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中国护士网
近年来,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TACE)已成为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案。大部分经过化疗和栓塞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的表现。Chuang等将上述症状称为栓塞后综合征。[1]我科自1995~1997年根据中医理论中“保胃气,存津液”的原理,对TACE患者采用传统食疗、针灸、耳穴贴敷等方法以减轻栓塞后综合征的程度,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TACE患者,全部经影像学或病理化验室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其中肝细胞癌45例,转移性肝癌5例,原发灶分别为胃2例,乳房2例,胆囊1例。男44例,女6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9岁。均为首次TACE治疗。
1.2 病例选择:为排除非TACE治疗原因引起的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症状,有下列情况者不作为临床验证对象:心、脑、肾、血液系统的病变,肠梗阻、胰腺和胆囊炎症、妊娠。此外,所有患者在TACE治疗前24h内未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的症状,肾功、心电图检查正常。
1.3 “保胃气,存津液”的施护原则:健脾理气,和胃降逆,清热保津。
2 方法与观察指标2.1 方法:将50例TAC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介入治疗后护理,肌注胃复安10mg,上、下午各1次。发热38℃以上或中度疼痛者均予物理降温和消炎痛栓肛塞处理。重度呕吐者按医嘱静脉滴注枢丹止吐。观察组于TACE治疗前1周开始服用健脾理气的中药四君子汤和食物:小米大枣粥、山药、豌豆、萝卜;术前1h取单侧耳穴:神门、胃、膈、肝、胆以王不留行籽贴敷,嘱患者逐穴按压,反复多次;介入治疗后给予陈皮加生姜泡水代茶饮,呕吐频繁及腹胀、腹痛者,辅以针灸内关、合谷、足三里穴位止呕、止痛。邪热伤津者,补充养阴生津的食物:银耳粥、绿豆汤、藕粉、梨汁,并以中药大黄、公英、金银花、连翘适量煎水保留灌肠,每晚1次,或配以针灸合谷、曲池退热。
2.2 观察指标:观察栓塞后综合征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栓塞后综合征分级:
发热:轻度为37.5~37.9℃,中度为38~39℃,重度≥39℃。
恶心呕吐:轻度为恶心或暂时性呕吐;中度为反复呕吐,1~2次/日,用胃复安能缓解;重度为顽固性呕吐>3次/日,需用枢丹处理。
腹痛:轻度为轻微,能忍受;中度为需用消炎痛栓处理;重度为疼痛明显,需用麻醉性镇痛药品(杜冷丁或二氢埃托啡片)。
结合以上标准,将所述观察指标无症状者和轻度反应者为显效;中度反应者为有效;重度反应者为无效。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
3 结 果3.1 两组栓塞后综合征的护理效果比较(表1~3):从表1~3中可见两组患者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的程度不同,经χ2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在减轻栓塞后综合征的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6%、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76%、72%。
表1 两组发热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发热程度(例)
效果百分比(%)
轻度
中度
重度
显效
有效
无效
观察组
25
17
7
1
68
28
4
对照组
25
9
8
8
36
32
32
χ2=7.97, P<0.05
表2 两组恶心呕吐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程度(例)
效果百分比(%)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显效
有效
无效
观察组
25
7
12
5
1
76
20
4
对照组
25
2
7
10
6
36
40
24
χ2=9.33, P<0.05
表3 两组腹痛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腹痛程度(例)
效果百分比(%)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显效
有效
无效
观察组
25
6
10
7
2
64
28
8
对照组
25
3
3
12
7
24
48
28
χ2=8.86, P<0.05
3.2 两组综合征持续天数比较(表4):结果提示,两组在栓塞后综合征持续天数上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表4 两组栓塞后综合征持续日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持续日数
腹痛
发热
恶心呕吐
观察组
25
5.4±0.62)
2.8±0.41)
4.2±0.31)
对照组
25
7.8±0.7
3.6±0.4
6.8±0.5
1)P<0.05 2)P<0.01
4 讨 论
TACE化疗栓塞后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多属中医脾胃的表现,并不是中医“肝”的症状。[2]《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内经》又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由此可见,肝气的疏泻条达作用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实则外邪盛,肝气横逆犯胃,造成胃气痞塞,气逆作呕,胁肋胀痛;虚则脾胃虚弱,气阴亏损,胃气无以和降而呕。另一方面,化疗药物毒性较强,其入于血,造成机体内热毒过盛,以致津液受损,故发热、少津、口干、纳差。
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我们在护理上注重调节病人的情绪,疏肝理气的同时,也加强脾胃的调理,给予健脾理气,和胃降逆之品,忌滋腻、燥热的食物。配合耳穴贴敷、针灸,以顺应“胃气以下为顺”的正常生理机能。其中,大枣、小米、陈皮、生姜等,均有健脾理气、滋养胃阴之功,可以治疗脾胃虚弱之证。[3]选穴“枕”和“神门”有镇静、止吐作用;“膈”“胃”穴则有调中焦、和脾胃、理气降逆作用。“肝”“胆”穴有舒肝利胆、理气止痛的作用。而针刺合谷、曲池、足三里、中脘、内关穴位对防治热病、吐泻、腹痛有明显的效果。[4]
本组50例TACE患者中,发热占100%,用物理降温效果不理想,消炎痛栓虽有一时效果,但发热仍易反复,持续时间约10天左右。[5]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大黄、公英、金银花、连翘保留灌肠,清滞热以去除胃肠之积热,驱热邪以存津液,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致谢 本文承蒙陈宝田主任医师审阅,特此致谢。
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市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
参考文献
[1] Chuang VP.Wallace S.Hepatic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neoplasms. Radiology,1981,140(1):51.
[2] 王伯祥.中医肝胆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00-312.
[3] 张德兴,崔金海主编.实用中医护理指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7-35.
[4] 邱茂良.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4-236.
[5] 许志泉编译.肝癌动脉栓塞疗法的副作用及其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12(5):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