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研讨
编号:10571691
为医史文献学科争得一席之地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44期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笔者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深感医史文献学科建设与发展难度大大超出临床应用学科。首先它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需要参与者默默无私的奉献;其次需要上级领导理解支持,给予学科一席地位;再者需要不断发掘创新点,创新才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医史文献是一门基础性公益性学科

    去年在山东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高层论坛”,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组总结:“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由原中医文献、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医古文四个二级学科组建而成。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学科,虽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有关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原四个二级学科间的关系及融合等诸多问题,尚有待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中医药院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融合,部分学者认为没有必要融合,有的认为无法融合。
, 百拇医药
    笔者认为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新的学科目录,把上述四个二级学科组建成为“中医医史文献学”,方向是对的。学科的组建,较好地解决了原有中医文献、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医古文四个二级学科的弱势问题,有利于丰富学科内涵,整合学科内容,拓宽学科范围。认为没有必要融合、无法融合的观点也不无道理。学科只是一个虚拟机构,行政关系是否理顺、学术研究内涵是否一致,与四个二级学科能否融合有很大关系。因此要从组织层次、学术层次上组建医史文献学科,必须很好理解认识学科的性质。

    笔者认同医史文献学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学科观点。基础公益意味着奉献,参与这一学科建设的学者,应该瞄准学科的空白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艰苦的资料爬梳和综合整理工作,为中医行业发展、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争取医史文献学科一席地位

    尽管医史文献学科成绩有目共睹,但仍然需要不断取得各方面理解支持。例如医史文献学科定位,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是“没什么用”的。
, 百拇医药
    其实医史文献学是中医学的分支,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系密切,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对象的广泛复杂性,就决定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兼具文、理、工、医科性质,因此学科的定位,应当是中医综合研究学科。这不仅要成为本学科的共识,也要成为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和科研部门的共识。医史文献学科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论证学科能否与中医综合研究学科牌子共挂。因为医史文献专项研究课题经费本来很少,只能下达专门医史文献科研机构,各地医学院校医史文献学者无法从中获益,而其他相关课题又因“专业不对口”难以受理。

    笔者体会,中医院校医史文献学科,可以同时使用中医综合研究学科之名,更有利于发展,符合教医研实践需要。各级行政管理和科研部门如果肯给予医史文献学科一席地位的话,可以考虑把中医药综合研究,作为一项对建立中医药创新体系极其重要的内容列入各级招标指南。只有这样,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才能在中医药创新体系中有所作为。

    发掘学科创新点
, 百拇医药
    医史文献学科属于基础医学大中基范畴。但综观近十年来,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医临床基础都往实验研究的方向去了,高层次的科研课题以实验研究为导向,中医基础医学的教师逐渐脱离临床。

    医史文献应往哪方面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去整理医史文献、探讨学术,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这点不能丢;创新应该寻求新的方法理念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人才培养、学科队伍组成、研究方法内容、预期成果等方面都应有所创新。

    医史文献研究生宜采用综合培养的模式,邓铁涛教授、俞慎初教授等已为我们作出榜样。广州中医药大学从2002年起,部分医史文献专业硕士生采用“三个一”的培养模式,即一年学习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一年临床参加轮科实践,一年科研撰写毕业论文。2004年招生目录,医史文献学科部分有临床医疗任务的导师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等学科一起,采用“中医学”一级学科的名称,以适应毕业后市场就业需要。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该学科人才的多样性、学科人员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医史文献学科队伍建设,在以中医为主基础上,应逐步吸纳文、理、工、管四大类人才,强调知识结构复合的组建模式,发展壮大学术队伍,例如把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医心理学研究、民间简便廉验诊疗技术方药收集整理研究等,纳入学科范畴。
, 百拇医药
    基础研究要为临床服务,医史文献研究应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过去我们常常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提倡开展专科专病的医史文献研究,为临床各科提供实用型文献信息,建立各科临床病证资料数据库,为医院的信息化培养实用型人才。医史文献学科不能脱离临床,学科人员应该与临床医师一起,探讨建立疑难病证智能化数理分析平台,寻找临床病证内在规律以及有效方剂与药物,为临床疑难病的中医药治疗与康复开辟新的道路。

    对成果更要注意公益性,不能以获奖项目、课题资金多少评价医史文献学科,公益性应体现在对行业与社会的贡献。在中医药行业内,医史文献学的四门主干课程以及衍生出来的多门选修课程,已成为中医教育以及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社会而言,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医史文献内容成为主要题材,医史博物馆包括网上博物馆正发挥积极作用,国家科技部课题“全国重点卫生文物调研、收集与保护”以及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开启了传播中医药文化之窗,广州市人民政府也十分重视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建设。

    立足医史文献,吸取科技新知,得益临证实践,服务社会民众,应该是学科今后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