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药业 > 观察评论
编号:10621385
探索文山州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48期
三七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三七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二、如何使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
     张立强 黄佳妮 赵昊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三七,是中医治疗各种血症的“圣药”,功效奇特,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三七大约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亚热带山区,对地域、土壤等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很低,要求较高,最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中生长,不耐严寒和酷暑,喜爱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最好在海拔700米以上。云南省文山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最适合三七生长,文山州人工种植三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除广西、湖南和四川有少量三七种植,文山州三七产量已占全国产量90%以上。三七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文山州极具特色的生物资源。

    三七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三七之乡”,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人口329万,土地面积3.15万平方公里。2002年,全州三七产业总产值达4.63亿元,销售收入4.71亿元,税利1.25亿元。近年来,三七产业发展迅速,是文山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文山州的三七产业在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引起了政府及当地企业的重视。

    三七产业化建设还很不成熟。种植基地建设缺乏统一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走产业化经营的难度大,不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三七育种体系滞后,良种繁育基地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都很低;三七产业投入明显不足,造成三七科研、基础建设、产业宣传和扶持企业等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和制约。

    三七企业规模和科研开发力度亟待扩大。目前,三七加工企业规模普遍不大,除四家骨干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外,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经营管理人才不足,缺乏名牌产品,市场开拓不足。三七科研开发比较滞后,三七基础应用研究及新产品开发与三七产业发展不相适应,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科研开发硬件投入不足,研发体系还有待健全和完善。

    交通不便,信息传播受到阻滞。文山州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交通成为制约其对外交流、开放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而对于三七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力。信息的传播也因此受限,致使三七产业和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文山三七”及其系列产品对外的知名度还不高。

    人才问题造成三七研发和产业发展困难重重。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断档,中青年人才普遍短缺;人才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由于观念、体制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现有人才的作用和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现有人才积压现象尚未根本改变;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