拓证(头瘟证)、能钢证(钢蛇证)、沙体证(红沙证)。代公证(狗心证)、布容证(羊毛证)、巴转证(摆子证)、豪指证(黄病心)、孟朱替证(水臌证)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补充了常见证如拿约证(黄鳝证)、嗯栾证(迷经证)、爱我证(乌鸦证)、胡西证(缩筋证)……等二十多种。
(三)翻类
因在烈日下久晒,或感受瘴岚秽浊之气所致的各种急证,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泻、昏迷痉厥等,并伴见某种动物形态动作的,苗医统称为翻,包括朱砂翻(朱砂翻)、心经疔翻(心经疔翻)、巴古翻(乌鸦翻),代构翻(狗翻),界构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哑巴翻)、姑宝姐翻(蛤蟆翻)……等49种。
(四)胎病
农村小儿中,常见因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发干枯、厌食好哭、哭声细微、夜眠惊惕等症,苗医根据其不同见症及哭声称为小儿12胎病:胎麦(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干(鸡胎)、胎构(狗胎)、胎板(猪胎)、胎忙(猫胎)、胎诀(金胎)、胎呕(银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脸)、胎慢(猴胎)。
(五)抽病
是初生小儿最常见的一类对各种有害环境不适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身热面黄、烦躁啼哭、吐奶厌食、喷嚏流泪、指纹色紫等,根据病因及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抽病,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几朗抽(日抽)、巧抽(烟抽)、靛抽(靛抽)、都抽(木抽),此外尚有月、露、风、雨、人、畜、水而致病者,但较为少见。
(六)丹类
本病发病急骤,初起有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继而出现皮疹,皮疹略高于皮肤,色红如涂丹,边缘清楚,表面光亮灼热,其大如掌,继而扩散,甚者遍身,或痒或痛,发无定处,根据其初发部位及扩散路径不同,苗医将其分为10丹毒:昼买丹(飞灶丹)、昼买松丹(走灶丹)、昼麦丹(鬼火丹)、昼真度丹(天火丹)、昼汁斗丹(天灶丹)、昼卡煮丹(水丹)、昼替丹(葫芦丹)、昼劳丹(野火丹)、昼保斗丹(烟火丹)、昼漏丹(壶漏丹)。
(七)癀类
初起患部肿痛,继而向深层和周围扩大,形成大片红肿热痛的硬块,四周漫肿,伴全身寒热症状。常见有读仿(火癀)、欧仿(水癀)、恨松仿(巴骨癀)节。
(八)花类
多因癀类失治误治而来,后期皮肤红肿溃烂、腐肉外翻突起,其形如花状,此时多伴有人体消瘦,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低热等全身症状,因其病灶发于某处而名某花,如哥巫榜(奶花)、骨汁榜(背花)、娘榜(坐花),另有一些不是因癀失治而来,只因其病灶如某种物体开花状,或呈现某种花纹而得名,如蜡榜(蜡烛花),讲姑买榜(萝卜花)等。
(九)疔类
是一种急性皮肤传染性疾病,因其病灶形小根深,顽硬如钉而得名,好发于人体暴露部位,如头面及四肢末端,并伴有寒战高热、烦渴引饮,甚则昏迷谵语。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不急治则死。根据疔发特点,有样干不公(飞疔)、欧干不公(水疔)、那干不公(干疔)、读公(火疔)、倒公(铜疔)、哨公(铁疔),此外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还有节骨疔、箍颈疔、手板疔、脚板疔等。
(十)疮类
指病灶表浅的一类皮肤病,据其不同性状及发生部位有:读万泼(火旋疮)、干纽泼(白口疮)、哥巫泼(乳疮)等。
(十一)龟类
是长在腹内形似龟背的各种包块。包块质软,按之消失,起手复现,聚散无常叫崩播(气龟);质较硬,按之不消叫向播(血龟);按之坚硬如石叫衣播(石龟)。包块圆而无角属阴叫“母龟”,圆而有角属阳叫“公龟”。
据统计,苗医掌握病种有200余种,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神经、精神、骨伤、皮肤、寄生虫及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等,其归类方法自成体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规范性。但因地域不同,方言有别,各地苗族医在疾病命名、证治上有不尽相同之处,有同名异症、同症异名的现象,如:同叫“飞蛾证”,湘西方言的“飞蛾证”其临床表现是发热、鼻翼煽动、咳嗽气急、胸痛等;黔东方言的“飞蛾证”临床表现是发热、扁桃体红肿疼痛等。又如黔东方言的“雷公证”是头部剧烈疼痛,以戴帽一圈尤甚,而湘西方言之“雷公证”则是以胸痛、咳嗽、吐血等为其主症,“同名异症”者治法迥异。另有“同症异名”者,如同样表现为好食生米、面色萎黄、浮肿乏力的,湘西方言称为“米黄证”,黔东方言称为“黄肿病”;同样表现为口干舌燥、多食多饮、腹胀大而形体消瘦者,有的地方称“鱼肚经”,有的地方称为“水证”,“异名同症”者其治疗方药一般是相同或相似的。
摘自中国中医药网
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
一、病因
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寒、暑、风、霜,雨、露、雾都可酿制风毒、气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另有饮食不调、意外伤害、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情志所伤、先天禀赋异常等也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对疾病的命名及分类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鹞鹰闪翅的叫“鹞子经”,膝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疗”、“铁疗”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一)经类
凡以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并以发热、抽搐、昏迷或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大都归为“经”类,如36经有:仙麦经(马牙经),麦坐经(走马经),替谬经(鱼肚经),录慕经(录慕经),渣太经(天吊经),代替经(肚腹经),独经(迷沉经),翻斗经(脚翻经)、闹青经(心经)……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称尚有7经病:学嗯(扯经)、衣批嗯(半边经)、哑嗯(哑经)、读嗯(火经)、生嗯(冷经)、哈嗯(快经)、干嗯(慢经)。
(二)证类
凡以疼痛、吐泻、发热、咳嗽、出血、痘、疹等为主症,或某症状单独出现,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的各种疾病,苗医将这一类疾病归为“证”类,如72证有:巴鼓干证(公鸡证)。沙谬证(青沙证)。昏拓证(头瘟证)、能钢证(钢蛇证)、沙体证(红沙证)。代公证(狗心证)、布容证(羊毛证)、巴转证(摆子证)、豪指证(黄病心)、孟朱替证(水臌证)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补充了常见证如拿约证(黄鳝证)、嗯栾证(迷经证)、爱我证(乌鸦证)、胡西证(缩筋证)……等二十多种。
(三)翻类
因在烈日下久晒,或感受瘴岚秽浊之气所致的各种急证,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泻、昏迷痉厥等,并伴见某种动物形态动作的,苗医统称为翻,包括朱砂翻(朱砂翻)、心经疔翻(心经疔翻)、巴古翻(乌鸦翻),代构翻(狗翻),界构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哑巴翻)、姑宝姐翻(蛤蟆翻)……等49种。
(四)胎病
农村小儿中,常见因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发干枯、厌食好哭、哭声细微、夜眠惊惕等症,苗医根据其不同见症及哭声称为小儿12胎病:胎麦(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干(鸡胎)、胎构(狗胎)、胎板(猪胎)、胎忙(猫胎)、胎诀(金胎)、胎呕(银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脸)、胎慢(猴胎)。
(五)抽病
是初生小儿最常见的一类对各种有害环境不适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身热面黄、烦躁啼哭、吐奶厌食、喷嚏流泪、指纹色紫等,根据病因及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抽病,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几朗抽(日抽)、巧抽(烟抽)、靛抽(靛抽)、都抽(木抽),此外尚有月、露、风、雨、人、畜、水而致病者,但较为少见。
(六)丹类
本病发病急骤,初起有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继而出现皮疹,皮疹略高于皮肤,色红如涂丹,边缘清楚,表面光亮灼热,其大如掌,继而扩散,甚者遍身,或痒或痛,发无定处,根据其初发部位及扩散路径不同,苗医将其分为10丹毒:昼买丹(飞灶丹)、昼买松丹(走灶丹)、昼麦丹(鬼火丹)、昼真度丹(天火丹)、昼汁斗丹(天灶丹)、昼卡煮丹(水丹)、昼替丹(葫芦丹)、昼劳丹(野火丹)、昼保斗丹(烟火丹)、昼漏丹(壶漏丹)。
(七)癀类
初起患部肿痛,继而向深层和周围扩大,形成大片红肿热痛的硬块,四周漫肿,伴全身寒热症状。常见有读仿(火癀)、欧仿(水癀)、恨松仿(巴骨癀)节。
(八)花类
多因癀类失治误治而来,后期皮肤红肿溃烂、腐肉外翻突起,其形如花状,此时多伴有人体消瘦,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低热等全身症状,因其病灶发于某处而名某花,如哥巫榜(奶花)、骨汁榜(背花)、娘榜(坐花),另有一些不是因癀失治而来,只因其病灶如某种物体开花状,或呈现某种花纹而得名,如蜡榜(蜡烛花),讲姑买榜(萝卜花)等。
(九)疔类
是一种急性皮肤传染性疾病,因其病灶形小根深,顽硬如钉而得名,好发于人体暴露部位,如头面及四肢末端,并伴有寒战高热、烦渴引饮,甚则昏迷谵语。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不急治则死。根据疔发特点,有样干不公(飞疔)、欧干不公(水疔)、那干不公(干疔)、读公(火疔)、倒公(铜疔)、哨公(铁疔),此外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还有节骨疔、箍颈疔、手板疔、脚板疔等。
(十)疮类
指病灶表浅的一类皮肤病,据其不同性状及发生部位有:读万泼(火旋疮)、干纽泼(白口疮)、哥巫泼(乳疮)等。
(十一)龟类
是长在腹内形似龟背的各种包块。包块质软,按之消失,起手复现,聚散无常叫崩播(气龟);质较硬,按之不消叫向播(血龟);按之坚硬如石叫衣播(石龟)。包块圆而无角属阴叫“母龟”,圆而有角属阳叫“公龟”。
据统计,苗医掌握病种有200余种,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神经、精神、骨伤、皮肤、寄生虫及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等,其归类方法自成体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规范性。但因地域不同,方言有别,各地苗族医在疾病命名、证治上有不尽相同之处,有同名异症、同症异名的现象,如:同叫“飞蛾证”,湘西方言的“飞蛾证”其临床表现是发热、鼻翼煽动、咳嗽气急、胸痛等;黔东方言的“飞蛾证”临床表现是发热、扁桃体红肿疼痛等。又如黔东方言的“雷公证”是头部剧烈疼痛,以戴帽一圈尤甚,而湘西方言之“雷公证”则是以胸痛、咳嗽、吐血等为其主症,“同名异症”者治法迥异。另有“同症异名”者,如同样表现为好食生米、面色萎黄、浮肿乏力的,湘西方言称为“米黄证”,黔东方言称为“黄肿病”;同样表现为口干舌燥、多食多饮、腹胀大而形体消瘦者,有的地方称“鱼肚经”,有的地方称为“水证”,“异名同症”者其治疗方药一般是相同或相似的。
摘自中国中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