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 ...
编号:10622388
定量化和标准化是中医的出路吗?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53期
     李冬松 江西省大余县中医院

    中医如何与现代医学或现代科学接轨,目前学术界争论比较多。有的主张发扬中医的宏观优势,有的主张将中医的各项指标定量化和标准化,以便与现代科学接轨。其实标准化和定量化并不一定是中医的最佳出路。

    中医的宏观辨证和模糊优势包括了对疾病的本质认识和对病人千变万化的个体特征的经验总结。西医用量化的数据来说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如心率、体温、血压等都有恒定的数字,但这样却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比如把血红蛋白值男低于120g/l、女低于110g/l便定为贫血,似乎比中医所说的血虚要精确些,但事实上数值即使偏低并不一定出现症状或功能障碍。人群的统计学指标并不能代替个体差异,有的人血压偏低但精神状态良好,这应不属病态。有的人用少量的阿托品即出现反应,而有的人超量使用却反应不大,这就是个体差异。

    千差万别的个体生理状态只能以本人的常态为基础。西医的量化只是一个大概的标准,其实,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而中医从病人的主观感觉和生理反应入手,比如从“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脉细弱”、“舌质淡”、“唇白”、“头晕眼花”等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入手来诊断血虚,可能比西医更准确和更具有个体特征。中医是沿着其优势发展,还是向西医靠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应当说西医已经认识了疾病和生命的一部分本质,但并没有穷尽生命和疾病的本质;中医从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哲学方法出发,也认识了一部分生命和疾病的本质。随着科学的互相融合和相互理解,西医有可能接受中医的一些观点,中医也不会把西医当成自己的敌人。中西医并存互补也许是长期的。, 百拇医药