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 正文
编号:10570202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论坛报
     本报讯 吃人参羊肉为什么会上火﹖中医的“上火”有什么客观指标﹖日前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表达及其应用”,使这一千古之谜揭秘有望。

    解放军302医院药学部肖小河研究员认为,寒热温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物质热物理、热化学、热生物属性的重要反映,中药复方配伍关系即包括了处方中各单味药的药效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包括了全方的药效物质与机体之间的药理、毒理作用。这些相互作用都属于化学反应范畴,而任何化学反应的发生均伴随能量的转化和热变化,可用热化学和热动力学方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和分析。

    基于这些认识,课题组重点选取植物来源或复方组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相同或接近,但药性不同的常用中药和经典方剂进行研究,如人参、西洋参红参黄连不同炮制后药性的比较,左金丸与反左金丸药性比较等。结果发现,中药四性是客观存在,药材品种不同或炮制方法不同,其寒热温凉药性即不同,生物热动力学属性和特征可呈现明显而有规律的差异。以左金丸与反左金丸为例,二者药味相同但寒热互反,前者处方组成黄连、吴茱萸的剂量之比为6:1,主治胃实热;后者黄连、吴茱萸的剂量之比为1:6,主治胃虚寒。其道理何在﹖研究发现,温热药性药物能使大肠杆菌等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相对减小,传代时间延长,产热量即焓变增加;反之,寒凉药性药物则作用完全相反。左金丸与反左金丸随着黄连寒性的比例减小,温性的吴茱萸比例增加,即呈现了这种变化。

    该项研究首次从生物物理化学角度证实了中药四性的客观存在,建立了科学的测定方法,并初步证明,生命体系热焓变化能使机体本身呈现寒热温凉差异,且以此维系生命体系新的平衡。这可能是中药四性以及中医治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作用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